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63(1 / 2)

加入书签

才能得到你父皇的欢心,才能表现的超越其他兄弟,才能荣登宝座,才能保住皇位

父子母子的亲情,反倒淡漠的没有痕迹了。

小皇帝揉着后脖颈儿,眼神里透出几分无奈。

一道急招黑白花奶牛的皇命,却长了翅膀似的飞向了周边地区。

几个孩子的饮食恢复了正常的秩序,对加餐的主食也不那么抗拒了,小脸红扑扑的,众星捧月般被送去了祭坛。

当然,那个不放心的母亲,是一定要紧紧跟随着的。

白老二的加班加点有了效果,三辆古里古怪的人力车,被两只脚蹬着就可以行走起来,统一服饰的车夫,统一服饰的丫鬟,抱着三个统一服饰的福娃,招摇过市。

去掉了车厢遮挡的三轮车,涂了鲜艳的漆色,一格一格排列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虹效果,再加上三个福娃的离奇传说,那阵势,就不是一个“轰动”可以形容的了

在御林军的前呼后拥走街串巷,路过马王府门前的两尊大石狮子,竟然。马家的当家人全部在场,老太太也被瞎眼的媳妇给生拉活拽了出来,说是让老人家也沾一沾福娃的吉祥气息,“马寻欢”,便紧紧搀扶着老人的胳膊,静立在身后。

“小老大”的车夫,理所当然是白老二,交给别人他可不放心。

似乎是心灵感应,兄弟两个的眼神。刹那间汇聚在了一起。

白老二的眼眶一热,一声“大哥”差点儿呼唤出来,脚下一顿,又终于继续蹬动轮子,缓缓离去。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马将军”。已经高高在上,当弟弟的不能帮忙就算了,还能去添乱吗

马王爷扶着王妃,黑着脸久久无语,王妃双手合十,嘴里喃喃的嘟念着什么。眼睛紧闭着,眼角儿。依然又隐隐的泪痕。

只有啥也不知道的马老太太,揉一揉老眼昏花的眼睛,拍怕孙子的手掌说道:“祖母老啦,现在看谁家的孩子,都跟自家的孙子一个模样,欢儿啊,你得赶紧成亲啊”。

三轮车、马车、浩浩荡荡的御林军。组成的队伍,终于绕城一圈儿。到达了皇宫西门,一进去,就是目的地社稷坛了。

祭坛是古代用来祭祀神灵、祈求庇佑的特有建筑,其位置是依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规定,置于皇宫之右,即西侧。祖与社都是封建政权的象征。

这座祭坛的名字,就叫做“社稷坛”。

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先人们把他们对神的感悟融入其,升华到特有的理念,如方位、阴阳、布局等,无不完美地体现于这些建筑之。

古人认为,祭祀活动是人与神的对话,这种对话通过仪礼、乐舞、祭品,达到神与人的呼应。

现在,阿圆来到的就是整体布局略呈长方形,有内外两重垣,占地面积巨大的“社稷坛”上。

内坛红色墙身,黄琉璃瓦顶。每面墙正辟门,北门为主门,是一座砖石结构的三座门,黄琉璃瓦歇山顶,通面阔20米,进深7米,三座门均为拱券式。

按照古代天为阳向南,地为阴向北的理论,社为土地,属阴,所以坛内主要建筑均以南为上。最北为戟门,戟门南为享殿,又称拜殿,本来是专为皇帝到此祭祀时休息或遇雨时行祭之处,此刻,就拿来做了三个小娃子的休憩之处。

最顶部足有三层楼高的一个圆形祭坛上,空荡荡摆着一张长长的木桌,一柄宝剑几张黄表纸,孤零零的搁置在桌子上。

正前方与左右三个角,各设一个木质的圈椅,是阿圆画的草图,仿照的前世的宝宝椅,可以从孩子腰间缚住,安全又舒适。

每张宝宝椅上方,还设了皇家专用的一顶华盖,可以阻挡夏日里耀眼的阳光。

三个丫鬟在休息室给宝贝们换好了尿布,就送上了祭坛,老大位于正最前方的位置,两个小的按照“男左女右”的方位就坐,东方大人检查过一楼的众道士和僧侣的各就各位唱诵经之后,又在二楼安置好皇室贵人,才在一片“咿咿呀呀”的唱诵声走上祭坛。

阿圆和丫鬟们全部退到休息室内,隔窗遥望老道士抽剑燃纸,神神叨叨的念念有词,然后奔腾跳跃,与老天爷歌舞交流。

看的欢乐的阿圆,终于想起来应该把注意力投在三个孩子身上,远远地,倒没有听到哭声,三个小不点儿似乎手脚挥舞着,对着熟悉的老道士打招呼对话似的。

是觉得这披头散发的老道士疯魔了吧无良的母亲忍不住先笑起来。

承了封建迷信思想的福,祭坛祈福时间,大宋国君跟武百官一起休息三天,不需要上朝理政,当然,紧急奏折还是要照常批阅的。

小皇帝,就在三个娃儿的喝奶时间里,踱步上了祭坛休息室。

天子的身份,其实只需要在第三天率领武百官登坛祈福就可以了。

小皇帝纯粹是来打酱油的,哦不,是来蹭奶喝的。

马公公紧随其后,对阿圆挤眉毛弄眼睛,照着丫鬟们手里的奶粉罐使劲儿。

阿圆施礼之后,安排碧儿多沏上几杯热奶呈上来,连马公公的都有了。

喝饱了奶的三个小娃儿,拍出“咯儿”来,就放在一张崭新硕大的地毯上随便撒欢儿,阿圆也跟着席地而坐,看着“小老大”坐在一边儿“噗噗”的喷口水,“小老二”趴伏着在费劲儿的蠕动,似乎,是想学习爬行。

只有“小老三”懒惰,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吃饱了,她喜欢先眯一觉儿,如果打小能够看到老的话儿,估计这妞儿长大了也属于“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绝对不坐着”的主儿。

当母亲的看孩子的眼神,总是那般温馨平和,嘴角挂着笑意,一脸都是满足。

小皇帝抱着牛奶杯子,再次看的呆傻了。

从来没有人在他面前这般随意自然的表现过,就仿佛他是其的一个亲人,不需要避讳,也不需要专门慎重对待。

“万岁您要是觉得牛奶好喝,那就坚持每天晚上睡觉前喝一杯,热热的,非常适合睡好觉儿,就是对牙齿不好,喝完了,记得漱漱口。”阿圆的话很轻松,估计对待邻家弟弟也就这个态度。

“嗯,行。”小皇帝也回答的很随意,顺便扭了扭脖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