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52(1 / 2)

加入书签

牛车是一件小事,毕竟她每天可是拿钱租的,而且每次还负责打了一背的牛草给里正家送去。

可谁想李有金回来却告诉她说,那王氏嫌他们把牛用狠了,唧唧歪歪的说了一通,反正最后的意思就是想让李家多出点钱。

李清很是无语,这王氏分明就是想坐地起价。知道李家今后也许用到牛车的地方很多,李家又没牛,村里又只有里正一家有这个东西,她就算坐地起价,李家也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不敢把人家怎么样除非你今后不租她家的牛车了,要不然这个哑巴亏李家还非吃不可了。

真是晦气,早上遇上那么一家子人,让李家受了不小的损失。眼看今天一天就要过去了,这王氏还来给他们找不痛快,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了。

“老娘还不租他家的牛车了,看他能把我怎么办”李清原本想着,家里用钱的地方还多,就想着买牛的事情就稍微往后靠一靠,让李家能够松快点。可谁想,别人却非要找他们家的不自在,实在没办法的李清只好直接买牛了。

“娘,我们家那有这么多的银子买牛。”宋氏一听说要买牛,张嘴就接住了这话头。

李清白了一眼宋氏,“银子的事用不着你操心,我自会想办法。”又对着大家解释道,“本来我是想过段时间再买牛车的,不过现在想想,现在买也好,这豆芽菜也长起来了,看形式我们每隔一天就要去府城送货的,要是家里没有牛车,次次去里正家去租。这租牛的钱算下来,这一个月都要花三百来文,而且还很不方便。这个样子,还不如自家买一条牛,用着方便不说,还能省下一大笔租牛车的钱。”

李清都这样说了,大家也没什么好反对的。宋氏到是想搞清楚这买牛的钱从那里来,可是李清却根本不打算理会她,她只能把这个问题放在心里暗自琢磨。

李家以前的收入,基本上就是地里来的,或者是李有金和李有银两兄弟农闲的时候去镇上打点小工赚来的。但是这些赚来的钱大家都有数,再加上以前李耀祖这个烧钱的祖宗,这个家里根本就没有存上什么钱。

现如今婆婆一开口却说要买牛,那这钱是那里来的

李家前些日子在镇上卖笋子赚的钱也有数,当家的也是跟着的,想要藏银子肯定不行。那么就只有上次她家当家的没有去府城卖酸笋那次。

那次,肯定赚了很多钱,要不然当时婆婆也不会给大家扯布做衣裳的

看来以后她必须得多长几个心眼,要是以当家老实巴交的,一门心思相信他娘他兄弟,以后分家吃亏的可就是他们大房了。

李清那里想得到,只是买牛这么一个决定直接让宋氏那花花肠子在心里转了好几个圈。要是知道这次的决定差一点影响李家的团结,她当时肯定不会轻易的做出这个决定来

、第94章

竟然决定要买牛,这样大的事,再加上后天李家可是又要用着这牛车的,这事自然越早办好越好。

所以,李清第二天便带着李有银去镇上了。为此,宋氏心里更加不舒服,觉得李清办什么事情都把大房给撇开了,只顾着二房。

李清却是一点都不知道宋氏心里的想法。之所以带着李有银去,原因很简单,昨天在家里的男人脸上都受了些伤,只有李有银一个人完全无缺的。要是让带着伤的李有金跟着她一起,别人看着还不知道会怎么想。再加上她对牛一点都不了解,李清只好带上一个比较懂行的。

李有银带着李清去了专门卖牛和养牛的地方,上面的招牌叫牛市,看着面前的场景,李清差点没惊呼出声,面前一排排的牛和驴鼻子上的绳子被系在杆子上,有的牛贩子正跟买牛或驴的主顾交谈着。

哇塞,这么多牛和驴,那他们怎么挑啊。

今日的牛市人也很多,李清老胳膊老腿的差点没被挤到,好在李有银身子高大,及时护住了她,每走过一个地方,便听见有人喊道:“兄弟,买我家的牛吧,你看又结实又壮。”

“老二,咱们还牛还是买驴”看着热闹的牛市,李清一时拿不定主意了。感觉做交通工具的话,牛跟驴好像并没什么多大的区别。更何况买这东西也是李家几兄弟用的,怎么也得让他们自己拿主意。

“娘,咱们还是买牛吧。”李有银直接回道,“牛不用的时候,还可以耕田。”做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不管做什么都不会忘了家里的田地的。

李清闻言点头,“那行,咱们还是买牛。”

随后李清又让李有银去打听一下行情,免得被人抬了高价。

李有银很快打听好了价格,一头牛的价钱有高有低,老的弱的价格五两银子就能买得到一头,精壮的成了年的至少八两银子才能买得到。

一听这个价格,李清暗暗点头,在自己能够接受的价格内。很快李有银选好了一头精壮健康的牛,又卖牛的人家讲了半天的价,最终卖牛的人才降下价来,以七两五钱的银子买了下来。

一下子就用掉这么多钱,李清还是肉疼了好一阵。

有了牛,自然还要去买牛车。毕竟你就这么一头牛没有牛车,想要拉点东西也不行。

这做牛车的离牛市不远,在牛贩子的指引下俩人很快就找到了。牛车也是现成的,只要你付了钱,别人立即给你装上去,马上就能用。

最后又花了一两的银子,这一下一共花了八两五钱别说李清觉得肉痛,李有银更是觉得心在滴血。不过,当赶着牛车回家的路上,看着别人羡慕嫉妒的目光的时候,李有银不自觉的就挺了挺胸膛。

买了牛车后,李清和李有银赶着牛车去了米铺,面米分,大米各买了一袋子。上次王掌柜来家里给李家送来了一些,份量也很足。可就算份量足,李家人口却多呀,根本就不经吃。

付钱的时候,李清心里却非常的不痛快。这不痛快自然不是因为这家米店,而是她发现这次买米铺的这家店居然比她以前买的那家点便宜,你说她该不该气,没想到自己第一次买米和面居然被人给懵了。

李清恨的直痒痒,恨不得把那个老板一顿搓,太气人了,真是奸商一个。在心里恨不得诅咒这奸商马上破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