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24(1 / 2)

加入书签

前已经答应,现在就不能失言这不仅是你我个人食言而肥的问题,而且关乎内阁职权和政府威信。唐某跟随大帅那么多年,大帅对唐某有知遇之恩、提携之德,不妨开几句玩笑,可是你却不能失信于直隶议会、失信于同盟会、失信于天下”

袁世凯道:“失信于人确实是袁某之过,可那只是为形势所迫而不得不用的权宜之计,做不得真。现在时过境迁,直隶又不容他人染指,只好对王铁珊爽约了。不过大总统府不会苛待他的,除了给他安排一个不低于都督的职位外,还将有其他奖赏。少川以为如何”

唐绍仪沉声说道:“唐某无法接受大总统的这一更改,希望大总统能够尊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要失信于直隶人民”

袁世凯也有些薄怒:“王铁珊出任直隶都督的事是你答应的,我首先并不知道,根本算不上是袁某失信,也不是袁某不尊重临时约法”

对于袁世凯的耍无赖,唐绍仪感到颇为郁闷:“既然大总统这么说,而且这也是责任内阁的职权,那唐某只好按原先商定的结果和直隶议会的决议来发布任命了,希望大总统见谅。”

袁世凯冷笑道:“按照临时约法,内阁议案不经过大总统府用印,发布之后能生效么”

“你”唐绍仪顿时被堵得哑口无言。

“少川总理,袁某有些乏了,今天议事就到此为止吧至于王铁珊任职一事,容后再议。”袁世凯随即下了逐客令,唐绍仪只好怏怏而退。

从表面上看,内阁和直隶议会的提案不经过大总统府用印就不能生效,拿不到有效任命书的王芝祥就不能到直隶赴任,这个事情的主动权完全操控在袁世凯手中。可袁世凯觉得这些还远远不够,他要主动出击,把王芝祥踢出直隶,把直隶都督一职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顺带给不听话的内阁一点颜色看看

在唐绍仪拜访袁世凯的第二天,驻扎直隶的各支部队联名通电全国,公开反对王芝祥担任直隶总督,并表示必要时候将采取一切手段阻止王芝祥到任

紧接着,直隶议会中主张王芝祥督直的代表便收到了匿名信,除了恐吓之外,随信还附上一枚子弹。其寓意不言自明。

第三五七章但愿君心似我心

对于袁世凯的步步紧逼,唐绍仪手里并没什么好牌可打,形势上显得有些被动。不过唐绍仪并不担心,因为他拥有一个效用极大的防御绝招,那就是内阁副署权。根据责任内阁制的规定,大总统府颁布的任何文件,都必须经过内阁副署,否则无效。其中便包括对大总统府对于全国官员的任命。

要使用内阁副署权,首先必须保证自己对内阁的有效控制。面对袁世凯咄咄逼人的攻势,唐绍仪再次来到后海老宅拜会孙元起。

寒暄过后,唐绍仪便问道:“百熙,你可知近日直隶驻军通电反对王铁珊督直之事”

直隶省议会包括京师所在的顺天府,直隶首府又与京城近在肘腋,所以通电一出来就登上了京城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孙元起作为内阁要员,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事实上,经过杨度、陈训恩等人调整重组,孙元起的情报网络如今变得非常精密及时。早在王芝祥北上之前,就有相关消息送到孙元起案头,只是当时没有太在意。后来袁世凯热情款待、王芝祥求告无门、唐绍仪主动出头等情况,孙元起也了如指掌。等到事情越闹越大,直隶驻军联合通电全国,孙元起才开始对王芝祥北上前后的情报重新审视。

孙元起当下答道:“从报纸上略知一二。”

唐绍仪继续问道:“那你对此事怎么看”

孙元起笑道:“怎么叫我怎么看这种事情,应该问你和大总统怎么看才对”

唐绍仪又问:“那百熙是否了解王铁珊督直的来龙去脉”

孙元起道:“也是从报纸上略知一二。”

唐绍仪顿时慷慨激昂起来:“王铁珊是革命元老、民国功臣,曾主导广西和平易帜,被士绅公推为副都督;其后见革命军处于劣势,积极北上援鄂、援宁;前不久国务院颁布裁军命令后,他又主动交出手中的第三军。正因为他功勋卓著、高风亮节,所以被直隶议会公推为该省都督。谁知直隶驻军受人蛊惑,居然违背临时约法,公开通电全国干预选举结果。是可忍孰不可忍”

孙元起劝道:“少川总理无须生气。王铁珊就任直隶都督一事,终究还是你和大总统说了算,直隶驻军不过是蛙鸣蝉噪、螳臂当车,不足为惧他们若是胆敢对抗中央政府命令,不用你出手,大总统自会料理他们,保证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唐绍仪闻言一声长叹:“百熙你何必与愚兄打马虎眼事情真相早已昭然若揭。要是没人在背后给直隶驻军撑腰,就算借他们一个胆子,他们也不敢通电全国反对王铁珊督直啊”

孙元起道:“那大总统的意思是”

唐绍仪气哼哼地答道:“大总统觉得直隶关系重大,人选一定要慎之又慎,由王铁珊来担任直隶都督,不啻于引狼入室。所以他想爽约,另外给王铁珊安排一个不低于都督的职位。”

孙元起对袁世凯的安排很是理解:直隶对于北洋系的重要程度,应该与四川对于自己的意义不相上下,甚至犹有过之,当然不放心由一个外人来接手。

不过在对袁世凯抱有理解之同情的同时,孙元起也感到一丝快意:果真是现世报,来得快前几天你还想让陈养铦去四川当都督。想方设法给我上眼药、穿小鞋。没想到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唐绍仪让王芝祥来直隶当都督,看看你怎么接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