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67(1 / 2)

加入书签

道:“就算你说的都是正确的,可说不出书名也是毫无用处,这场比试依旧是江山书院获胜,”

“郑夫子,你这位学生若是有你一半的涵养恐怕也不会落得如此地步,”秦百川对鬼书生笑了笑,

“石俊,你住口,”鬼书生深以为然的点头,回头阴声道:“秦先生能读懂其中的故事,又如何能不知道书名,莫要在这丢人现眼,”

“他蒙的,”石俊只是不服,

“蒙就蒙吧,”鬼书生脸色一变还要呵斥石俊,秦百川却伸手制止,扬起手里的黑色书籍,朗声道:“这本书跟中国的佛经相似,是包括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等宗教的无上典籍,全书过四十六卷,记录了耶稣基督以及其使徒言行和故事,被海外诸国称为圣经,”

“圣经,”在场的人全部失声喃喃,且不说其他,单单这名字就好像很牛叉的样子,

“毫无根据,信口雌黄,不能算,”石俊见吕士高连连点头,豁出去自己的脸皮,大声说道,

“算不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颂若再不发展,恐怕不出十年便要兵连祸结,”秦百川觉得既然自己生活在大颂,哪怕是出于覆巢之下沒有完卵的心理,也有必要提醒一番,因此将圣经递给吕士高,道:“吕大人,你且仔细看看,从这本圣经以及郑夫子的叙说当中可能看出什么门道,”

“愿闻其详,”吕士高对秦百川认真的抱了抱拳,态度恭敬,他虽然是帝王之师,但是面对这位神秘莫测的秦小友,他竟不敢有任何的托大,

“那秦某卖弄,”秦百川当仁不让的道:“首先,郑夫子说在安阳沿海救了两位船客,但却故意沒有描述船客的相貌、特征,如果这本书真的是船客交由郑夫子,那秦某人认为他们应该是白皮肤、高鼻梁、黄眼睛、金发带卷的西洋人或许他们身穿黑色长袍,胸口挂着十字架,十字架上钉着一人,”

“你你怎么知道,”还不等吕士高询问鬼书生,后者的三角眼徒然睁开,一副见鬼的神色,

“看來秦小友的推断是对了,”吕士高深吸口气,

“他们是西洋人,”秦百川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道:“其次,吕大人你可以想一想,西洋距离这里远隔重洋,这两位西洋人却能到达,这说明他们的船只比大颂的官船更加坚固,是也不是,”

“有这个可能,”吕士高脸色一沉,官船坚固,若日后那些海外蛮夷行至大颂,岂不是有可能要发动战争,吕士高一瞬间便明白了秦百川为何会说大颂十年之后可能要兵连祸结,

“最后就是看看这本圣经吧,这本书上所用的纸张光滑、明亮,可在最后这几页上却沾染了黑漆漆的东西,吕大人不妨闻一闻那这是什么,”秦百川指了指吕士高手里的圣经,

“这是”吕士高依言翕动了一下鼻翼,脸色微微变化却带着茫然:“这似乎是硝磺,”

“沒错,正是硝磺,”秦百川将吕士高的表情看在眼里,心中喟然一叹,硝磺就是最早的火药,这说明西洋人的船只上很可能配置了火枪、火炮这些东西,可就算以吕士高的学问也断推测不出火器的恐怖,否则他也不会是这种茫然无知的表情,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秦百川觉得自己都已经说的够多了,至于能否引起吕士高或者朝廷的警觉,他已经管不到了,换句话说,就算他想管,也沒那个权力,

“啪、啪、啪,”

吕士高沉吟不语,静谧的场中传來清晰的拍手声,众人抬头却见始终面带微笑不发一言的义王不知何时起身,亲自为秦百川鼓掌:“每次见到秦先生都能给小王不少意外,本王佩服,”

“王爷过奖了,”秦百川对义王抱了抱拳,后退半步,

秦百川动作虽小,但义王却是看得清楚,这家伙后退半步看似是对自己尊重,实则想要传达的意思则是跟他保持一定距离,

“秦先生妙语连珠,可吕大人若是判定清风书院获胜,恐怕江山书院也会不服,毕竟这都是先生的一面之词,”义王表现出了两不相帮的态度,道:“不如这样,就让郑夫子请出两个西洋人,当面验证可好,”

“义王千岁、千岁、千千岁,”石俊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山呼千岁,这局面眼看着秦百川都要获得胜利,可义王千岁为江山书院说了句公道话,

你秦百川不是能耐吗,就不信你能从西洋人身上得到佐证,得不到佐证你就是毫无根据,沒根据就是撒谎,想想秦百川之前借助撒谎为題打击湛扬的那些言语,石俊忽然觉得浑身的血液加速流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会终于來了,

义王的提议合情合理,吕士高也不好拒绝,点头道:“也好,郑夫子,有劳请出远客,”

“是,”鬼书生抱拳答应,冲着江山书院的几个人挥挥手,那几个人会意快步离去,在场的人对着他们离开的方向纷纷伸长了脖子,满脸好奇的期待着金发碧眼的西洋人倒是长得什么鸟样,

第237章 哈喽

去不多时,在江山书院学子的带领之下,两个身材高大的西洋人便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这俩人具有典型的西方人的特征,身材魁梧,鼻梁高挺,身上穿着的黑色长袍虽然沾满了泥污,但是却被二人打理的整整齐齐,面对如此众多的大颂人,俩人神色俱都平和,沒有任何恐惧或尴尬之态,

在这二人刚刚出现之际,几乎全场的人都发出了惊呼,秦百川固然描述了西洋人的长相外貌,但人群中持怀疑态度的人不在少数,但此时亲眼所见之后,这俩人的外貌形态几乎与秦百川描述的一般无二,众人这才信服,

可能是因为久经颠簸來到大颂的原因,这二人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困顿,深邃的目光往台上看了看,见吕士高居中而坐,料想此人必定是大颂的首脑人物,俩人相互看了一眼,随后同时上前,右手依次在左肩、右肩、额头和胸口点了点,化成了一个十字,然后对吕士高微微鞠躬,嘴里叽里呱啦说了几句西洋话,

“无须多礼,”吕士高虽然听不懂西洋话,但从他们的肢体语言当中也能知道这俩人是给自己行礼,吕士高微微扬手示意二人不用客气,然后道:“二位虽是远道而來,但大颂乃礼仪之邦,只要尔等不作奸犯科,大颂的子民将永远待二位如亲人,”

两个西洋人点头鞠躬,其中左手边那人面带焦急之色,看着吕士高叽里呱啦又说了一通,最后的语气用了声调,显然是在询问着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