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88(1 / 2)

加入书签

这个谥号也是挺好的。大清谥法中,首字为文,,则次字以正,、忠,、襄,、成,四个为翘楚。而这四个里又以文正,为最好,自宋代以来,每个读书人都梦寐以求。内阁拟谥号时,唯独不敢拟这个,每次都是出自皇帝特旨。

“大清建国近三百年,得到文正,谥号的只有7人,他们除了品学德业无愧完人之外,或臣,如汤斌、曾国藩或是帝王之师,如杜受田、李鸿藻。现在看来,如果大清有第八位文正公的话,恐怕非你家寿州中堂莫属。”

孙元起心道:我宁愿老大人长命百岁,活到辛亥革命后,也不愿他老人家近几年身故,去获得“文正”谥号。

当然,老大人估计更愿意在清朝覆灭前离世,何况还有“文正”这个美谥呢

杨度接着说道:“接下来要数文忠,,也是极好的美谥,宋代富弼、欧阳修、苏轼等都是这个谥号。国朝到现在,谥号文忠的比文正略多,也不过才no人,包括林则徐、胡林翼、李鸿章等一代名臣。至于文襄,尽管难得,却比前两者多一些,至少有十三人,多半是旗人获得。汉臣之中,前有于敏中,后有左宗棠,现在还要加上香帅。

“虽然都是谥号文襄,,香帅又与左公不同。左公荡平发匪回乱,收复新疆,可谓甲胄有劳、辟地有德,得一襄,字最为允当。而且左公科场不利,不仅没有入翰林,连进士也没中过。他以举人官至大学士,在国朝汉臣中可谓空前绝后,能得一文,字,已经属于殊荣。所以文襄,对于左公的褒赏。

“而香帅他虽然在两广总督任上,有抗击法兰西之胜,但最终确实朝廷乘胜求和,签订了中法条约,法兰西不胜而胜。如此一来,怎么能用襄,字呢所以文襄虽好,却非香帅所欲。

“香帅平生推崇两位古人,在诗词、书法、旷达等方面推崇苏轼,所以他作诗、写字、举动都有东坡的影子在政事方面则师法张居正,他称赞张居正的相业,无论到哪里必然随身携带张太岳集。非常巧合的是,苏轼和张居正两人谥号都是文忠,。文正,可遇而不可求,恐怕香帅更期待文忠,一些吧。”

孙元起不了解“文正”、“文忠”、“文襄”三者的优劣,就好像农民工很难区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久经考验的忠诚的战士”在现在中国政坛的地位一样。在他看来,普通人知道这些区别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但他明显小可了谥号的魔力。

老大人听闻张之洞去世的消息,心情大坏,饮食锐减。孙元起闻听消息,连忙赶往廉子胡同探望。结果老大人见面第一句话就是:“百熙,你知道香涛的谥号是文襄么”

第二二五章、敢有歌吟动地哀下

孙元起点点头:“邸报上登了上谕。”

老大人长叹一声:“功亏一篑啊,香涛可惜了。”

“叔祖父何出此言”

老大人倚偎在椅背上,缓缓说道:“香涛辞世前,据闻朝廷已经拟定用文正或文忠。综览香涛生平事迹,他也当得这两个谥号。

“香涛辞世后,张府马上请人拜访内阁诸人,希望能敲定文正或文忠二谥。摄政王历来毫无主张,好比矮子看戏,不过是随人说长说短;鹿定兴是卷帘军机,一心修炼闭口禅,向来不发表任何意见。所以主要活动庆亲王、世续、那桐三处。那桐倒是一口应允,不过他入军机最晚,说话分量略显不足;但庆亲王、世续两人平日与香涛颇有积怨,托人说项虽然没有峻拒,似乎有些言不由衷。

“香涛遗疏中有臣蒙孝贞显皇后、孝钦显皇后拔置上第,遇合之隆,虽宋宣仁太后之于宋臣苏轼无以远过的句子,也委婉表达自己想和苏轼一样,得到文忠的谥号。殊不知他称引西太后,正好犯了摄政王的大忌。后面又有方今世道陵夷,人心放恣,奔竞贿赂,相习成风,尤愿我皇上登进正直廉洁之士,凡贪婪好利者,概从屏除等数语,触怒了庆亲王、那桐。最后只得了一个文襄。香涛岂不是功亏一篑”

没想到敲定一个谥号,其中居然有那么多秘辛。但这并非个案,后世在人民日报上刊登讣告其实也是如此的权力交锋:登在第一版还是第四版登在版面什么位置能不能上遗照内容多少字用什么定语形容

孙元起道:“我倒觉得文襄不错,文武双全,而且湘阴左公不也是谥号文襄么”

老大人微微摇头:“文襄自然也是极好的,但与香涛生平志向却不符合。即便以中法越南之战、保护东南之事来说,香涛颇有战功,当用襄字,那就应该按照刘忠诚刘坤一的成例,去世后封赠一个爵位。结果呢并没有赠爵。

“荣禄论功绩远不如香涛,平生未入军机,当年只不过是随驾西狩,过世之后尚且谥号为文忠,赠一等男爵。为什么香涛反而既没有如愿以偿得到文忠之谥,又没得到赠爵呢所以张府上下也颇为不满。”

清代爵位授受分为两类:生前为封,死后为赠。授予宗室之外臣子的爵位,除了建国之初有异姓王之外,从高到低有公、侯、伯、子、男五种,每种里面又分一、二、三等,共计十五级。别看级数那么多,其实清朝对封爵控制非常严格,根本没授给多少人。这不多的受封者中,旗人又占绝大多数,汉臣寥若晨星。咸丰之后,内有叛匪作乱,外有列强入侵,旗人昏聩不顶事,汉人开始掌握军权,获得爵位的才多了起来。同治以来汉人获得爵位的有: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

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赠一等肃毅侯。

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

曾国荃,封一等威毅伯。

李臣典、鲍超,封一等子。

刘鼒刘松山之子,封二等子。

萧孚泗、刘铭传、张荫清张国樑之子、刘锦棠,封一等男。

刘坤一,赠一等男。

杨玉科、黄万鹏、余虎恩、冯国璋,封二等男。

黄翼升、胡子勋胡林翼之子、李光久李续宾之子、程建勋程学启之子、彭秀挺彭毓橘之子、岑春荣岑毓英之子、张端本张曜之子,封三等男。

宋庆,赠三等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