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25(1 / 2)

加入书签

文章固然得好好写,但关键可不仅仅在文章。前人有云,“一命二运三风水1四积阴德五读书。,非常有见地大家伙都至少读了一二十年的圣贤文章,四书五经自然滚瓜烂熟,八股利器也磨得锋快,只等进场考试,好戈取功名、掇拾青紫。谁成想朝廷一声令下,废除科举,咱们大家的数十年辛苦全都白费这不就是命么”。

周围的听众大有共鸣,不禁一齐点头叹道:“可不就是命么”。

老夫子深吸一口烟,悠悠吐出,才接着说道:“老夫听京中朋友说,省里新来的孙学使,自打小就在西洋留学,是科学科的、化学化的,懂得七八国英文。可本国的东西却是一窍不通,不说三百千没读过,便是连字都写得七零八落、缺胳膊掉腿的。你们说,他来主持学政,会出之乎者也的四书文题目么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到考试的时候,学生只要懂得怎样炼铁、怎样烧玻璃,哪怕你把“郁郁乎文哉,写出“都都平丈我”想来他也会取你的”

见老夫子说话开始抨击时政,孙元起失去兴趣,和杨度、刘师培在学校里四处转悠。发现这个名为“传习所”。的教师进修学校,几乎和北京的翰林院差不多,聊天下棋、吟诗作对全校的师生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孙元起脸色有此不悦:从这样师范传习所出去的老师,如何能肩负起宣传知识、推广科技、开启民智的重任师范传习所锋成这样,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看了半天,三个人都有些失望,决定改变行程,先去营坊口都司湖畔的两湖总师范学堂看看。

两湖总师范学堂是光绪三十年1904,张之洞以库平银四万三千两的巨资,将两湖文高等学堂改建而成的。学校规模宏大,设仁、义、礼、智、信五斋,计划招生一千二百名,号“千师范”。,学制五年。校内另设有附属初等、高等小学堂各一所,作为学生实习之处。

或许因为这是湖广地区最高等的师范学校,张之洞倍加重视,校门口居然有持枪站岗的新兵。

三人都是经过大阵仗,加上相貌打扮也像学生,想过这种门禁实在是易如反掌。当下公推派杨度上前,用一口浓重的湖南腔去和士兵交涉,只说自己是支郡师范学堂的学生,来学堂找一位名叫“任君意”。的同乡。士兵果然被骗过,三人轻轻松松地进了学堂。

相较前两所学校,两湖总师范明显正规许多。此时正值上课期间,能从错落有致的教室中不时听到老师授课的声音、学生诵读的声音。驻足大致分辨了一下,就有读经讲经课、算学课、教育课、博物课、物理课等。

作为物理学出身的孙元起,自然首先到讲授物理课的教室边上旁听,就听到里面的老师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道:“有重学斯有力学,天气压于上,地气压于下,见重所见力矣。物有动、静二理,静者运使动,动者阻使静,皆须力。明其理,则杀物力以省人力,助人力以胜物力,妙用自无穷焉。省力、助力之器有七:一曰权杆,二曰轮轴,三曰滑车,四曰斜面,五曰尖劈,六曰螺旋,七曰齿轮。”。

听了半天,孙元起才明白,这厮是在从牛顿第一定律出发,开始讲力学。

可是你不能用白话好好说么把牛顿第一定律翻译成“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会很难么非要拽文连孙元起都是费好大劲才明白,很怀疑那些坐在下面的学生能不能听懂。

听了片刻,孙元起又来到博物课的窗外,听里面说话磕磕绊绊的,貌似也是一今曰本人:“,大清欲打破欧美诸国之封锁,获得独立与自由,并实行新政,仅靠本国之力量断断无法达成,总需招募国外有识之士,在其左右献计献策,筹划径营各种事业。环顾宇内,能戮力扶持大清者,舍本而其谁去年,我大曰本将士于东北不惧牺牲,奋勇血战,痛击沙俄,为大清收复河山,即为一证也。故而大清煤、铁等矿产,亦当与本合作,共同开采,以杜西洋诸国之凯觎”。

