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14(1 / 2)

加入书签

将梁燕孙羁押在府内,你觉得他会就这么乖乖地束手待毙吗他可是大总统府的秘书长这府中上下上百口人,谁知道哪些是他的心腹亲信现在取他项上人头,不过是三五人之力;若是稍有不慎让他逃脱,只怕将来三五千人都奈何不了他。在这个时候,您可不能有妇人之仁啊

“而且一直以来大帅对大少爷您都青眼有加,经常带在身边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其用意无非是想在百年之后由您来缵继大业。然而社稷未安创业未半,大帅便因积劳成疾卧病在床,现在外有巨憝称兵作乱,内有奸臣伺机反噬,难道您不应该当仁不让见义勇为,上解君父之忧、下慰文武之望纵使其间有过当之处,尚不失勇于任事、刚毅果决之誉。倘若是唯唯诺诺、庸庸碌碌,百年之后大帅怎么放心把大业交付给您”

梁士诒逃不逃走,袁克定倒还不是很在意,但听闻关乎缵承大业,袁克定顿时血脉偾张面色殷红,捶案大呼道:“智庵先生说得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才是男子汉大丈夫所当为。岂能前怕狼后怕虎区区一个梁燕孙而已,我倒要看看他的心是不是红的,居然胆敢辜负父亲的栽培,勾结逆贼背叛我北洋上下”

赵秉钧忍不住挑指赞道:“大少爷真乃英雄也大帅果然是虎父无犬子”旋即又道:“当然,解决梁燕孙只不过是安内之举,眼下最关键的还是如何攘外。孙百熙一日不除,则国家一日不宁,大总统之位一日不稳”

袁克定点点头:“孙元起确实是我北洋上下心腹大患,只是他已逃出京城,纵使咱们有心杀贼,那也鞭长莫及啊难道智庵先生还准备施行刺杀计划”

赵秉钧摇头道:“刺杀终究是小道,上位者不得已而用之。何况现在孙百熙已经离开京城龟缩于大军之中,想要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又谈何容易想要除掉孙元起,估计最终还得要靠堂堂正正的疆场冲杀才行”

“堂堂正正的疆场冲杀”袁克定一想到枪炮隆隆、血肉横飞的战场,好不容易鼓起来的豪气瞬间烟消云散。

赵秉钧赶紧安慰道:“大少爷不用太过担心,我北洋精锐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纵横大江南北,大小百余战,还从来没有败过,是享誉全国的第一劲旅,岂是孙百熙麾下的学生军所能媲及如果大少爷再和日本签署合作协议,由日本提供足额的军械粮饷,我北洋精锐荡平孙百熙指日可待”

袁克定却不傻:“智庵先生,您读过论语中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一句不克定虽然不敏,却也懂得圣人之教,明白其中的道理。若是袁某签署了这个条约,岂不是败坏父亲大人的一世英名他日到了地下又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赵秉钧话锋一转:“大少爷您应该知道刚子良刚毅刚中堂这个人吧也应该知道他曾说过宁赠友邦,不予家奴这句话吧国家领土就是白送给小日本、沙俄等友邦,也不能给国内那些目无尊上的奴才们,按照普通人的理解这句话实在是卖国透顶,简直不堪入耳然而刚子良官至军机大臣,肯定不是胡言乱语信口开河之人,那他为何会说出这等混帐话来呢

“其实我们不妨暂且站在满清贵族的角度思考一下:把土地、钱财送给友邦,至少还能落个人情;要是送给那些奴才,没准儿哪天他们就爬到自己的头顶上。到那时候,以前给的好处恐怕他们一个也记不得,而对不住他们的地方估计一个都没拉下那还不得秋后算账呀即使不秋后算账,以前的主子隔三差五出现在自己面前,那多别扭啊赶紧找个碴儿把他给赐死吧

“现今的事实也证明刚子良颇有先见之明。英吉利占了印度,印度王公的生活依旧;日本占了朝鲜,朝鲜王室还是日本的贵族;再瞧瞧咱们中国呢革命之后满清皇室只能蜷缩在紫禁城内,靠着民国政府每年拨付的400万元经费艰难度日;其余八旗子弟则流落街头,饿死路边。他们看到眼下这种情况会怎么想是不是情不自禁会有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想法”

袁克定思忖良久,才咬咬牙答道:“那就一切都依智庵先生”

第四七零章昨夜前村行霹雳

当天深夜,孙元起接到了梁士诒被杀的情报,惊愕之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袁世凯要拿梁士诒顶包

话说梁士诒确实算得上是上佳顶包人选。

他作为大总统府秘书长,可不仅仅是充当幕僚长那么简单,对外更是袁世凯的代言人,素有“二总统”、“小总统”的美誉,调动军队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难事,而包围国会、攻打新中国党总部也能够解释成与孙元起争夺内阁总理职位。

袁世凯完全可以把所有过错全都推到梁士诒头上,然后再上演一出“挥泪斩马谡”的大义灭亲戏,挽回之前已经声名狼藉、千夫所指的形象。尽管此举未必能够完全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但勉强维持大总统的体面还是绰绰有余的。

然而令孙元起万万没想到的是,杀人者居然是袁克定,被扣上的罪名则是“勾结外贼,意图作乱”,而梁士诒的恩主袁世凯此时正躺在病榻上生死不知。瞧着袁克定竟然如此自毁长城,孙元起忍不住喟叹道:真是作得一手好死

然而袁克定这个当事人却浑然不觉,还大有将作死进行到底的趋势在除掉梁士诒之后,大总统府便成了花果山,而他就是那没尾巴的猴儿,原先被袁世凯、梁士诒什袭珍藏的“大总统印”也被他翻了出来,端端正正钤盖在中日民国三年1905条约上。这个条约是中日双方连夜秘密签订的,前任国务总理赵秉钧作为此事的经办者。代表袁世凯在条约上签字画押,日方代表则是驻华公使山座圆太郎。全国知道此事的也就只有三数人而已。

赵秉钧、袁克定自以为天衣无缝。可是孙元起连包围国会、攻打新中国党总部的绝密消息都能提前获知,签署卖国条约这等大事又怎能逃得过新中国党的耳目基本上在条约刚刚草拟的时候,孙元起就已经知道了基本内容;双方签署条约的墨迹未干之际,情报机关已经获得了盖有“大总统印”和“大日本帝国驻华公使馆之印”的照片底版。可以想见,最快一天,顶多两天,这份条约的图样就会出现在上海滩大小报纸的头版头条上

眼下袁克定却对此一无所知,在处决梁士诒、签署条约之后。他整个人都陷入莫名的躁动和兴奋之中,就像吸食鸦片后浑身不由自主的战栗,似乎毛发都在颤抖跳跃。尤其是以前父亲的亲信段祺瑞、阮忠枢、杨士琦、曹锟等人看到自己卑躬屈膝不敢直视的样子,更让他快活得不能自已。

他也一改以前的谦恭礼让,开始学着父亲袁世凯的派头对段祺瑞、阮忠枢等人发号施令,比如指示段祺瑞督促张鸿逵部对经世大学主动发起攻击,而不是被动防守、坐以待毙;再比如命令阮忠枢接替梁士诒指挥部队包围国会的任务。必要时甚至可以杀几个人立立威,让那些不识好歹的议员们长长见识

或许是梁士诒的人头让阮忠枢有了前车之鉴,他在接掌部队后立即加强了对国会进出的管控,勒令国会必须在天亮之前选出大总统,否则后果自负。议员们虽然发觉气氛与先前略有不同,但经过白天的巨变。大家心理素质都明显有所提高,对于这种语言威胁大多都持观望态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