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节(2 / 2)

加入书签

点青原本已经有些疲了,可听她说了这事后,连茶水也顾不上喝,微微抿着唇,仔仔细细地听着,生怕错过任何一点。

“大致就是这样,”沈瑜补充了句,“具体的事宜我还没来得及想,你若愿意接手,我们便一起筹划。”

点青眼神很亮,盯着她:“这事……你能做主吗?”

沈瑜没解释,只斩钉截铁地答了声:“能。”

点青又犹豫了会儿,重重地点了点头:“那好。既然你这么信我,那我就来试一试,争取不辜负你的信任。”

“你可是尚宫局的司服,”沈瑜开玩笑道,“若是连你都信不过,我还能找谁去?”

这件事就这么讲定,点青只休息了一日,便紧锣密鼓地跟沈瑜张罗起来。

重开一家铺子,并不难,可若是想要一开始就有个好势头,就得好好筹划了。

沈瑜还有旁的事情要料理,所以这件事大半还是落在了点青身上,她不过是适时提供些意见罢了。

“我觉着开张之前,可以……”点青大致向她讲了自己的想法,目光触及桌上勾画着的笺纸时,新奇道,“你这又是在忙什么?”

她跟沈瑜都是晴云教出来的人,连记账的习惯都相仿,所以只扫了一眼就大致猜出沈瑜这是在谋划什么。

“你这是想再开个铺子?”点青迟疑道,“但这本金仿佛是有点少啊。”

沈瑜掩去了那信笺,漫不经心地说道:“这不是宋家的生意,是我自己这些年攒的银钱。”

这是她的全部身家,可跟宋家的生意比起来,难免相形见绌。

“你这又是何必?”点青并不知道她的打算,只是打趣了句,“要攒个私房钱不成?”

沈瑜未置可否,含糊不清地笑着糊弄了过去。

绸缎庄的生意筹谋得七七八八,那铺子需得重新装潢,点青便趁着沈瑜有空,邀她到那铺子实地去看了一遭。

她兴高采烈的,沈瑜也没扫她兴致,令人套了车到绸缎庄去走了一趟。

马车从长安大街上驶过,点青不必顾忌什么宫规的约束,直接挑开了窗帘向外看去,同沈瑜感慨着。

在宫中那么些年,如今乍一出来,见着什么都觉得稀奇有趣。

沈瑜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撑着腮,透过车窗向外瞟了一眼。就这一眼,好巧不巧地就见个眼熟的小姑娘。

那小姑娘穿着半新不旧的红裙子,梳着双丫髻,被几个家丁堵在街角,也不知是在说些什么。

沈瑜眼皮一跳,倏然想起了这小姑娘的身份——

正是先前她在津西院之时,见过的那个。

第64章 带孩子?

沈瑜的记性一向很好,再加之这小姑娘先前给她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所以只这么匆匆一眼,就认出她来。

看那架势,她像是在被人为难,在那几个人高马大的家丁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瘦弱。

沈瑜下意识地叫停了马车:“停一停。”

因着这大街上来来往往有不少人,所以马车行驶得并不快,她这么一出声,随即就停了下来。

点青疑惑道:“什么事?”

沈瑜复又挑开车帘,向后看了眼,而后吩咐青溪道:“你去那边看看,若是无事就算了,若是她被人为难了,你就帮她解围带回来。”

青溪还没认出那小姑娘,虽有些疑惑,但随即还是应了下来,按着沈瑜的吩咐去办了。

“怎么,你认识那小姑娘?”点青也向后瞥了眼,眉头微皱。

沈瑜放下车帘,坐了回去:“算是。”

“她这么小的年纪,还是个姑娘家,怎么独自在外?”点青随口问了句,“她爹娘呢?”

点青不过是随口一问,可却正是切中要害。

沈瑜叹了口气,将宋家津西院的事情三言两语地同她讲了,而后道:“我先前见她,便是在津西院,想来她爹娘大抵是都不在了的。”

点青委实没想到竟会是这样,一时之间也有些怅然:“她也算是忠烈之后了,只可惜……”

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人数都数不清,只有那些有家世地位的,后人才能得到几分荫蔽,被旁人称上一句“忠烈之后”。

更多的,只能算是家破人亡罢了。

若不是有她有几分运道,能到这津西院来,如今还不知会落得怎么样的境地。

知晓她的身世后,点青又感慨了句:“宋将军倒也是有心了。”

这么个小院子,能帮的人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但多少算是一份心意。宋予夺这个人,虽是沙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人,但心却并不冷硬,性情也宽厚得很。

沈瑜有时也觉着稀奇,明明宋老将军去得早,云氏又一向对后宅之事不闻不问,可宋予夺、宋予璇这对兄妹却并没长歪。比之那些世家养出的纨绔公子,又或者矜贵的闺秀们,不知好了多少。

宋家是武将世家,可到如今这一辈,西府那边的两位公子却只能算是略通骑射,将来要走的也是文官的路子,靠着自家祖辈的荫蔽谋个官,熬资历罢了。

世家出身的公子们,大都是也这个规划。

相较之下,宋予夺在这一代中,已称得上是“鹤立鸡群”了。

宋予夺少年便上沙场历练,征战多年九死一生,拿命挣来了实打实的功绩,如今已是跟西府二老爷一个官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