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68(1 / 2)

加入书签

皇上之功德。泰西学者,咸欲来朝”

孙元起听到这里,不禁停笔:“叔祖父,湖北的学校暂时可没有留学生愿意去”

老大人皱着眉头问道:“百熙,你知道皇太后派你去湖北有何用意”

“兴教育,建学堂。”孙元起老实回答。

“那建学堂的目的呢”

“招收学生。”

“具体来说,应该是招收留学生”老大人说道,“皇太后是看到经世大学每年能替她省一百万银子,所以才派你到湖北创办学堂。想必张南皮、赵次珊、陈庸庵也都知道皇太后的心思,才由着你胡来,否则哪有那么多银子供你挥霍”

“可是奏折上去了,万一皇太后较真,又没有留学生来,岂不”

老大人扶着椅子勉强起身,凑近孙元起低声说道:“自六月以来,皇太后身体便觉不适。到了九月,又增加了腹泻病。如今腹泻久治不愈,且愈发严重,遍选名医,百治罔效。只怕”

孙元起顿时明白了老大人的意思:先哄得慈禧老奶奶高兴再说,反正她也没几天活头了。等换了一朝天子,谁还记得这一茬儿

见孙元起明白个中道理,老大人接着口述道:“如蒙降旨俯允,则数年之后,定当八荒负笈来学,不言而自成蹊矣”

改完又重新誊抄了一遍,检查无误后递进了宫里头。孙元起的火车还没到汉口,军机处早已转发谕旨:“以学部右侍郎衔、署湖北提学使孙元起为学部左侍郎,钦此。”

一个星期后,北京颐和园万寿堂外显得有些兵荒马乱。慈禧太后得的是痢疾,数日前太医院便下了“病危通知书”,众人知道大去之期就在这几天,都惶惶不可终日,京中上得了台面的王公大臣们都聚到这块儿,就连光绪的皇后隆裕也整天在这里出没,顾不上梳洗打扮,蓬头垢面的像个落难妇人,进进出出间,大臣们也来不及向她请安。

可是你越盼她死,她越不死,一丝二气地在那儿吊着,弄得外面人片刻不敢稍离,生怕突然间嗝屁。候的时间一长,生活优渥的王公大臣们都有些体力不支,在外面随便找个台阶、石凳就坐下,哪哪都是,情景非常狼狈。大家伙就等着屋里一哭,外边好举哀发丧。

这时,有个太监端着一个盖碗从乐寿堂走出来,蹲在一旁屋檐下休息的礼部尚书溥良赶紧起身:“这位公公,您端的是”

太监答道:“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

塌喇,在满语中就是酸奶的意思。溥良不敢再问,太监却又嘱咐道:“老佛爷吩咐了,这是母子间的一点心意,就毋庸记档了”

“喳”

太监走后小半天,众人就听外面一片哭声,皆有些惊愕:这是怎么回事皇太后不是还有一口气么没等派人出去打探,就见几个太监哭天抹泪地跑到了跟前,连跑带急,连话都说不利落:“诸位爷、诸位大人,万岁爷、万岁爷他宾天了”

诸人大惊,皆相顾失色:万岁爷一直被软禁在中南海的瀛台,之前没听说他有什么急症大病,怎么突然间就没了呢

但这等事显然不可能是玩笑。忙乱中,溥良叫过左侍郎景厚,让他迅速到中南海料理后事,又叫过右侍郎郭曾炘赶紧准备白布给各位大人穿上。自己这个礼部尚书还不能离开,因为光绪帝无子嗣,这一死,老佛爷肯定会旨意下来,自己哪能走开

果然,太监进去报信没多久,里面就传出一道懿旨:“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是日为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西历1908年11月14日。

第二天午时,太医院院正张仲元进入乐寿堂做出最后诊断:“皇太后六脉已绝。”消息一出,整个乐寿堂内外顿时哭成一片。至于慈禧太后到底是什么时候死的,谁也说不清,也许她真的挺到光绪死后,也许早就死了,只有等到宣布光绪死后才发丧。

但无论如何,中国的政治掀开了全新的一页,大清也向它的坟墓迈近了一大步。

第二零一章落叶满天声似雨

刚进入腊月,北京就冷得邪乎,这几日又阴得厉害,西北风呼呼吹着,把街上行人全都扫进了屋里。

宣武门南原是京城热闹所在,因为天冷,又是国丧期间,也陡然变得人迹萧条。各式五彩的招牌幌子早已收了起来,只有几条黑纱、白布被北方吹得笔直,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八大胡同的花街柳巷自然是门可罗雀,白纸糊的气死风灯笼在风里半死不活地扭来扭去。

傍晚时分,著名酒楼一壶春也没有什么生意,换在几个月前,这时候早已胜友如云、高朋满座了。店小二依着门板,头正一点一点地打着瞌睡;掌柜在柜台里也是无精打采地拨拉着算盘,心里盘算道:既然没客人,是不是等会儿早点打烊

正思忖间,从门外走进两位中年人,进门就说道:“掌柜的,给我们一个上好的雅间”

掌柜立马来了精神:“好嘞,上好雅间一个小二,好不赶紧招呼二位爷”

心里却在想:别说一个雅间,就是十个八个现在也有。

小二也困意全去,一眼就瞟见两位客官脚上缝着白布的黑鞋,马上知道他们在京城算是上得了台面的官员,赶紧一脸笑意迎上前去:“二位爷,里面请”

恭恭敬敬将两位迎进一间写着“春柳迎风”的包厢,殷勤地擦拭桌椅之后,小二转身出门,不一会儿提来茶壶,给两位客官斟上茶水。

其中一人端起茶盏啜了一口,不禁点头赞许道:“好茶应该是刚上市的小叶茉莉双熏吧不错不错,一壶春待客果然阔气。”

小二笑得见牙不见眼:“还是您老有见识。一口就品了出来”

那人放下茶盏:“我们虽然只有俩人,但你们有什么拿手菜尽管上来,不必计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