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18(1 / 2)

加入书签

这是说,习武之人能够熟练运用手中的兵刃,却不能使兵刃的使用发乎内心、与意念相连。这种境界的人,大多还停留在内力至上、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之类的认识层面上,全然不晓得人和兵器融为一体、互相信任、共同御敌的可怕之处。当下江湖中所谓的二流、三流高手都属于这一境界。至于那些连武器都不能使得如臂使指的不入流的武者,以及连刀都拿不稳的初学者则连第一境界都达不到

“第二境界为手中有刀,心中有刀,也就是你所说的人剑合一了。这种境界下,武器和人的地位相统一,人不再支配武器,而是成为了武器的朋友,甚至是和武器合而为一;人的意念所至武器便可及时达到,意随心转、刀势大成,那已不仅仅是唯手熟尔的自然连贯,更是习武者精、气、神的绝对统一当世一流的高手基本都能达到这一点,只是做到的程度不同罢了。”

正文 第五十三章 武者五境下

“第三境界为手中无刀,心中有刀。彼时武功大成,臻于大道,举手投足皆有俯瞰天下的大气度。此境界下摘叶可伤人、掬水可穿石,行走江湖不拘于外物,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俱是伤敌之法宝、杀人之利器,盖因刀剑存乎于心,因而万物皆为刀剑,随意出手便可剑气纵横、刀意冲霄。这一境界当今世上能达到者寥寥无几,我算一个,石将军、韩任、龙千、司马老贼也都达到了这一境界。或许还有一些隐士高人或初生新锐也能达到此境界,只是我却是不知了

“手中无刀,心中无刀乃是第四境界。此时全身气势浑然天成、收发自如,进,可借天地之势退千军万骑;退,可静坐观心,以求返璞归真。然而,武功修行到这一境界,虽天下万物皆为我用,却又不屑于仗势行凶了。心境沉静祥和,便是此时所谓的心中无刀了。天下间有这番水准的只有二人,一位乃是天下第一高手、九州枪神刘心豪,当年昆仑一战,他挺身而出之时,气势恢弘无匹却无半分霸道、威胁,令人心折不已,我等尚未与其放对便已心知不敌了;另一位自然是天下第一大侠、飘渺侠丐张三前辈,前辈当时年事已高,然而年过八旬的他慈祥中不失威严、和蔼里透着果决,虽是一介乞丐,却是真正的大人物张三前辈他当时早已过了武学巅峰的年纪,却仍跟龙千打成平手、被共誉为天下第二高手,是他真不如龙千耶非也只因其心恬淡,未全力相争耳

“第五种境界则只存乎于我等想象之中,或许数百年前的江湖中会有这等人物,或许数百年后的江湖中可能会出这般英杰,总之老夫我是一定看不到了这一境界仍叫做手中有刀,心中无刀

“什么是武强身健体之谓,抑或除寇杀敌之为诸人所见或不相同。但我却知,武总该是人练的,其意义也该是发展练武之人什么又是人懂礼仪、知廉耻、明孝悌、行忠义者方可称之为人,奸淫掳掠、滥杀无辜、效野兽之行者岂可称之为人

“练武之人习武以发展自身,或为自己健身延寿、增强体魄,或为家国驱除敌虏、剿杀凶恶,只有极少数人练武只是为了单纯的求证大道、寻谋巅峰。当习武之人武功越练越高,自身能力越来越大,所负责任大约也越来越重,而习武者的心境却也会随之发生不一而足的变化。刀剑常年在手,一颗原本纯净无暇的心或被尘世所沾染,而或主动或被动地利用所学武功触犯为人的底线,此事常有发生。这等人、这等事虽难宽宥却可理解,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故而手中有刀者,心中也必有刀

“但有杂念的心又岂能沟通天地、锻筋伐髓、聚气凝神、以证武道那些想利用武功来达到其他目的的人是永远无法达到第五境界的。因而真正想要追寻武之真谛的人,必会脱离江湖、远遁红尘,以求内心之纯净。除此之外,这些真正愿意舍身追寻武之大道的高士,必有大决心、大毅力,不为万物所动、不为七情所扰,宁愿抛弃家族,终生只为追求武道至理而顽强不息:只有这种人才能、才配达到武者的最高之境而一旦武功达到了这种境地,习武者无论心境还是身处环境,皆与世俗格格不入,手中虽有刀,却只是将其视作习练武功的器具,而非杀敌、自保的利刃;心中无欲无求、与他人无交,自然无刀。

