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60(1 / 2)

加入书签

来就不是一个心软的人,甚至可以说有些苛狠,无论对待自己,还是别人。

然而现在,或者说是自从怀孕,自从生产,听到了自己孩子的第一声哭啼,她那颗坚硬的跟石头一样的心,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温度。

在孩子面前,她就是最普通的最柔情的最真实的一个妇人,会哭会笑会撒泼会打闹。

再独立的女人,也一定要生育至少一个自己的孩子,看着它在怀中慢慢儿长大,踢腾着小腿,露齿微笑,看着它对你张开手臂,求抱

你的心里,才真正懂得了牵挂的含义。

有了牵挂,你的生命不再苍白,你的生活不再无奈;有了牵挂,你会感觉夏天不再炎热,冬季不再寒冷;有了牵挂,你的身体更健康,你的笑容更灿烂;有了牵挂,独立却凄清的生活,就多了一份温馨。

你的人生,才真正得到圆满。

失去之后,才更加懂得亲情的可贵,此刻的阿圆,终于如决堤的洪水,把心中所有的积郁担忧愤怒悲伤全部宣泄出来。

她的宣泄,也就只是抓着两个孩子的小手,涕泪滂沱,却无声无息。

她是个母亲,没有嚎啕大哭吓坏孩子的道理。

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妃

起初还高兴的对着母亲扑腾双臂的孩子,也发现了阿圆的异常,现实“小老三”,一撇嘴巴“哇”的哭起来,然后是“小老大”脑袋向母亲伸着,也是嚎啕大哭。

屋子里那一个“小老二”,也相跟着来了一场三重奏。

清洌洌的公主府,一下子有了生机,三个娃儿的哭声底气十足,再不复出生时的羸弱。

没有人上前劝解,事实上大家的心里,都认为阿圆还是哭一哭才正常,老那么淡淡的板着脸,反倒让大家害怕。

等到母子四人都哭累了,小五才松开了拉着老道士的手,很不好意思的解释:“东家说过,小孩子哭一哭对啥肺活量有好处,所以,我们都不会去劝阻”。

老道士很不理解的仰头看向那个落魄又邋遢的女人,歪道理真多,也不怕把孩子哭坏了,偏偏三个娃儿都健康的很,模样又机灵。

莫非,真的是这么随便的带孩子才是正确的

母子团圆了,这是最幸福的事情,阿圆抹一把脸,招呼大家进屋去坐。

三个丫鬟也终于凑到了一起,除了“小老大”又回到白老二的手里,老二老三这两个同胞孪生,再次向大家印证了双胎的相似之处,就连洗脸时不情愿的转头角度,都一模一样。

待得阿圆梳洗更衣出门,马公公又送了几个宫女进来,再次跟三个小娃儿亲热了一番,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在这个普遍认知双胎妖异的世道,能呈现在人前的双胎实在太少,谁看了不觉得稀罕好玩儿

阿圆感念老道士亲自出马,把两个孩子要了回来,满口答应只要准备妥当了,亲自帮助老道士上祭坛祈福,东方大人乐呵呵的回去了。

剩下的,都是自家人。

虽然,白老二很是看万重阳不爽,对于他提出的在公主府暂住很不情愿,但是,阿圆点头了,他能再多说什么

红儿和兰儿,已经把被掳掠的这几天情况说明,马王爷的手下,隔窗把四人掳走,就连两个小娃子要吃的奶粉都一并收拾了,直接放到了一处别院。

别院的护卫严密,待遇却很不错,吃喝玩随便,只要你不跑,照顾好孩子,就没人难为你。

直到今天下午,忽然就安排两个人带着孩子上马车,一路“咕噜噜”紧赶慢赶,终于遇到了接应的老道士,才直接奔着公主府而来。

也就是说,这两个孩子始终没有在马王爷府邸里出现过,更甭提让他们的爹看见了。

这样也好。

万重阳把今日金殿之上的情形简单的叙述了一遍,大家的脸色,都不算好看。

尤其是白老二,根本不相信自家大哥会这么没良心,连孩子都不想认,抛妻弃子的事情,肯定不会是自家那个最憨厚最实诚的大哥所为

“嫂子,我这样赶过来,就是想要告诉你,大哥派人捎信回家了,让我们都离京城远些,说是有危险,他需要留在这里处理一些岔子,并不是干脆不搭理我们了。”

“哦,知道了。”阿圆的表情恢复了淡淡的疏远,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留下白老二整夜辗转难眠,既想不通大哥变身为马将军的事由,又猜不透嫂子那副不愿多谈的模样的深意。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现在的情形而言,他不可能抛下他们不理会,去回家乡照顾怀孕的媳妇儿,只能让绿柳委屈些了。

这也正是阿圆想要做的事情。

既然三个娃儿需要留在京城至少七七四十九天,那总不能白白呆在公主府等着皇帝赏口饭吃,既然三个朱阳县商场精英都相聚在京城了,那么,别耽误光阴了,挽起袖子,给京城转换个脸面再走吧

更主要的原因是,阿圆不能闲下来,她的心,也是肉做的,会痛的。

只有忙碌起来,才是解痛的最好法子。

就在皇帝和马公公为这个不幸的女子扼腕痛惜的时候,阿圆同学正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里转悠,护卫前后左右的跟着,尽管此时,马王爷纵有三个狗胆儿也不会把爪子伸到阿圆母子们的头上来。

大宋朝的国运都在三个福娃身上呢

至于这三个宝贝在干啥呢你就更是想象不到了。

公主府里的假山下面阴凉无比,三个娃儿就在地上铺了毯子休憩,注意,都睁着眼睛呢

两个贡院里面的书生,在轮流背书,时而摇头晃脑,时而踱步沉吟。

老道士就乐呵呵的盘腿在一旁观看,琢磨着三个小的什么时候会听厌烦了,又哭又闹起来。

结果,东方大人听烦了,耳朵里面只觉得“嗡嗡”生响,三个孩子还听的乐呵着呢,蹬着小脚丫,嘴巴里跟着“啊啊”的唱和。

怪不得这三个娃子曾经被人认为是鬼胎愚昧的老道士止不住的叹息,看看,饿了就喝奶,渴了再喝水,拉撒完毕继续听背书,继续“啊啊”的跟着节奏说话,不是鬼胎,还能是啥

胎教的魔力是巨大的,探花郎的功劳不可磨灭。

千里之外,阿文的身影在马上驰骋,皇帝的飞鸽传书他已经收到,此刻,就是在赶往京城。

年少的皇帝喜欢热闹哦

阿圆和小五和白老二一路探讨着要做什么买卖的话题,疲累的返回公主府。

府前竟然是拥挤的,黑压压的几排家丁模样的人,把府门堵得严严实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