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6(1 / 2)

加入书签

场面确是大生反感,由是在检查过周霏霏所中之毒后开口道:“放了他吧这毒我能解”

“放了,凭什么”仇昌冰冷的眉眼表达了他的强烈反对。

“要是我求你呢”在门外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后,一个神色疲惫的高挑女子以及一个身着正三品官服的中年男子,在一众守城兵丁的护卫下走了进来。说话之人就是这个女子。

“上官昱”张枫皱了皱眉,充满恨意地瞪了她一眼。

“我求求你,放了他们俩吧你今天已经杀了这么多毒龙教的人了,就放过他们俩吧,我会一辈子感激你的,好吗”

似是被上官昱打动,眼中爱怜之意渐渐浓厚的仇昌终于扔下了楚怀。上官昱和孙瑾瑜同时松了口气。张枫赶忙过去扶起楚怀,毫不停留的离开了。经过那中年男子身边时,中年男子似乎想派手下兵勇将两人抓起,但又看了看手中那女子带给他的锦衣卫镇抚使的腰牌,便决定不再“多管闲事”。

仇昌这时也注意到他,上前行官礼后致谢道:“末将锦衣卫镇抚使仇昌多谢布政使大人赶来相助”“哪里哪里,仇大人这么说真是客气了。你我同为朝廷官员本该同舟共济、为国尽力这不,一接到仇大人传讯,我立即召集守城官兵和省府捕快前来相助”

虽然布政使是正三品官,但深知锦衣卫皆乃皇帝近人、权势熏天的四川布政使,也不敢得罪仇昌这位正四品的锦衣卫镇抚使,一时间大力施展官场纵横之术,极力和仇昌拉好关系。仇昌虽不耐烦,但想到人家前来相助的恩情,也只好陪着将那“花花轿子”抬上一抬

正文 第四十四章 重新启程

孙瑾瑜在看到大队官兵时,就一早闪入屋内,他可是大闹天牢的朝廷钦犯啊

不久之后,孙瑾瑜借此事问仇昌:“你明知我是朝廷钦犯为什么不抓我”

仇昌想了想说:“我奉命在外执行任务,期间没有见过朝廷榜文。”

“要是你见了呢”

“我是锦衣卫,除非收到皇上命令介入此案,否则这种小事应该归刑部管辖。”

“要是皇上命你锦衣卫插手,你师傅又裁定我有罪让你抓我怎么办”

这次仇昌想了好久,才道:“你我武功半斤八两,我抓不到你,这是实力造成的结果,我也无可奈何。”

本来事情到这就该完了,在旁边一直听着的徐爱却插嘴道:“要是你武功越练越好,又比瑾瑜兄高了呢”

仇昌凝思片刻叹道:“孙兄虽然于我有恩,但法不容情我只好抓了孙兄以正国法,再自戕以谢孙兄”

徐爱想了想,又说:“要是”

仇昌已是满头大汗:“你哪来那么多问题”随即拂袖而去。

深夜中,“客云来”后院的灯笼一直亮着。最大的一间堂屋内,烛火摇曳。大厅中,四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皆是面露难色。

“虽然我已经关照过了四川布政使司,不过若是毒龙教执意对王大人下手,我们的安全未必能得到保障,毕竟四川的兵马并不驻扎在成都附近,布政使司也无权调动驻军。”仇昌不紧不慢的说道。

徐爱一贯是思路明晰:“据老师所言,毒龙教已经收下刘瑾的定金,再加上毒龙教三番五次栽在咱们手里,必不会善罢甘休因为与刘瑾联手,毒龙教可能不会太在乎官府势力的插手,毕竟比起锦衣卫来,东厂是更加令地方官府胆颤心惊的所在。”

“而且,我本身可能是一个麻烦,一个毒龙教必须除掉的麻烦。”孙瑾瑜苦笑的摸了摸鼻子。一想到自己的恩师跟毒龙教结下的梁子,孙瑾瑜就一阵头疼;再想到被自己救醒后一看到自己就转身欲走、最终被王守让劝下的周霏霏,孙瑾瑜就更是头疼不已。

听到孙瑾瑜的话,对江湖知之不详的徐爱不甚明白,孙瑾瑜于是解释道:“打个比方吧如果你的“睡罗汉拳”能令天下高手闻风丧胆,让你一时间在江湖上风头无两,无人敢惹。但是突然有一天出现一个人,他本身不是很强,但却刚好能死死克制住你的拳法,让你威风扫地,你会怎么办”

“那他不就是我的克星咯”徐爱低头自言自语了一句,而后抬头回答道:“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没他在的地方我照样能扬名立万”

一旁的李纯钧和孙瑾瑜均是摇头苦笑,仇昌更是以手扶额,慨叹道:“要是江湖人都像你这般心慈手软,江湖就不会有纷争了自古以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为何如此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就有纷争而江湖说到底不是人的江湖,是利益的江湖,纷争的江湖”

徐爱似有所悟,拍了拍解毒后还有些发晕的脑袋,暗叹毒龙教心狠手辣之余,转身问及尚未发言的李纯钧:“纯钧兄你觉得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虽然摆脱了自卑心理,但李纯钧面对仇、孙二人时还是有些不自信,想了想,最终决定把“球”踢给别人:“先生博学多才,不如问问他吧”

孙瑾瑜虽然替客栈里的人都解了毒,但每人体质不同,解毒的效果也不相同。大病方愈的王守仁,体质上明显比大家差上一些,到现在还躺在厢房的榻上休息,王守让、上官昱和周霏霏在一旁照料。徐爱走进了厅后厢房,询问王守仁的意见,王守仁抬抬眼皮,病态的神色却掩盖不了眸子中智慧而深邃的精光。

“走”王守仁如是说道。

大厅中的众人都不是笨人,只是一时间劳累不堪,再加上一直疲于应付毒龙教的种种进攻,思维产生了定式,才没有想到破局之法。王守仁一个“走”字,无疑打破了僵局。

李纯钧和徐爱想着,既然无法一直防御,还不如“走为上策”,等到了目的地贵州龙场再想办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