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14(1 / 2)

加入书签

取士,乃是祖宗的成法,数百年留下来的规矩,如何可以轻废且看数年,必然有噬脐之悔。”

诸人一齐点头。吴士鉴这时说道:“说到河南和出题,我倒想起一件趣事来。左文襄公麾下有一个参将,乃是河南开封人,在平定发匪、捻匪、回乱时多有战功。战事已毕,便求左文襄给他改授文职,于是到江苏华亭当任县令。刚上任没多久,恰好赶上县试,训导就请他出题。此人乃以骑射发迹,斗大的字认不得一箩筐,如何能出题在事先便请师爷出好了题目,放在靴简了。等考试那天,一摸靴简,找不到纸条了。可下面童生都等着要题目呢,训导便问他:您记得纸上有什么字县令说:别的都不记得了,就记得里面有匹马。”

翁斌孙道:“是孟子中的“百姓闻王车马之音,么”

吴士鉴说:“不是这匹马。”

刘春霜道:“那是论语中的“至于犬马1”

吴士鉴说:“也不是这匹马这匹马1既不在中间,也不在尾巴,那是在头顶上。百熙老弟,你说是什么”

孙元起一脸郁闷:你们玩题就玩题,你扯上我干嘛让我现丑当下只好摇摇头:“晚辈不知道。”

朱汝珍立马接话:“我猜到了那是论语中的“马不进也,“吴士鉴笑道:“县令看了半天,还是摇摇头,说道:我记得跟着这匹马后面的,不止这几个字。”

其他几人都凝神苦想,仍没有答案,只好催促吴士鉴快说。

吴士鉴接着说道:“训导也没辙了,只好让县令脱下靴子仔细找1结果在另一只靴子里找到了题目。训导一看,原来是“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诸人大笑:“原来这人认不得“马,“焉,“孙元起觉得他们笑的时候,眼神似乎都瞟向自己。难道是自己多疑了

正好此时,小二端来了菜肴,资历最老的许泽新招呼大家道:“诸位都有些腹饥难耐了吧我们边吃边聊“说是“边吃边聊“吃的时候如何能没有酒可如果就这么推杯换盏,那也太小瞧这群翰墨场的老手了

孙元起本来还想:这些人不会发神经,来什么酸酒令吧结果怕什么来什么。干了门杯之后,许泽新提议道:“如此喝酒,甚是寡淡,不如行些酒令来助兴吧”

除了孙元起,其余几个齐声道“好“陈伯陶说:“行酒令,却需要一个令官。老夫痴长几岁,便毛遂自荐。”

诸人也同意了。

陈伯陶道:“先行此令:每人说四书中一句,要求句中暗含一种花名,全桌轮流,不能者、不通者罚酒一杯。老夫先来:隐者也,菊。”

许泽新当仁不让:“素富贵,白牡丹。”

挥毓鼎也道:“峻极于天,凌霍。”

其他人也随口说了几个,比如“一日曝之,葵“夫子哂之,含笑“。

说话间,就轮到孙元起。孙元起不说才思敏捷,便是四书也未通读过,如何玩得上这么“高雅“的酒令只好闷声喝了一杯。

陈伯陶又道:“再行此令:每人说四书中一句,要求句中暗含一种药名,全桌轮流,不能者、不通者罚酒一杯。老夫先来:舟车所至,木通。”

许泽新道:“管仲不死,独活。”

挥毓鼎接着便说:“有寒疾,防风。”

翁斌孙道:“夫人幼而学之,远志。”

轮到孙元起,只有闷声再喝一杯。

陈伯陶又道:“再行此令:每人说四书中一句,要求句中暗含一个古今名,全桌轮流,不能者、不通者罚酒一杯。老夫先来:子欲往,许行。”

几圈下来,全桌就孙元起一人不停地喝酒。加上空腹喝酒,已经醉了七八分。

刘春霜倒是好心,便劝道:“孙大人不精此道,我们还是别行酒令子吧“朱汝珍眼睛一转:“好我们不行酒令,改成每人赋七言绝句一首,内容须是西洋新事物,不成者罚酒三杯。如何”

许泽新道:“那老夫先来。

老夫所泳乃堂的教习:自道东瀛留学归,图谋聊借一枝栖。如今不说之乎者,换了新腔萨西司。”

刘春霜看气氛不对,连忙道:“晚辈也有一首,泳的是电话: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

陈伯陶微微一笑:“老夫题为堂学生:不是从前酸秀才,学堂毕业气雄哉。文凭一纸非容易,辛苦三年骗得来。”

朱汝珍马上接上:“晚辈题为出洋学生:一岁千金价不低,械因费重总难弥。单言衣服须双套,一套华装一套西。”

孙元起本来是半肚子酒、一肚子气,听他们明里暗里在骂自己,不禁勃然怒道:“不就是顺口溜么晚辈也会,你们听着:九州动荡起干戈,酸儒文章能如何

看我霹雳一声响,便把万国胆吓破“

第一二三章耻向东君诉旧愁

孙元起说那几个翰林官所做的诗是顺口溜,其实是污蔑,毕竟人家的诗讲究平厌押韵,是标准的七言绝句:至于他自己酒劲上涌,随口念出的四句,才真真是顺口溜。且不论平厌,便是连基本的押韵也没遵循要知道在平水韵里,“戈“、“何“两字属于下平声“五歌“部,而“破“字则是去声“二十一个“部的,押不到一块儿去。

念完这四句歪诗,发泄了胸中怒气,孙元起马上就后悔了:记得昨日老大人千叮咛、万嘱咐,让自己遇到同僚一定要忍耐,不可因为一时意气,伤了颜面。谁成想,这杯中之物一多,便把这些忠告全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