“达到前四种境界的武者,皆为世人,习武虽发展了自身,但难免对旁人、对外物造成毁坏;而达到第五境界的人,并非俗人,习武发展了自身、达到了终生追求的境界,却因与世俗无交集而不可能产生破坏力,武的作用有利无害,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完全的、纯粹的对武的诠释

“除了这一区别外,前三种境界都能在江湖中找到对应程度的武功,而后两种境界已经脱离了招式的束缚,想要找到可以具体化的武功套路却是全无可能了我说了这么多,你们听明白了吗”

“明白是明白了,不过”孙瑾瑜一脸郁闷地看着曹峻,吞吞吐吐的说道。

“不过什么”曹峻一翻白眼,厉声问道。

“不过,那种能达到第五境界的人也太过无情了吧人之为人,必有七情六欲也,为证武道而舍却情欲者还能被称为人吗”孙瑾瑜嗫嚅道。

“我刚刚不是说古往今来没人能达到那一境界,那一境界只是理想状况下能幻想到的一种境界嘛你到底有没有在听再说了,以九州枪神的卓绝天赋和寡欲心性都达不到这一境界,又怎么可能有人达得到你是在故意找茬吗想挨揍了吧”曹峻嘴唇上的胡须又被他气得吹了起来。

“还有一个问题。”孙瑾瑜缩着脑袋,慢慢地举起一根手指问道。

“什么问”

“像曹前辈您这样张口闭口就要杀人、抓人的武者,恐怕终生也达不到第四境界了吧而且,像您这般行径也能称之为人吗”孙瑾瑜一言已毕立即后跃数丈、躲到了仍在发功的李纯钧身后,“惶恐”地看着曹峻的变化。

曹峻先是一愣,故而放过了教训孙瑾瑜的最好时机,现今孙瑾瑜窝在曹孟川身边,可谓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令曹峻不敢妄动却怒气陡升。

月亮不知不觉间已经慢慢升起,并爬至中天,但李纯钧对曹孟川的救治还没有结束。此时他们二人的头顶都凝聚出了一条直通苍穹的笔直的白色雾气,看上去煞是奇特。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峻慢慢从震怒中清醒过来,他仔细回想了自己所言与自己平生所为,不由得面生羞赧。但以其身份和脾性是绝不可出言认错的,但他看向孙瑾瑜的目光中已少了许多怒气,反而多了些微感激。

孙瑾瑜见此情形,心知自己或有皮肉之灾,但必无性命之厄,而曹峻此刻内心必会承自己兄弟的情换言之,他赌赢了

正文 第五十四章 夜袭嘉兴上

“兄长,可以动手了吗”草丛中一个身材壮硕的大汉用一种晦涩难懂的语言冲身边的中年人问道。

这大汉目光锐利、一身冲劲,显然是位青年人,却生着一张颇为沧桑、老成的脸,实在是不够协调。他的名字叫做大内一马,乃是大内义国手下干将,亦是大内义国心腹大将大内绅一的胞弟。

而那名被大内一马称作“兄长”的中年人自然便是大内绅一了。

“再等等等到子时三刻过后再动手”大内绅一的沉静干练是他备受大内义国器重的重要原因。

“兄长,咱们这么多人难道还对付不了这群细川家的废物”大内一马手指着对面那座坐落于野外的客栈,低声地冲大内绅一发泄自己的不满。

“细川家是废物吗细川家若是废物,咱们主公能被他们压制这么多年”大内绅一不满的白了自己这个冲动的兄弟一眼,又道:“咱们二爷的父亲、祖父、曾祖父,多少代人都被细川家压制,可是咱们大内家从没放弃也从未言败,一直忍了下来,如今好不容易咱们大内家等到了他们细川家内讧,这才有了一雪前耻的机会,咱们若不抓住机会、一鼓作气的彻底打败他们便是不对,你们怎么能掉以轻心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