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87(1 / 2)

加入书签

旁点燃叩拜,略表心意。薇拉也循着中国理解,拜了四拜。拜完,又把念祖按倒在地,胡乱磕了几个头。

俗话说,纸烧人心。祭拜之后,孙元起动身准备继续南行,只是启程时回头遥望故乡,不觉泪水自眼眶流出。

因为战争,从上海驶出的轮船不在日本停靠,径自向东。听了孙家鼐老大人对于“联日抗俄”的借读,孙元起觉得自己上次不告而别非常失礼,十分对不住马君武。本来还想趁着这次停靠横滨,上去给马君武道歉的,现在看来也不能成行了。

不一日,孙元起抵达三藩市。轮船的颠簸更胜车马,加上还有薇拉、小念祖这种妇幼,所以下了船,决定在此多休息几天再赶路。孙元起也想乘机拜访马丁教授,顺便看望在此学习的周宗武。

过了一天,孙元起从伯克利回来,刚进门,薇拉就拿出一份请帖递了过来,说是两位华人送过来的。

孙元起以为又是梁启超请自己吃饭聊天,随手打开,果然是邀请自己到唐人街赴宴,不过署名却不是梁启超,而是“致公堂司徒美堂”。

“致公堂”孙元起不陌生,不就是八大民主党派之一中国致公党的前身么政治课本上有提到过。上次和梁启超见面,他也曾提起,说美洲华侨的洪门团体称为“致公堂”,在美华侨十有八九都参加了这个致公堂。

司徒美堂,貌似很有名的一个人,梁启超说他是致公堂的“大佬”,也就是带头大哥。这样一个人物,他找我干嘛难道因为我有海外关系,想邀请我参加这个民主党派

既然人家好意相邀,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孙元起便按照请帖上的时间、地点准时赴宴。刚下人力车,就有人上前一抱拳:“请问是孙先生么”

孙元起连忙还礼:“正是鄙人”

那人好好一笑:“在下司徒美堂,在此恭候多时。来,屋里请”

孙元起一边和他逊让,一边打量这位洪门大哥:三十多岁,浓眉大眼,浑身上下骨骼粗壮,动作干净利落,估计会些拳脚。

到了正厅,八仙桌上已经摆满凉菜,不过却有三套碗碟。看来,应该还有一位客人。

果然,司徒美堂说道:“孙先生是著名的学者,在美国也是顶顶有名。我是个粗人,没文化,今天能邀请到您,真是三生有幸只是怕招待不周,所以请了位有文化的陪客,请不要见怪”

说话间,就见从后堂转出一人来。孙元起见了那人,不觉失声道:“中山先生”

第八十四章开天辟地君真健

来人年近四十,个子不高,微胖,长相颇为敦厚,满面春风,不是二十世纪四大伟人之首的中山先生还能是谁

孙元起在看清来人的时候,有一瞬间失神:就是这样一个敦厚的中年人,在海外奔走二十年,最终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皇权。真是人不可貌相

孙文和司徒美堂也是一愣:自己还想扮神秘,没想到人家一眼就认了出来。

司徒美堂脱口问道:“你认得他”

我如何会不认得他历史课本上有他的照片,国庆节天安门广场上有他的画像,祖国各地有他的雕塑,怎么会不认得呢孙元起很自然地答道:“我认得他”

“哈哈,看来朝廷对我真是上心,居然将海捕文书传遍海内外,使得无人不识孙逸仙。”孙文笑道:“不错,鄙人正是中山樵孙文”

孙元起也自我介绍道:“我是孙元起,字百熙”

“我也认得你你可是国际上著名的科学家,比我这个反贼出名多了很多人还问我:你认识孙元起么和他什么关系我便答道,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孙文边说,边过来拱手行礼。

孙元起连忙答礼:“我不过是研究物理的小人物,如何能与您相提并论”

司徒美堂在一旁招呼两人:“既然大家都认识,就不要效那小儿女状了。来来来,我们坐下边吃边说”

相互谦让后,三人在桌边做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孙元起放下筷子问道:“中山先生,如何你会在旧金山呢”

按照孙元起的想法,既然是造反,就要有造反的样子。好比电视上的地下党,不是在接头传递情报,就是在招兵买马密谋起事,哪怕吃饭,那也是革命工作需要。孙文这等谋反的党魁,如何会有闲情逸致,和我这等不相干的尘俗中人喝酒吃饭

孙文还没回答,司徒美堂先插话:“孙先生在此,是帮助我致公堂在美国各城市对会众实行注册呢。”

“哦。”孙元起点点头,心里却在想:恐怕这只是幌子吧真实目的不外乎筹款、招兵二事

事实上也是这样。孙文于去年秋天到达檀香山,在改组兴中会的基础上,建立了名为“中华革命军”的组织。为了争取华侨更广泛的支持,还在檀香山加入洪门,被授予“洪棍”之职。今年春天来到旧金山,便是想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可是现在华人华侨,就像梁启超说的那样,认为“中国还是需要皇帝的”,普遍对君主立宪更感兴趣,所以对孙文的宣传响应者寥寥无几。这不多的几个响应者中,就包括在座的司徒美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