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43(1 / 2)

加入书签

忍着点。”慕容凡大声说道。

“哦,可是,慕容医生,怎么这热的感觉,顺着手就上来了,哎呦,这会儿热到脖子了,哎,到脸了。”牛大嫂紧皱着眉头,大声地说着自己身体的感觉。

她的话,却是令众人惊奇不已。

“咦怎么还会热啊热的地方怎么还会到处蹿啊”众人一边张大了嘴巴,盯着牛大嫂,一边惊声问道。

慕容凡却并没有急着解释,因为,就在此刻,大家已经吃惊地看到,牛大嫂的面色已经发生了改变了。

直到一层细密的汗珠从牛大嫂微青的面皮渗了出来,随着那汗液的渗出,牛大嫂脸上的乌青之色,瞬间消散了不少。

“天啊,你们快看,牛大嫂的脸色变了,变得好看了。”

“啊快看,脸好像没有那么斜了。”

“老天爷,越来越对称了。”

随着众人一阵阵惊诧欲绝的惊呼,慕容凡留针的时间到了,轻巧地拔下了银针。

“牛大嫂,咧一下嘴看看。”慕容凡笑着吩咐道。

牛大嫂听着众人一声声的惊呼,看着大家惊诧的眼神,如今,听到慕容凡让自己龇牙笑一下,登时觉得很是不好意思,含羞带怯,一声轻笑。

却是突然间惊觉,麻痹了好多年的右脸,竟然已经有了知觉了。

“啊”牛大嫂难以置信地捂上了自己的脸:“我,我真的有变化了”

众人激动地点头。

“牛大嫂,我看你这面瘫是因为小时候睡觉受了风寒吧”慕容凡笑着问道。

“对啊。”牛大嫂拼命地点头。

“刚才,我用银针行大补之法,打通了你淤滞的经脉,逼出了你体内滞留未去的於寒,你自然就痊愈了,我早说过,原本就不是难事的。”慕容凡解释了一番。

“真的啊”牛大嫂难以置信地问道。

此刻的牛大嫂,在这半小时的时间内,简直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脸上的乌青不见了,消失了几十年的右侧鼻唇沟出现了,口角对称,左眼能够闭合了。口唇基本对称。刚才那粲然一笑,令众人无不心生错觉,眼前这个颇为标致的妇人,还是那个丑名贯全街的牛大嫂吗

司徒曼也急忙拿过了一面镜子,递到了牛大嫂面前。

牛大嫂看着镜子那个脸色红润,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一张脸,却是再也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了,扑到了老牛怀里,放声大哭。丑了几十年了,因为这个面瘫,差点嫁不出去,后来总算是找了个斜眼的老牛,两口子虽然恩爱有加,却也没少受了众人的讥笑,尤其是孩子,自卑地出门都不愿意认自己的父母。

本以为万念俱灰,觉得此生就是这般丑模样了,哪知道,这短短的一早晨的时间里,却是瞬间全都变好了。这让老牛夫妇有了一种不真实的幸福感觉,怎能不喜极而泣

而众多围观的街坊们,也彻底震惊了。

之前,一掌治好了老牛的斜眼,已经够让大家惊讶的了,没想到,紧接着,又一针治好了牛大嫂几十年的面瘫。

这下子,众人心里就如同被投入了一颗炸弹一般,惊起了无边的惊涛骇浪。

“老天爷,看来中医不都是骗子”

“要不是眼睁睁地看到,谁敢相信啊”

一个小时的时间内,众人对于医的印象彻底改观了。

“慕容医生,我这脚后跟一直疼,您帮我看看吧。”一个心思活络的年轻人急忙凑了过来,急迫地说道。

“慕容医生,我”

其他人也立时反映了过来,一窝蜂涌了上来。

慕容凡微微一笑,坐到了诊桌之后,就这样,正式开始了自己在杏林堂的坐诊。

司徒曼斜倚在那高大的药柜上,看着双目微闭,沉心诊脉的慕容凡,心里的滋味,简直是难以言喻。

就在全世界都以为中医是骗子之际,慕容凡却是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让一个街区的人们,轻而易举地重拾了对中医的信心,从唾骂到欣然接受到趋之若鹜。

他到底是个什么人啊为什么总是能够如此轻松地就化腐朽为神奇正是因为这样,才让自己爱到难以自拔吧明知道他已经有了未婚妻,却还是飞蛾扑火般奔向他的怀抱

这世界上,肯定再没有另一个人,可以像他一样,卓尔不群了吧

司徒曼心绪起伏,不知不觉间,却是热泪盈眶。看着沉心治病的慕容凡,简直爱到了极致。

“司徒曼,愣着干嘛呢帮我抓药”慕容凡温柔地看向了司徒曼,柔声叫道。

“来了”司徒曼应了一声,急忙接过了药单子,耐心地抓起药来。本就不是学医的司徒曼,抓起药来不免手忙脚乱,香汗淋漓,不时地抹一把头上的汗珠。却是不期然间,把自己风华绝代的一张小脸抹成了一张大花脸。若是京城的一众名流贵媛看到这一幕,非惊得眼珠子掉一地不可。

堂堂司徒家大小姐,上流圈子里人人仰慕的司徒女神,却是心甘情愿地在这昏暗的诊所里,当起了一个灰头土脸的抓药的小伙计不过,谁又能知道,司徒曼此刻心里,却是甘之如饴的呢

而今天对于乔治街的街坊们来说,也算是有历史性纪念意义的一天了。不但为祸多年的东联黑帮吃了瘪,更是来了一位神乎其神的医。

本就是贫民区,疾病多发的地区,这下子来了慕容凡,大家简直是奔走相告啊。而被告知的亲朋好友,也无不是从一开始的怀疑,到最后的震惊。

一天的功夫,乔治街来了个神医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街区,慕容凡的杏林堂门口,被堵的水泄不通。

大家争相跑来看慕容凡治病,每每看见慕容凡几根银针,就解决了好多街坊多年来的疑难杂症,都是惊为天人。

一传十,十传百,杏林堂的名声,就这么悄然远扬了。

一直忙活到酉时,慕容凡才起身结束了一天的看诊。

在众人一声声“谢谢慕容医生”、“谢谢慕容大嫂”的道谢声,慕容凡落下了医馆的大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