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29(1 / 2)

加入书签

“什么刚才下面有人说话你听见没”高墙上一位疲倦的士兵对着边上的人说道。

“听见了,那又怎样估计又是在劝里面的人投降吧。怎么可能会有用,他们不会放弃那些财宝的。”另一位士兵也是无精打采。

他们两人已经是侄啊这高墙上连续守了几个小时,再加上强烈的厌战情绪,让他们一点精神都打不起来。

然而,这次李昂来汉化,却不是说给里面的贵族和大臣听,来这里劝降的,而是说给这些被迫的士兵,说给这些站在墙上,以及其他被锁在房间里的平民听。

也得亏革命军这几年应李昂的要求,给他搞了一个特别厉害的和科技喇叭,不然锁在里面的人根本就听不见,只让城墙上的人听见也枉然。

不过李昂这一身本事,如果说是总共有一石的话,那思想和嘴炮就的独占八斗。另有一斗才在他的那些枪和热武器上,剩余的其他杂七杂八的本事共分一斗。

所以给嘴炮这个技能配备一个放大器,搞出一个大喇叭也是为了发挥其最大的专长。

李昂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才一个字一个字的说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等等,这好像不是在劝降啊。”一听到李昂这话,刚才墙上那名士兵也疑惑了起来,“这都是在说些什么”

另一个士兵也摇摇头;“在说有关死亡的事情不太明白。”

李昂说完这一句话说完,又停顿了一会,给了里面的人一点反应的时间。随后才高声吟诵起了贺雷修斯的名言:

“对于世上的万物生灵,死亡终将到来,但没有任何死亡能比直面强敌”

说道这里李昂再次提高了音量:“为了守护祖国家乡和信仰的正义而更加高尚。”

其实这后半句话原文说的是:“但没有任何死亡能比直面强敌,为了守护先祖遗骨和信仰的神庙而更加高尚。”

只是李昂在这里为了符合现状而做了一些改动,其实在没有贺雷修斯事迹和典故的情况下,原本后半句的内容有些不合时宜。

但不管是司马迁的“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还是贺雷修斯的名言。在此时都表达着同样的意思。

看来真理这种东西,并不会因为地理或者时间而转移,古代中国有司马迁能认识到这一道理,古罗马也有贺雷修斯用不同的语言和词句说出了同样的道理。

李昂这次把真理给带了过来,而真理,有时候才是最强的武器。

第二百三十七章 咒语的威力

李昂此番将这句真理说出,就没有下一步的动作,而是和萨博回到了革命军当中。

“这就完了”萨博跟着李昂,啥事没干,就这样来回走了一趟。而在萨博的眼里,李昂也是啥也没干,走上去就喊了两句话,然后就给退回来了。

难道就这样喊两句就能解决问题是不是有点太魔幻了。

“恩,完了。”

李昂知道萨博在想些什么,不过李昂也不想解释,就是淡淡的回复了一声。

“然后呢我们接下来还需要做什么”萨博不信就这样完了,继续追问道。

“真不用,那里就在这里等着看好就行了。”李昂摇摇头道,“如果再过半个小时还没有动静,那么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难道这两句话有什么玄机不成”萨博见李昂既没有下一步动作也不对此进行解释,只能抓抓头疑惑的想道,“这两句话我记得好像也写在了那本书上,我这就去翻翻看。”

想道什么就做什么,萨博这一点还是保留得很彻底。立马就去把那本从不知道那个犄角旮旯里翻了出来。

平时萨博也不怎么爱看书,特别是这种已经被逼着仔细看过一遍的书。虽然萨博是随时有带着,但之后就再也没有看过。

“找到了,就在这里。”虽然不爱看,但是当初被克尔拉按在椅子上学习的时候,还是看得挺认真的,很快就凭借着记忆找到了李昂刚才说的那一句话。

“果然是在这本书上有。但是此时对着里面喊这两句话又有什么用呢而且这个泰山到底是那座山”

就在萨博困惑着,不理解李昂的用意时,从王宫的方向似乎是传来了一些吵吵闹闹的声音。

“看来咒语生效了。”这个动静可不小,李昂自然是听到了里面的声音。

萨博着撇撇嘴道:“什么咒语,如果你刚才的那个是咒语,我手里的这岂不是一本法术书”

不过萨博并没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结,赶紧下令道:“全军听令,趁着这个时候跟我一起突击进去,切记不要伤到一般的士兵和平民。”

说着就风风火火的带着革命军战士们冲向了王宫,一举破开大门杀了进去。

其实李昂的那一番话就是想告诉他们,革命军是不会这么简单的妥协,更不会放弃这一次的行动。指望革命军最后能退去的人可以醒醒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其实不管是那些大臣以及亲卫,还是一般的士兵,亦或是普通的平民。毋庸置疑,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是想死的。

所有的人都不想死,那么能让所有人都不死的办法只有一个,革命军主动撤退。

所以不管是哪个人,哪怕是只有那么虚无缥缈的一丁点希望,也希望革命军的人能撤退,能放弃这一次攻击。

而李昂虽然没有直说什么“最后给一次机会,我军一小时后发动总攻”“负隅顽抗是没有用的,我们绝不放弃”之类的话。

但也隐

晦的下达了最后的通牒,告诉他们,人固有一死,世间万物生灵都有死的一天。

既然革命军发动攻击的时候免不了伤亡,肯定是要面对革命军的进攻,这一刀躲也躲不掉。那么何必要选择这种轻于鸿毛的死法呢

而如果防抗那些人,也不过和负隅顽抗,与革命军作对的代价一模一样,为何不选择倒戈一击呢

没有什么死亡能比守护国家和人民更加高尚。

与受制于那一小部分人,被迫与革命军战斗,最后惨死在革命军的火枪下。那是为黑暗的统治着而死,作为压迫和残害国家人民的帮凶而死。

与那些人压在头上的人战斗,是为保护这个国家而死。

其实这两个选择,这两个道理十分的简单。但是碍于内心的恐惧,受制于这些人长年累月下来养成的被奴役的习惯,让这些士兵和平民完全忽略了这一点。

所谓真理往往就是这样,说出来简单易懂,但却难以有人能第一个跳出思想的桎梏想到这一点,只要有一个人跳出来,那么从外面打开其他人的牢笼就简单多了。

而李昂的作用,无非就是充当那个第一位跳出思想桎梏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