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66(1 / 2)

加入书签

大学东郊的一座半山腰,有两人正在林间穿行。

半晌,走在后面的人开口唤道:“鹿门兄,你且走慢些”

前面那人停下脚步,回过头,用浓重的湖南腔笑吟吟地问道:“怎么,几道老弟,你这西洋军校生,还比不上老哥这个酸文人是不是带的酒食太沉了”

原来这两人是严复和皮锡瑞。

“那倒不是”严复伸手拨开树枝,气不长喘,悠然说道:“西方的一位哲学家曾说过,慢慢走啊,细细欣赏那路边的景色我们二人既然避开众人,在工作日出来秋游,自然是为了细细欣赏景色。走得快了,和在校园里散步有什么区别”

“哈哈,偏你有那么多道理”皮锡瑞转过身,继续前行,“愚兄是湖南善化人,那里最不缺的就是这高高低低的峰峦,看也看腻了。而且南方的山上,杂草遍地,藤萝丛生,上山不拿把柴刀,都迈不动步子。哪像这北方除了树木,就是光秃秃的一片,和平常大路没什么两样”

虽然口里这么说,皮锡瑞的脚步还是慢了下来。

“鹿门兄不要忘了,小弟可是来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福建那里的山,怕是比湖南还多些。一年四季,满山青翠。却不像北方这般,一入冬,就枝叶萧疏,四望苍黄。”严复四下打量着,突然发问,“按理说,西山一带红叶在在皆是,为什么大家都唯独要去那香山呢”

皮锡瑞一愣,寻思道:“那是因为香山溪水清澈潺湲,香炉峰青翠幽深,山水相映,最为绝胜。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就在香山那块儿。加上春花、夏树、秋叶、冬雪,四级之景不断,自然独擅大名。君不见,那皇上把行宫都修到了那儿么”

“我看不尽然”严复摇摇头,“要说红叶好看,这四处都是,何苦要跑到香山挤做一团人声喧腾,哪有一丝清趣那凡俗之人看那红叶,虽说不是对牛弹琴,可除了会吟诵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外,又能有多少别的感触依照敝人拙见,那些游客说是看景,其实乃是为了看人。”

皮锡瑞拊膺大笑:“呵呵呵,几道果然是研究西洋哲学的,讲究穷理思辨,总是在人所不留意处,时时发出灼见,令人耳目一新啊”

说说笑笑间,拐过山脊,只见几株经霜枫树鲜艳欲滴,在正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便是那二月春花也比不上。下面一溪碧水,清澈可人,乃是修建水电站截断水流所形成。

严复在北京也呆过数年,对于京城风物颇为熟稔:“通常所说的香山红叶,并不是枫树、槭树的红叶,而是黄栌最多。色泽虽说也是红色,不免暗哑凝重,远不如这几株枫树鲜艳灵动。鹿门兄,不如我们就在这树下酣饮畅谈,如何”

皮锡瑞欣然应允:“几道所言,於我心有戚戚焉”

两人就在树下找了个平坦的地上,铺上毡子。皮锡瑞去折树枝作筷子,严复则摆好酱牛肉、五香豆干、盐水花生、蒜泥白肉等熟食,最后拿出一瓶葡萄酒,瓶上的标签已经褪色,一看就知道有些年头了。他颇为珍惜地转动着酒瓶,向皮锡瑞介绍道:“鹿门兄,此酒产自法兰西波尔多,最是醇正,坊间极为难得,乃是敝人的英国同学从欧罗巴寄来一打,已经在我手中存了近十年,所余无几。你我二人,在学校萍水相逢,便一见如故,恰逢清秋佳日,如果没有好酒助兴,岂不辜负良辰美景所以带来,请你尝尝”

“就许你有么”皮锡瑞变戏法般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瓷瓶,所容不过一斤:“看看我这瓶这可是陈四觉抚台所赠的洋河大曲头道原浆。据说,当年高宗纯皇帝路过淮安的时候,品尝此酒后,挥笔写下闻香下马,知味停车八个大字。而这一瓶更是宝藏了数十年不信你闻闻”

