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16(1 / 2)

加入书签

崎岖。形状也不是圆形,真要绕一圈,至少得三四个小时。那群热血青年等到了后山的东、西校区分叉口,看着远处连绵不绝的建筑。才发现自己有多失策,犹豫半天。只好半路折返。

第二,经世大学师生在孙元起的熏陶下。都变成了典型的温和派,讲究学术爱国、教育兴国、实业救国,对于游行、请愿向来不热衷。更何况前不久刚玩过一次呢于是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亲爱的同学,来吧跟我们一起,为推动祖国早颁宪法、速开国会而努力”某人拉住了一位行色匆匆的经世大学学生。

“呃,你看,我正赶着去丽泽楼上特斯拉教授的课,去晚了就没座啦”

“同学们,我们敬爱的温世霖会长,为了早颁宪法、速开国会,怀着满腔热血,组织我们向直隶总督请愿。谁知陈庸庵不仅不接受我们的请愿,还秘密逮捕温君,以扰乱地方罪遣戍新疆。难道我们爱国有罪吗难道我们请愿是扰乱地方吗”某人慷慨激昂地演讲道。

“”

“同学,你倒是说句话呀”某人有些愤怒。

“嗯,你们确信没找错地方我们这里是经世大学,京城离这儿还有四十里呢”

第三、经历了孙元起遇刺事件之后,经世大学的安保明显加强。这些学生刚开始喊口号,就被近百名保安持枪监视,气势立马矮了一截。

这群人看应者寥寥,只好改变策略,直奔孙元起在半山居的寓所。保安们一看他们向孙元起住所冲去,顿时紧张起来,开始围追堵截。期间难免发生冲撞拉扯,一时吵闹之声喧天。

孙元起正在看各地提学使递上来的折子,不觉皱眉道:“发生了什么事”

老赵出门看了看,回来禀报道:“老爷,好像是外地学生来学校闹事。”

“闹事”如今身为学部尚书,有关学生的都属于份内之事。孙元起放下折子,“推我出去看看。”

“老爷,外面乱得很。你看”老赵对刺杀事件有阴影,这种闹哄哄的场面自然不愿孙元起出去。

孙元起有些不耐,自己转着轮椅就往外走。老赵只好赶紧过来推着。到了外面,果然是乱成一团,有旁观的、有喊口号的、有指着鼻子叫骂的、还有扭打在一块儿的

孙元起受伤之后,中气有些不足,便吩咐老赵道:“去,让他们别闹了,有什么事好好说”

老赵出面,保安们识趣地住了手,赶紧过来围住孙元起。学生见此场景,猜也猜到是正主儿出场了,片刻安静之后,口号声像平地惊雷般的响起来,其中甚至能听见“打倒满清鹰犬”的声音。

孙元起皱了皱眉,推开了前面阻挡的保安,伸手示意这群因为激愤而面红耳赤的学生安静。结果学生们不仅不听,喊口号声音反而一浪高过一浪。他只好叫过老赵:“你过去跟他们说,我有伤在身,不能大声说话。如果他们想请愿,那就安静下来,找两个代表过来好好谈。”

第二四八章风起于青萍之末

总也过了十多分钟,那群学生才渐次安静下来。又过了良久,终于推选出两个代表,过来与孙元起面谈。

两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依礼拜见:“学生王世杰、徐谟拜见孙大人”

这就是清末的规矩。学生闹腾得再欢、再不成体统,见到师长还是会规规矩矩行礼。不像后世闹革命,老师要被游街、批斗、戴高帽、剃阴阳头。华夏被称为礼仪之邦,正是体现在这些细节上。

孙元起和声问道:“这里是学校,不是官衙,我在这里就是个教书匠,你们不必叫我大人,称孙先生便好。你们是到院子里坐下来慢慢说还是站在这儿说”

“不敢劳烦先生,我们就在这里站着说吧”王世杰连忙答道。

孙元起点点头:“也好。只是我身上有伤,就不陪你们一起站着了。”

王世杰、徐谟连忙说道:“是我等打扰先生养病,还乞海涵。”

“说说看,你们为什么请愿请愿的内容又是什么”孙元起问道。

两人对望了一眼,由王世杰陈述道:“如今君主立宪,乃是世界潮流,不可阻遏。但我大清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颁布预备立宪上谕以来,一直百计迁延,虽经四次大规模请愿,依旧怙恶不悛,使得全国士农工商不胜失望。然而大清近三百年恩泽未衰,国民尽管失望。却只有输诚再请,至于三、至于四。

“顾亭林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东林书院的对联也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等读书学子不敢忘记前贤教诲,在温世霖先生带领下,成立国会请愿学界同志会,前往直隶总督衙门游行请愿。并决定以请愿同志会的名义,通电各省咨议局转教育会、商会,希望各界再次组团进京请愿。

“谁知直隶总督陈庸庵闻讯大怒。不仅派军警前往镇压,还勒令解散同志会。为了杀一儆百,又下令秘密逮捕温世霖先生,并以扰乱地方罪遣戍新疆。津门学子获悉后。无不愤懑欲死,欲再次请愿。但陈庸庵部堂闭门不纳,而且朝廷有旨,倘有罢课请开过会者,立即从严惩办。并将办学之人一并重处,以儆其余。我等悲愤可以想知

“近闻先生出任学部尚书,津门学子不胜欢忭。我等自小便读先生编写的课本,直到现在。素来景仰先生风范,知道先生不仅学贯中西。而且道德文章举世无双,熟知各国政体。见识迥出时人之上。所以昧死前来请愿”

孙元起笑道:“你别给我戴高帽子,再夸我该羞愧而死了。我有几斤几两,自己还不知道说吧,你们请愿内容是什么”

心里却暗道:这陈夔龙真不省心,在湖北时就给我添堵,如今到了直隶,依然让我给他擦屁股

徐谟道:“我们有三个请求。第一条,恳请朝廷无罪开释温世霖先生”

“温世霖是学堂老师”孙元起问道。

“不是。”

“那,温世霖是在校学生”孙元起又问。

“也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