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67(1 / 2)

加入书签

所以说呢,没文化,真可怕,虽然阿圆也算识字的了,但是,大家闺秀的那一套风雅根本学不来,那得十几年在酸腐的教育中浸泡,直透到四肢百骸,才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为一朵花一片叶子哀哀悲泣,也才能宁可不吃不喝,都要保留住庭院中的一草一木

凡夫俗子的阿圆,欣赏美景归欣赏美景,为了填饱肚子,辣手摧花的事情绝对不会含糊。

不过呢,要是在外城建砖窑的话,那倒是可以考虑保留公主府的文化遗产的,阿圆拱拱手答道:“说实话,我还真舍不得那些假山园林,建的时候得多费劲儿啊”。

小皇帝眼睛亮了,孺子可教啊

阿圆还有下文:“哎,想拆除的话,也会多费不少力气,不值,不值”

“嘣”一声脆响,小皇帝的前额再次磕到了桌沿儿上。

“是不是颈椎病又厉害了皇帝弟弟,叫我看看”眉飞色舞的阿圆心情正好,得了一个公主府,又得了一大片白给的地,别说按摩一下脖颈儿,做个足疗都行啊

想到足疗,内心感动万分的阿圆大嘴巴开始许诺:“太后,您的皮肤虽好,血色却不够,等晚会儿我给您按摩一下脚底,包您睡得香甜,明儿一起床,脸蛋红扑扑,今年模样是二十八,明年回到十八”

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脚底板那可不是皇族贵人们可以接触的,谁肯自甘下贱到给人洗脚的地步太后也不行啊

可是,这么掏心窝子的话,还是让太后感动了,这个郡主虽然大大咧咧,但心里最是实诚,对自己,是真好啊

实诚女人的双手,再次熟稔的开始在皇帝脖颈上按揉,一边嘴里唠唠叨叨:“肯定又没听我的话那些奏折不见得都是必须当天批改的,按照重要的普通的分出类别来,隔一会儿就得活动活动,走一走跑一跑都有用”。

一直都站在牛气哄哄的最高点上的小皇帝,其实听话的跟小狗狗似的,嘴角微勾着还闭着眼睛,喉咙里发着“嗯,嗯”的回答。

按完了脖颈儿,还捎带着把皇帝的眉毛额头捋了一遍,果然,整个脑袋都轻松的不得了,小皇帝笑呵呵的离开,回自己的宫殿拟旨去了。

四个孩子,齐刷刷睡成了一排,肚皮上盖了同一张薄被,丫鬟们和宫人悄无声息的围坐在一旁。

太后拉着阿圆的手掌,轻轻的拍了拍,两个人蹑手蹑脚的转去了内室。

一国之母的压箱子底的宝贝多着呢,摆了满满一桌子的,就是各式各样的珠宝首饰。

“看看,你这头上身上素净的啥也没有,这可不是一个郡主的样子,今儿起,好好拾掇拾掇再出门,这些首饰,都给你”

太后抚摸着一个最古老的首饰盒,眼睛里透出怀念:“这一盒,是哀家初进宫时,母亲所赐,那时候哀家还小,正适合无暇的珍珠头面”。

“这一盒,是生育皇儿的时候,太上皇赏下的,你别看它乌漆墨黑的,这是因为哀家刚刚产子,身体寒凉,太上皇专门让人打磨的托玛琳宝石,配在颈间腰间指间,温暖如春”。

“托玛琳”温暖如春阿圆的兴致来了。未完待续。。

s:感谢小祺祺祺祺飞的评价票,评价票好贵的呢,建议亲们不要投了,joycf亲,不投了啊,现在的分数寂寞已经很满意了。tddgt

第二百三十五章 托玛琳

s:感谢soi、千里琴书的粉红票,感谢褰裳灬、joycf的平安符,天色晴朗,感觉生活无限美好呢

相传在公元644年,唐太宗征西时得到了一种宝石,用来刻制印章,就叫做“托玛琳”。

延续到清朝,又称作“碧玺”,弥足珍贵的样子。

再后来,阿圆的前世里,似乎是发现这种矿物质跟“电气石”有牵扯,利用了电气石可以发热增进血液循环的性质,制作出了护颈护腰护腿的自发热用品。

至于其中具体是怎么操作的,阿圆不了解,但是,可以确信的就是这种石头,对于健身真的很有用。

“我只要这一盒就够了,太后,皇帝弟弟的颈椎不舒服,正好可以用这些东西制作个小物件做治疗。”阿圆弯腰抱起装着“托玛琳”的首饰盒,乐呵呵的说道。

看看这傻闺女,只要一盒子首饰,还是专门为皇帝着想的

太后愈发感动,也不多说,对身后的宫人摆摆手,那意思,晚会儿直接送到公主府去就得了。

结果,当阿圆回到府邸,伴随着明晃晃的圣旨而来的,除了皇帝的赏赐,还多出了很多太后赏下来的金银玉石首饰,更让她欢欣不已的,就是几大盒子的“托玛琳”。

现在,名头有了,公主府的门匾换成了“郡主府”,田地也有了,小皇帝一出手就是五百亩地,随便你怎么作去。

到了晚上,新的礼物上门。皇帝让人征来的黑白花奶牛。足足运来十八头。直接就送到郡主府来了。

一时之间,福瑞郡主的名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聪明的文武百官们也闻风前来恭贺,送来的礼物五花八门,有小道消息灵通的,打听到郡主大人最喜欢农家的牛羊等活物,于是投其所好,一下子。郡主府里鸡飞狗跳牛走羊跑

还有一件稀罕事儿,第三天,皇帝率领文武百官上祭坛祈福时,三个福娃儿照旧各就各位,手里抓着玩具瞧着这些好玩的大人们。

老道士一个没注意,那个天杀的马王爷就凑到了“小老二”跟前,贪婪的看着孩子那张跟自己一个模子出来的面孔,咧嘴笑了一笑。

或许,是这模样笑起来太丑陋,或许。是当初在大殿之上,此王爷给小家伙留下不好的回忆了。总之,一直没有在祭坛上哭闹过的孩子,忽然“哇”的一声,奏响了三重奏的首章。

当然,随后冲天而起的,还不能少了另外两只同胞,三个孩子的哭声凄厉又愤怒,始作俑者马王爷,黑脸变成紫红,差点儿没呕出血来。

就在众人谴责的目光注视下,老天爷也骤然变脸了,“咔”一道霹雳电光,“轰隆隆”一声炸雷,全部云集而至。

一场没打任何招呼的大雨,倾盆而下。

三个丫鬟再也顾不得规矩,冲出来抱起各自的主子往休息室跑,“小老二”尤不解恨,隔着碧儿的肩膀对马王爷挥手,清晰的一个字直砸向黑脸“爷爷”:“打”

自然,小皇帝可以随时撤进休息室,跟三个小家伙享受同等待遇,文武百官可不敢往屋子里挤,更不能往祭坛下面跑,只可以哆哆嗦嗦的跟着老道士继续拜倒在地,口呼:“苍天保佑,大宋朝国富民安”

偏老道士欢喜无限的不停发挥,跪在雨水里仰天大感慨:“福瑞童子,无姓无名,三星开泰,福佑大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