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25(1 / 2)

加入书签

是快速培养这家伙,尽量在武考上拿一个好名次,最好是能进前三甲,好让自己能去帝王宝库挑一份比较给力的吐纳之法,这对自己快速恢复身体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林枫你过来”看到远处的林枫联系得浑身通红之后,郭浪连忙在他精神里叫停

“前辈有什么吩咐吗”林枫停下了动作,走过来有些傻呵呵的笑道,最近进步太明显了,也让他精神处于极度亢奋之中,原本挺聪明的一个小伙子,没事儿就这样傻笑,看得郭浪一阵无语。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啊”郭浪毫不客气的呵斥道:“过犹不及、过犹不及,你拿我话当耳边风是不是休息也是为了让身体进步的必要条件,你这样不分昼夜的练对身体负荷是很大的,你是打算武考之后就直接废了吗”

“额”林枫一愣,随后不好意思的扣了扣脑袋:“前辈我只是有些着急,毕竟离武考没几天了。”

“欲速则不达”郭浪摆足了长辈的姿态:“习武之道,切忌急躁,多少能有一番成就的苗子都是栽在自己的性子上的”

“前辈说得是,是晚辈急躁了”林枫发自内向的尊敬道。

“不过嘛,武考还是要准备一下的”郭浪语气一转,露出了狐狸尾巴,他咳嗽了一下道:“给我说说你们武考的流程呗”

正文 第七百一十六章:武考初试

万众期待的武考终于开始了,那些早就报名的子弟一早就在各乡集结点汇合,南方虽然武风不如北方盛行,但天麟城比较特殊,在南方地域里算是比较能出武生的城市了,所以各县对武考还是挺重视的。

报考的人很多,每年加上老一届的考生起码有上万个,面对这么多考生海选,朝廷自然没有功夫逐一精挑细选,海选的时候还是比较粗糙的

不可能像后面决名单的时候一场一场擂台打过来,首先人那么多打擂台的话不知道要打多久,而且人太多的情况下擂台制度也很不公平,有着很高的运气成分不说,还可能会有很多内幕操作,比较没有上台面的比武,上面的人也不会有太多关注,自然就会有人弄虚作假。

为了提高武生的质量,大夏王朝的武考都只通过三个步骤来筛选初式的武生

第一个就是拳力

前期锻体境界之时,无论何种吐纳方法都很难产生内劲,最多也就是让身体强弱不一而已,而一个人的力量大小,基本可以评定他此时的级别。

皮肉境一般是五石到七石的拳力,锻骨境一般是十石到二十石的拳力,内练境界起伏比较大:二十到一百都有可能,根据自身所练的功法和资质,会有着很大的差距,一般到了内练境的时候大多都能看出次子的基本资质了

第二是身法:官府会让机关术家制作机关木偶阵,能在里面坚持的时间越久,那么你的分数也就越高,这项考验一般都是考验锻骨境之后的了。

大夏明文规定,参加武考的年龄限制是十五岁以上,如果到了这个年龄你还连锻骨境都不是,其实朝廷对你培养的意向就不大了,这是一个标坎,一般没过锻骨境的即便在海选里比其它皮肉境强些,官府给军衔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就算给了以后成就也不会太大。

第三个便是实战了,这里实战依旧不是打擂台,而是由皇城派来的金甲侍卫亲自试探你的身手,坚持的时间越久,你的分数越高。

三个试练完了之后,你大概什么位置,一般都心里有数了,分数排名前二十的,可以由武生自己的意志去挑战排名比自己高的,如果赢了,排名便可以提高,被挑战者不能拒绝比自己排名低的人向你发起的挑战,而且为了考虑不是所有人串通一气针对某一个人的话,一个人接受一次挑战后有三天自由期,自由期内可以不接受任何人的挑战

一个月后由天麟城排名最高的前五名代表城邦去皇城参加最终武式,为天麟城争取荣耀

这个制度相比以前古老混乱打擂台的制度少了很多黑幕,也更具公平性,当然这种考试制度也让很多年轻子弟在技巧性的东西有所缺失。

因为是以力量和身法进行初步排名的,那么就会让很多技巧派吃亏,当然朝廷也考虑到这一点,但大众流派认为,少年在初期当以憨实根基为主,过度的强调击技是本末倒置,一旦在朝廷得了武职,自然有海量的武技让你去选择,这个想法其实倒也没错,在郭浪看来还算比较科学的。

一大清早林枫便早早出发,来到了县城的北门,他们绿柳村的以北的五十多个村落都是在北门进行选考的,南司县的武生历来质量不错,特别因为有林家的存在,竞争意识大,自然质量也就高。

不过林家子孙大多都在东门进行试炼,这让北门户口的这些武生稍稍松了一口气,虽然排名是按全县排名的,但至少看不到那些怪物,心里上的压力要小很多

“下一位,牛勇”监考官面无表情的喊道,监考初试的人一般都是文武两人组合,文由县城出人,派出的都是县里的县尉官或者主簿,武呢则是由天麟城城主派出来军方的高手

两相督促,还是文武不同的势力,自然能减少黑幕的概率性

砰一声巨响后,试炼石的震动余波传递到了一旁的天机秤上,监考的文官看了一眼后淡声道:“十石,锻骨境嗯,才刚满十五岁,不错,下去吧”

“呼”那个叫牛勇兴奋得一脸通红,连忙行礼道:“谢大人夸奖”

周围人一阵羡慕,锻骨劲得到了承认,基本上就代表可以脱离乡下种田的命运,在军旅有个比较好的起点了这在村里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成就了,在人群当中一对中年妇女更是一脸喜色,眼角都露出了欣慰的泪水。

乡下人练武不比城里的富家子弟,从小身体营养不良,即便到了锻骨劲,也不一定能打出七石以上的拳力,夫妻两为了儿子的前程,前段时间连那头耕耘的老牛都宰了为儿子补身体,就是为了帮儿子补元气,希望他能过这一关,一直以来他们期待的没有白费,夫妻二人都是喜极而泣

“爹,娘”牛大勇一脸激动的对着父母,而他的父母也是一脸激动,特别是那老父亲,练练点头,语气都有些颤抖:“好好好,好儿子,有出息,为牛家争光了,走,回家办酒去”

有了这样的成就大多普通家庭就已经满足了,至于后面的名次他们自然是不敢想的,都是老实本分的人,都知道哪些可以盼,哪些不可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