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88(1 / 2)

加入书签

通之利。问题是阳山关险峻异常,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誉,而且与韶关近在咫尺,想来张自操不可能不驻兵在此。一旦我们受阻于阳山关,那才真是入粤遥遥无期

“第三条路是绕道江西南安府,越过梅关或小梅关进入广东南雄州界,可这条路终究还是要经过韶关才能享用广韶铁路和北江水运的便利。所以综上所述,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四条路最为轻便,只要歼灭或击溃张自操的独立旅,便可一路畅通无阻”

朱代珍此时插话道:“怒刚,根据你们前期侦查,韶关的军力部署大致如何”

但懋辛拿着铅笔在地图上圈画道:“根据飞机侦查和我们密探搜罗的情报,当面的张自操独立旅大约有5500人左右,下辖第一、第二两个团,此外还有旅属迫击炮连、通讯连、辎重营等部门。武器装备以汉阳造为主,还有部分老旧的日本村田式步枪,平均每个营有三四门60口径的迫击炮,弹药相对充足,至少有两个基数。

“韶关虽险,但险不在韶关府城,而在其西北的乐昌县,所以张自操的兵力也主要部署在乐昌。乐昌兵力包括第一团两个营、第二团一个营以及旅属迫击炮连等,共计3200人左右。其余兵力部署在韶关及其周边战略要地,包括风门关、火车站等。可以说只要打下乐昌,张自操要么不战自退,要么引颈待戮”

见众人都在打量乐昌,但懋辛又介绍道:“乐昌与我们现在所在的宜章接壤,但中间却横亘着平均海拔八九百米的南岭山脉。尽管南岭最窄处直线距离只有七八公里,但悬崖峭壁在在就是,我军要想全副武装翻越此山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所以只能选择从庆云、两江、九峰等地相对平坦的山路前行,或者取道武江河谷。

“这两条路尽管能够勉强走下马车,但回旋余地极小,遇到战斗根本无法展开队形,只能被动挨打。而且路两侧都长有茂密的植被,极易埋伏敌军,无论飞机侦查还是派人搜索都极难发现。所以,这两条路基本上相当于是天造地设的绝佳设伏地”

听完但懋辛的介绍,刘明昭的脸色几乎阴出水来,沉声问道:“在这种地形地貌作战,咱们第三旅成军以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诸位有何良策”

邓锡侯道:“依卑职所见,咱们在这两条路中选择一条相对较短的,以排为单位分段、分批次快速通过,遇到袭击前后支援,避免被人一网打尽;还可以集中飞机、炮火加以轰炸,定点清除敌军埋伏。”

但懋辛摇头道:“不行不行这两条路最短也有二十多公里,再怎么快速通过也要一天多的时间,而且很容易首尾不能相顾,弄不好晋康此计就会变成添油战术,被敌军各个击破。那时候要壮士断腕起来,才叫痛彻心扉”

吕超试探着说道:“旅长,进入乐昌不是有两条路么咱们结合晋康兄的以排为单位分段、分批次快速通过的计谋,来个声东击西,您看如何”

不待刘明昭回答,但懋辛便抢答道:“还是不行如果张自操在乐昌只有一两千人,那声东击西之计倒不失为一条妙计,可现在乐昌有三千多人,完全可以做到处处防守。无论怎么声东击西,他完全可以按兵不动,静待其变”

吕超不服道:“三千多人剖成两半,也就每边一千五六百人,何况张自操还能在乐昌城中一兵不放以一千五六百人来包剿咱们六七千人的大部队,小心撑破他的肚皮”

但懋辛翻翻眼睛:“见到四面是敌,全军上下心惊胆战手脚发软,人数多又有什么用战场之上,不是人数多就能一定获胜的如果真是这样,咱们还打什么仗啊,直接在宜章城内招兵买马,压死张自操便是,何必如此辛苦”

邓锡侯又道:“如果采取夜袭呢”

但懋辛道:“夜袭如果打火把,等于自报家门;如果不打火把,一路悬崖峭壁,只怕摔死的比战死的还多”

刘明昭怒道:“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但懋辛道:“属下这几日辗转反侧,想遍各种法子,最终还是觉得用火攻最好。现在是中秋时节,山间草木颇有凋零,是较为适合用火攻的节气。而且据说空军有一种威力奇大无比的燃烧弹,直径五十米内无论山石铜铁,沾染即烧,不尽不休。如果在道路两侧隔着一两公里施放一颗燃烧弹,管他有没有埋伏,保准都化为一堆灰烬”

第四三三章五岭逶迤腾细浪二

众人闻言不禁都倒吸一口凉气。

乐昌虽是粤西北的山区小县,但也有数十万人口。国人素来以勤劳著称,加上清末人口暴增,土地兼并严重,谁知在这穷山恶水之间见缝插针开荒辟地的民众有多少人都说“水火无情”,一旦火势绵延,又谁知有多少人会遭此无妄之灾而葬身火海

邓锡侯道:“此计虽然可行,但杀戮未免太重,纵使现在有功国家,将来只怕也难逃史书讥评吧”

但懋辛冷冷地说道:“邓团长,兵凶战危,古往今来哪有打仗不死人的而且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古有明训。若是你我真有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的慈悲心,又何必远涉千里来此异地干脆在家吃斋念佛,高诵天下太平岂不是更好”

刘明昭对但懋辛的讥诮不置可否,而且转过头问朱代珍道:“玉阶旅长有何高见”

朱代珍答道:“刚才晋康、汉群两位团长的提议都颇有可采,但我们也看到无论是从山路还是从河谷,都危机四伏,弄不好就损兵折将;怒刚参谋长建议火攻更具启发意义,让朱某受教良多。姑且不论火攻是否有干天和,只怕在实际操作中就困难重重。一是该种航空燃烧弹重达500公斤,转运极为不便,现在咱们手中只有寥寥几枚。若想烧尽二十多公里山路周边的丛林植被,少说也要十多二十枚,那咱们还得现在从陕西转运。现在广东局面一日千变,是否允许我们等到那个时候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