说着,拍开瓶口的黄泥封,微微一漾,馥郁的酒香便四处飘开。严复虽然不嗜好杯中之物,也被这酒香勾起了馋意:“好好还是你的好先喝你的,先喝你的”

皮锡瑞甚是得意,双手扶着瓷瓶,先给严复斟上一盅。琥珀色的酒液微微高出杯沿,却不溢出。严复小心翼翼地端起酒杯,微微啜上一口,只觉得唇齿留香,不过数滴,酒意已经直达肺腑。眯着眼睛,品咋良久,才长出一口气:“此酒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尝喝过这酒,今生于酒水一道,已再无遗憾了。”

两人对饮了半杯,又吃了几筷菜,开始说些闲话。

“几道,听过你所译的原富已由商务印书馆付梓啦”皮锡瑞放下筷子问道,“是刊入商务经世大学教科书那一套书里么”

“是啊,正是那套丛书。”说到自己的成果,严复也颇为自矜,“九月底,百熙校长刚从美利坚回来,听说敝人在翻译英吉利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原富,便汲汲索要文稿。除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催我快点翻译完,他还和薇拉女士一起,帮我校改之前的译稿。我这厢才写定,他便把书稿寄到了上海,说是要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以后还要作为学生的教科书。呵呵,其实,仓促之下,恐怕错误会很多呢。到时候印好了,会呈送给鹿门兄一本,还望方家斧正啊”

“好说好说”皮锡瑞笑道:“咱们百熙校长研究的东西,虽然西洋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奈何老朽确实不明白,所以不敢乱说。不过单纯从眼光上来说,天下人恐怕没几个及他的。这一点,老夫佩服得五体投地。甲骨文这事儿,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说了。还有一件事儿,”随即很小声地说:“几道,你知道永乐大典么”

“那种宝物,怎么会不知道只不过,在前年的拳乱中被焚毁了,着实可惜”严复旋即一愣神,“难道”

皮锡瑞微微点点头:“庚子年的时候,百熙知道国变将起,就派家里仆人四处去搜购各种图书,几乎将京城散逸的图书全部弄到,包括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底本。外界传言是毁了,其实,就在佟文楼里藏着呢”

“好做得好”严复击掌称庆,“当为此浮一大白”

两人又饮了半杯。皮锡瑞吃了一筷菜,才慢慢说道:“所以说,我们百熙校长的眼光是极准的。他既然看好你的书,自然你的书也是极好的。”

“呵呵。”严复笑而不语,满面的红光早已泄露出他心中的得意。

原富,或译作国富论,是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的著名经济学专著,也是古典经济学的经典著作。这本书的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于1776年第一次出版。它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所以,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与此同时,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这两点,都是孙元起极为看重的。故而他闻听严复在翻译此书,便积极鼓动,并加快该书的出版步伐,让原富更早地与国人见面。

过了半晌,严复问皮锡瑞:“鹿门兄,您最近在忙些什么”

皮锡瑞放下筷子:“前些日子在甲骨文研究所的时候,百熙校长不是说我国的文化有待科学之整理研究么我也有所触动,回去仔细翻看了杨惺老以及其他的教科书,心中不免跃跃欲试。恰好前几日和百熙、菊生碰面,都说希望老夫就所教授的经学历史和经学概论编本教材。盛情拳拳,老夫只有勉为其难,尽力一试。所以一直在撰写提纲、准备材料,准备花费数年功夫,完成此项重托。”

严复朝皮锡瑞拱拱手:“此等煌煌大著,非贤兄不能为也等问世之后,还望俯赐一部,让鄙人拜读。”

“呵呵,好说好说,只要几道不嫌荒谬”两人俱是大笑。

又饮了数杯,严复突然说道:“月前,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张埜秋曾写信给我,说是大学堂副总教习有缺,属意让我过去。”

皮锡瑞不觉一惊,筷子上夹着的花生落在衣襟也不自知:“怎么,你要走”

“走我不走。”严复摇摇头,“我已经婉拒了张埜秋的好意。我为什么要走那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学生,是由京城各衙门推荐;师范馆学生,是由各省选送。无论是推荐还是选送,太半都是官宦子弟。我去那里,是做先生呢还是伺候少爷呢我可不去鹿门兄,换做是你,你会去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