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39(1 / 2)

加入书签

们争论的主要分歧不在于是否侵华,而在于侵华的最恰当时机是什么什么时候。

冈市之助、八代六郎等人的脸色这才稍稍转霁:“战争究竟要持续多久,这不取决咱们的态度,而是要看支那政府是否愿意配合。如果他们识相的话,那么宣战就只是威胁而已;若是支那不识相的话,那咱们只好把他打到认输为止。不过就凭支那现在的武力以及明治二十七年1894、明治三十三年1900两次日清战争的经验来看,即便爆发战争,时间也应该不超过三个月”

若槻礼次郎长松了一口气道:“不超过三个月就好。按照上年的统计数据,支那是我大日本帝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日中两国贸易总额超过3亿两白银,其中日本对华出口商品主要是棉纱、棉布、钢材等,商品价值超过15亿两,约占日本全部输出额的一成半到两成;而支那对日出口商品除了矿石、煤炭等重要原材料外,还包括药品、速食品、发动机、军火等物。

“可以这么说,日本对华出口的货物绝大多数都可以被替代,而支那对日出口的商品大部分却是必需品。如果日中开战的话,中国工业不仅不会退步,反而会因为日本商品的退出而得以蓬勃发展;但日本工业恰恰相反,它们会因为缺少原材料而被迫缩减产量,乃至停产。所以与支那开战最好不超过三个月,否则国内经济将因此崩溃。总理阁下、冈君、八代君,还有在座诸位,拜托了”

说完,若槻礼次郎对着全体阁员深鞠一躬。

第五零零章汉主秋畋正掩围中

就这样,日本驻华代公使小幡酉吉再次登门拜访孙元起有了内阁撑腰的小幡酉吉明显更加趾高气扬,见面之后便直接质问道:“总理阁下,有传言称贵国已经私下里同德国签署协约,收回了胶澳地区。不知传言是否属实”

孙元起瞅了他一眼,轻描淡写地回答道:“不属实怎样属实又怎样”

小幡酉吉冷冷地道:“如果传言不属实的话,那么希望贵国政府能够立即停止与德国方面的一切接触,我大日本帝国政府已于今天早些时候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立即撤退在日本及中国海上的一切军舰,不能撤退者立即解除武装,并将全部胶州湾租借地于9月1日前无条件交付给我国管理,以备将来条件合适时交还贵国。

“若是传言属实,哼哼,贵国没有在事前向英国、日本进行咨询,事后又没有及时通报,便私自与德国签订收回胶州湾协议,如此行径将会被视为秘密加入同盟国。日后所带来的所有巨大风险及造成的严重后果,都由贵国政府一力承当”

孙元起面沉如水:“怎么,收回本国的租借地还要向贵国和英国通报如果孙某没记错的话,我们中华民国应该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吧应该和贵国以及英国没有半点隶属关系吧凭什么我们处理本国内政还要向你们报备你们的手未免伸得太长了吧

“事已至此,孙某不妨打开窗户说亮话:一、早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中德两国已经签署无偿归还胶州湾租借地协议。目前协议已经生效;二、中国从来没有加入过同盟国阵营,也没有这个打算;三、中国从本年8月份起已经保持绝对中立。以后也不会参与任何国家联盟;四、中国政府有信心也有能力保卫领土完整、主权不受侵犯。公使阁下不妨把我这些意见如实带给贵国政府,希望你们能充分尊重中国处理内政的权力,不要到处指手画脚”

小幡酉吉像被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顿时跳了起来:“什么你们已经私自和德国签署了归还胶州湾的协议你知道这会给贵国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么”

孙元起波澜不惊地答道:“孙某倒是很想知道公使阁下所说的巨大风险、严重后果究竟有哪些”

小幡酉吉气得浑身哆嗦,抖抖索索地指着孙元起道:“阁下如此恣肆妄为意气用事,难道就不怕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么”

孙元起靠在太师椅上,慢条斯理地答道:“难道我不恣肆妄为,对贵国言听计从。贵国就停止出兵中国,并把胶澳地区双手奉还给中国么”

小幡酉吉梗着脖子说道:“在下刚才说过,只要贵国能够立即停止与德国方面的一切接触,包括中断执行归还协议,我们大日本帝国会要求德国将全部胶州湾租借地于9月1日前无条件交付给我国管理,然后在将来条件合适的时候交还给贵国。阁下难道还有什么疑问”

孙元起竖起两根手指:“孙某有两个疑问,想向小幡公使请教:第一、公使阁下所谓的将来条件合适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时候是三五年之后,还是三五十年,抑或三五百年第二、既然贵国最终也会把胶澳地区归还中国,那和现在德国立即归还有何区别何必非要多此一举,从贵国手中倒腾一圈呢”

小幡酉吉脸色马上由红转紫、紫中发青,却对孙元起提出的问题避而不答:“阁下是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但绝不是合格的政治家。在下奉劝总理阁下最好就此问题召开内阁会议仔细商讨,集思广益,莫要因为一时口舌之快而贻误国家和民族”

话不投机半句多,小幡酉吉再次被气得甩袖而去。

虽然小幡酉吉前来威逼利诱、最后通牒还有好言相劝,无非就是想逼孙元起打起白旗。向日本拱手献上胶澳地区,不过他有些话却没有说错。比如说孙元起算得上是这个时代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但绝不是合格的政治家;还有让孙元起就此问题召开内阁会议仔细商讨,集思广益。

尽管在这个问题上,孙元起已经打定主意要乾纲独断一回,是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但这并不意味着孙元起在新中国党总部拍拍脑袋就能决定,因为真要与日本大战一场的话,至少需要内阁举手通过,还得报临时大总统签署批准。虽说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孙元起、新中国党以及中华广播、政经日报等媒体都在明里暗里地吹风,山东的大规模演习、东北的调兵遣将也能让大家从中窥出一丝端倪,可是该走的程序必须要走,否则府院国会岂不是变成了孙元起的一言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