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99(1 / 2)

加入书签

婚事的可怜父亲的形象,表演的非常到位。

当然,观众们被感动的稀里哗啦。

小五爹就有些热泪盈眶,连连的拍动着小莲爹的后背,很动情的说道:“咱们两家,马上就要做亲家了,你们父女俩就住在我家里好了,小莲跟两个妹妹也亲近亲近,老哥你也多看看我这不成器的儿子,嫁妆啥的你别放在心上,成亲该置办的东西,都由我们家出”

上套儿了

s:

感谢书中都有、娃娃102的粉红票,感谢izzie110和jansa的平安符,再攒攒粉红票,寂寞三更一天好吧还有啊,这两天的第二更时总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寂寞寂寞了,振臂高呼一声:“朋友们,冒个泡儿吧”

第一百四十章 亲事定局

这就是要马上上套儿的标志,小莲爹大手一抹眼泪,语气更加沉痛:“我们家祖传的规矩,闺女出嫁可以不陪送别的,但是一套带腿的橱柜是必须要买的,这是取的闺女在夫家落脚过好日子的兆头,我虽然没钱傍身,但是,既然这婚事八九不离十了,那就赶紧去找份工做,怎么也得给小莲把带腿的橱柜买回来,然后咱再定日子好了”

这提议倒是合适的,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家里还都是泥土地儿,盛放衣服的柜子一定得架上四条短腿,才能防潮防老鼠啥的,女家陪嫁这东西,又能关联上“在夫家落脚儿生根儿”的吉利兆头,小五爹连连点头,却知道儿子那颗心火烧火燎的,自己也盼着年前把儿媳妇娶进来呢

眼看着小五娘已经笑嘻嘻的打开了一层一层包裹的布巾子,一对白玉镯子散发出荧光,就那么美美的套在了小莲姑娘的两只手腕上,小五爹更加来了勇气。

“亲家老哥啊,既然咱们两家都瞧着合适,那还计较这些虚的名头儿干啥我看着你的脸色也不好看,就别去做工挣钱买橱柜了,这陪嫁的钱,我们家出”小五爹大话说出口,很是小心的看了一眼媳妇儿,发现那表情没啥大的波动,只略略抽动了一下面部肌肉,才更是气粗了。

没看见儿子的眼睛里都是闪亮亮的感激吗当爹的,终于做了一回主儿要不就说嘛,在大事儿上,还是得听男人的

一屋子的人都欢喜起来,这桩亲事已经谈成了,李媒婆子更是兴奋,狠劲儿一拍大腿:“我就说啊。小五爹娘最是个侃快人,小五又是独子,也没人分抢家业,小莲爹就等着闺女享福好了既然两家都没意见了,那我这保媒的就把彩礼定金啥的说一说”。

小莲爹马上出声打断了李媒婆的话:“李大姐,可别提啥子彩礼定金了,亲家为人忠厚,想要把小莲的陪嫁都给备下,那橱柜我早看好了,上好的木头。得六十两银子呢,我们再不能要亲家的彩礼钱和定金的,就这六十两银子。恐怕,亲家也不好一下子拿出来,居家过日子,哎,攒几个钱难啊”

“那是啥橱柜咋这般贵”小五姑姑连连咋舌。这还是实诚人不要彩礼和定金了呢,只买您家许下的橱柜,就是六十两银子,庄稼人娶个媳妇,顶天也就是二十两上下就能全包,何况咱还搭了一对儿白玉镯子进去

小莲爹更加局促。大手掌捂住了黄泱泱的脸,声音哽咽的道:“一套上好的橱柜陪嫁,这是我们家祖传的规矩。都怪我太穷没本事,不能给小莲挣来啊,这婚事,就等等再提吧,我一定不能委屈了闺女”。

“娘”小五又是一声呼唤。辗转缠绵悱恻揪他娘的心。

李媒婆又是一记巴掌拍下:“哎还指望着年前就让两个娃儿成了亲,这下又得拖到年后喽”。

小五娘被儿子那声唤再次击败。一咬牙一跺脚,下定了决心:“亲家,李大姐,橱柜的银子我马上拿给你,两个孩子的亲事,就定在后天腊月二十,你们看行不行”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小五娘已经把祖传的玉镯子都给人家姑娘戴上了,这六十两银子拿不出来的话,亲事还是谈不拢,也只能咬牙割肉再狠一回心了。

“行哩”小莲爹眼睛里放出光来:“亲家爽快,我们父女俩马上赶去镇子上把橱柜买下来,后天就跟着小莲一块儿进您家,我这个当爹的也好放心回家,闺女许给您们这样殷实的人家,我放心哩”

小莲款款起身,再次回眸为小五加深了一下印记,衣袖遮住了小五娘的宝贝一对儿白玉镯子。

李媒婆也相跟着往外走,还不忘尽职尽责的帮衬着:“小莲爹,虽说是这婚事匆忙,可是,新娘子的嫁衣总归要做的,来不来得及”

小莲爹的脸上,就显出了几分难堪来,强颜欢笑的对小五爹一拱手:“闺女还有两身旧衣裳可以替换着穿,到时候,亲家不要嫌弃孩子寒酸才好”

结果就是,聪慧灵巧的小五同学,迅速从怀中摸出了二两银子,给自家的老丈人送了上去,一想到后天就可以与心仪的姑娘同床共枕喜结连理,那是割下脑袋都愿意的,何况二两私房银子

小五爹此刻忽然有些担心,儿子以后会不会跟自己一样,凡事都听媳妇的安排

就连小五娘,那心里头也说不出是啥滋味儿,这个婚事定的有些仓促,哪儿有什么不对劲儿似的,眼看着三位贵客就要大踏步离开了,她喉头一紧,忽然叫出一声:“喂”。

那父女两个却根本没听到似的,脚底下走的更快。

小五娘紧赶几步,抓了李媒婆的袖子,脸上颇有些仓皇。

“小莲婆婆这是怎么啦舍不得儿媳妇了吧再忍忍,后天按照老规矩发轿子,就到我家里头去接新娘子,老婆子一准儿给你家收拾的跟天仙似的”李媒婆笑得一脸褶子,脂粉夹在褶子里和成了泥巴,要等到彻底干松了才会掉下来。

小五娘这心里抽抽的厉害,她可不懂什么第六感,只得狠狠抓一把李媒婆的胳膊,颤抖着声音嘱咐一句:“李大姐,可得把咱家的小莲姑娘给看好了照顾好了”。

她的祖传的白玉镯子,她家里所有的家底儿,就这么出了院门

心急如焚的阿圆,此刻在哪儿呢

她看出了事情正在急剧变化,又苦于没有足够的证据指正那对父女,单凭一双眼睛猜测,根本就不会有人相信她的说辞的吧

只有找到白老三,两个人的证词要有力度一些,可是,白老三的影子在哪儿呢

会不会那小娃子贪污了五文钱,却没有为自己办事儿还是白老三根本不在家里,跑到别的地方去了,小娃子找不到

阿圆跑到主街上去瞭望老三的身影,结果,没把老三等到,却看见了李媒婆和小莲姑娘坐着牛车,小莲爹手执着牛鞭,“咯吱咯吱”的从小胡同里拐了出来。

后面,还有几个很小的娃子又蹦又跳的跟着拍手叫喊:“新媳妇儿,新媳妇儿”。

小娃子的后面还缀着一个少年郎,痴痴傻傻的紧望着牛车上那个已经蒙上了面幕的姑娘,淡绿色的身影像一幅江南的水墨画,清新中,带着些微微的惆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