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20(1 / 2)

加入书签

可一日无主。虽说之前你我约定,老夫不得干涉川陕等地政务,不过老夫还是想向百熙推荐一位人选。这个人选尽管是老夫推荐,但并非是我北洋中人,说起来他还是百熙你的学生。所以严格说来,老夫这也不算干涉。”

美其名曰“推荐”,其实就是任命。要不是袁世凯说那人是自己的学生,孙元起简直要立刻拂袖而去:货币发行权虽然重要,但还没有重要到让孙元起放弃四川的地步

要知道,眼下全国没有货币发行权而大肆发行货币的地方势力海了去了有点良心的还用白银、黄铜等贵金属铸造,没良心的就直接印行筹饷券、军用票等纸币,用于购买百姓的财务。这些纸币没有任何信用保证,说白了就是一堆废纸,用它买东西相当于明火执仗的抢劫。相比之下,华熙银行的银元算是最最公道的,所以才赢得社会的普遍认同,迅速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流通。

也就是说,现在华熙银行的成功在于它的公道,而不在于中央政府授不授予货币发行权。华熙银行是没有货币发行权,但我就要发行货币,你中央政府能奈我何

现在四川、陕西就要派军入藏,你中央政府又能奈我何

孙元起当下按捺住怒火,沉声问道:“不知大总统想要推荐谁”

袁世凯道:“陈宧陈养铦陈养铦在光绪二十五年在京师大学堂就读时,曾向百熙文学,所以说起来他算是你的学生。他叔祖父是原工部尚书陈文悫公陈学棻,曾参加过革命,也曾入锡良幕府,鼎革之前曾任第二十镇统制、军务处总办等职,现在赋闲在家。老夫看他人才不可多得,所以才向百熙郑重推荐。”

对陈宧这个人孙元起没有太多印象,不过能得到袁世凯推荐,如果说和北洋系没有瓜葛,孙元起是打死也不信的。让陈宧入川,无非就是袁世凯想用太祖爷三大政治权谋里的掺沙子、挖墙脚,企图把四川变成袁系势力范围。

孙元起摇摇头:“都督一职是决计不行的,既然大总统推荐,那就委他一个川西观察使吧”

所谓的观察使,就是清代的分巡道、分守道改个名字,类似于后世比市委书记大一级的地委书记。此时四川有川东、川西、川北、上川南、下川南等五处观察使,说起来也算是不小的官。只不过川西毗邻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地广人稀,民族众多,陈宧到那里任职,不用担心他闹出什么幺蛾子。

袁世凯道:“陈养铦如此大才,最少也得是内务司长”

孙元起思忖良久才答道:“也好,那就任内务司长吧。”

袁世凯闻言提起笔,在裁军善后借款议案写了一个碗口大字:准

第三五一章凡鸟偏从末世来

轿车刚在院门口停住,莉莉丝便快步迎了上来,迫不及待地问道:“扬克,情况如何”

孙元起道:“虽然事情有些波折,好在幸不辱命。倒是你加入中国国籍的事,要尽快办理才好。”

莉莉丝顿时喜笑颜开:“尽管放心,我们犹太人是最守信用的。既然你已经履约,我自然不会背信弃义。话说回来,如今华熙银行获得货币发行权,只怕股价又要上翻上几番,铸造的银元将供不应求,现在是不是该发行纸币了”

孙元起笑骂道:“财迷”

进了院子,正好看见陈训恩、冯基善和杨杰在屋里整理情报,便信步走过去,随口问道:“彦及、焕章、耿光,你们知道陈宧这个人么”

杨杰字耿光,云南大理人,光绪末年考入经世大学读书,大二的时候又考取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保送生资格,留学日本学习炮科,今年刚刚毕业。正好孙元起来到北京身边缺人,便把他留下来帮忙。因为他回国不久,对国内政坛还不怎么熟悉,自然不知道陈宧是谁。

陈训恩天天接触情报,对全国官场人物了如指掌,闻言反问道:“大人说的是陈宧陈养铦么”

孙元起点点头:“正是此人彦及,你对他了解多少”

陈训恩如数家珍:“陈宧,字养铦,湖北安陆人,同治九年1870出生于读书人家,他叔祖父便是前清工部尚书陈文悫公陈学棻。但他父亲早逝。家境贫寒,自小饱受饥馁之苦。却励志苦读。清光绪十三年1887考取秀才,生活才有所好转。之后他先后就读于武昌经心书院、湖北武备学堂、京师大学堂等学校,按道理说,大人还算是他的老师呢”

孙元起心道:自己竟然真是陈宧的便宜老师,看来袁世凯没有胡说。

“哎呀,原来大人说的是那个陈宧啊冯某以前在武卫右军当兵吃饷的时候也曾听说过这个人,据说他非常了不得”冯基善拍着大腿说道,“庚子国变时。时为学生的陈宧被荣中堂荣禄任命为军机处武卫军管带,率兵三百人固守朝阳门。结果他夷然不惧,与敌力战,击毙日、俄等国鬼子数百人。后来京城失守,帝后西狩,他又收集残兵浴血奋战,冲出西直门后扬长而去。

“在率军撤往保定途中。他发现道旁遗弃的白银十多万两。这是前来勤王的袁大总统送给荣中堂的兵饷,不知何故丢在路边。结果陈宧分文不取,一路押运,将饷银解缴给了荣中堂。荣中堂因此对他大为揄扬,惊叹当今世上安有此人,由此陈宧名扬天下。”

孙元起心中了然:我说袁世凯怎么极力推荐此人。原来早在十多年前他们就结下了善缘。不过陈宧区区一介书生,能临阵不乱、临财不乱,奋勇当先,廉洁自守,确实非常了不起。当下孙元起真心赞道:“看来这陈养铦真是个人物”

陈训恩道:“谁说不是呢传言章太炎第一次见到陈养铦时大惊失色。称他为中国第一人物,又说他日亡民国者必此人也。由此可以想见这个陈养铦的风采”

说到“亡民国”,袁世凯、常凯申、昆仑乃至阿扁都有盖世之功,估计怎么数也数不到陈宧。但章太炎话也没有大错,陈宧确实亡了国家,只不过这个国家是年号为洪宪的中华帝国。这就要说到民国著名的“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

“二陈汤”原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一剂药方,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并无大害,一般不会送命。但在民国初年“二陈汤”却是指陕西将军陈树藩、四川将军陈宧和湖南将军汤芗铭,这三个人都是袁世凯的心腹干将,袁世凯让他们去陕西、四川、湖南的目的就是防范云南的蔡锷。谁知袁世凯复辟帝制后,他们三人却先后宣布独立,背弃了袁世凯。尤其是陈宧,在通电中直接要和袁世凯断绝个人关系,让袁世凯心理上收到沉重打击,最终一命呜呼。于是就有了“送命二陈汤”的说法。

孙元起又问道:“庚子国变之后,陈养铦行止又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