孙元起听了这话,心中怒火大作,就想进屋出这话的究竟是何等货色。还没迈步,就被杨度牢牢扯住:“百熙,你进去是不合适的”。

“”孙元起不解。

“你可是提学使,堂堂从二品的大员,难道你要进去和他辩论,一逞口舌之快你可是刚到湖北不久,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和人口角,威信何存学生们又会如何看你稍安勿躁你要想请他走人,哪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何必此时徒逞意气”。

听了杨度的话,孙元起才悻悻然止住冲动。

事实上,曰本为了输出文化,在中国发展亲日势力,一直积极争取中国的教育权。在哑年,曰本帝国教育会就设立了“清国派遣教员养成所”。,专门训练派遣到中国的教员。民间团体也建立了类似的机构。啊年,在东京还成立了清国派遣女教员养成所。有些曰本大学直接招聘一些志愿到中国的师生,来华担任学校老师。

在清末这段时间内,大批曰本教习来华任教,人数最多时达五六百人,遍布中国各地。在曰本人撰写的论曰本在华教育势力一文,公然声称:“曰本在华教育势力有三种,即曰本教习、曰本留学生和译成华文的曰本教科书。”。

好在经过孙元起这么多年的努力,译成华文的曰本教科书在中国已经溃不成军,曰本留学生也规规矩矩地呆在经世大学里学习五讲四美三热爱,现在要铲除的,就是剩下曰本教习了

第140章入室几人成弟子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

孙元起性格素来平和,很少与人为难,不是那种慷慨激昂、绝不回头的类型。听了杨度的话,心中暗自拿定主意后,便不再计较,抬步向学校其他地方走去。

校园还挺大,走了半圈,便听见悠扬的钟声,原来已经到了中午放学时分。学生们纷纷从教室里走了出来,眨眼功夫,空旷的校园变得热闹起来,四处传来喧哗笑语声。

清末大学一般都是位于城里,少数位于城郊的也离城不远,像经世大学那么离群索居的,绝对是少数中的少数。那学校建在城里或者城边,可以最大程度的把学生的饮食、卫生、住宿等后勤问题甩给社会来解决,学校只要负责教学工作就可以了。

两湖总师范学堂也不例外。眼下学堂放学,学生们便三三两两的出门,到校外定点包伙的小饭馆吃饭,因为有这么多的学生,学堂附近饭馆的生意非常红火,通常一家就要解决几十个学生的吃住。大家虽然一起放学,吃饭却是要讲究先来后到的。于是孙元起就能看到有些性急的学生一溜烟往门外跑去,正是为了抢位子。

孙元起前几年做老师、做校长,现在又做官,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自然不能和学生一样,撇开脚丫子到处跑。杨度走路也是慢慢悠悠,一步三摇,也是快不起来。等三人走出校门的时候,那些性急的学生已经打着饱嗝抹着嘴,从饭馆里面走了出来。

孙元起对两人提议道:“我们也在门口吃个便饭我做东”

杨度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你是东家,自然是你做东。跟你出来,难道还要我们俩出钱”

“就是,没这个理儿”刘师培应和道。

孙元起笑呵呵地说道:“行就知道你们会敲诈我,今早出门故意多带了点银子。不过也不是很多。你们要敢大吃大喝,就把你们押在店里刷碗”

说罢,选个门面整洁的饭肆,带头走了进去。

现在还处于用餐高峰期,所有的桌子上都有人了。店小二非常有眼力,看着三人气象不俗,不敢怠慢,连忙招呼道:“三位爷,您来的不巧,小店现在暂时没有空桌。要是不嫌弃,给您赖和拼桌,怎么样”

孙元起素来不讲究这个,随意挥挥手:“有座儿就行。”

“三位爷稍等一下,小的过去给您看看。”店小二连忙过去找空位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