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2 / 2)

加入书签

“少主。”张淳还想再劝。可是看到刘汾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只能无奈的摇头叹息。

“对了。”刘汾面色严肃的说道:“让家里的下人注意下城中有没有头上裹着黄巾的人出没,如果有立刻来告诉我。”

“是的少主。”

之后的几天刘汾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成天躲在家中练习武艺。乱世之中有着一身好武艺也能多些保命的本钱,虽说像他这样临时抱佛脚没啥用处,不过多练练总不是坏事。

“少主。”张淳恭敬的来到刘汾的面前:“田地已经找到买家了,一共卖了二千金。”

看到张淳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刘汾挑了挑眉说道:“张伯,有什么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张淳忐忑不安的说道:“少主,真的不在考虑一下吗我是说田地一但卖了,想买回来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放心吧张伯,相信我。我自有分寸。”

看到刘汾如此说,张淳也不好再说什么。接着一拍额头恍然道:“差点忘了,刚才下人来报,说城中今天来了许多头戴黄巾的人。”

“是吗果然出现了。”刘汾皱眉沉思了下:“张伯,召集家里的下人,分发一些钱财让他们散了吧。准备两匹马,明日我们两就前往洛阳。”

“那这俯宅”

“反正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不用管了。”

“是,我这就下去准备。”

翌日清晨,南阳的城门刚刚开启,两匹快马就出城而去。

这年代没有什么污染,空气很清新,也没有所谓的雾霾。只是一路上刘汾的脸色阴沉的吓人。路边不时出现的一具具尸体,还有那一个个面黄肌瘦,饥寒交迫的难民,空洞无神的眼睛刺痛了刘汾的心。

这两年大汉天灾不断,而朝廷却置之不理。百姓无依为生,易子而食的惨剧时有发生。

“哎。怪不得黄巾的声势会那么浩大。”看着眼前的惨象,刘汾沉默了,他再次出现了迷茫,这样的大汉真的还有延续下去的必要吗

看到刘汾情绪不高,张淳不由的小声劝慰道:“少主,别太难过,今年只是灾情比较严重,也许明年就会好起来。”

刘汾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好不起来了。对于张淳的好心刘汾看的出来,可是知道历史走向的他却知道真正的大乱就要来临了。以前在电视上看到几万,十几万的平民死于战乱,但那显示的仅仅只是数字而已,刘汾根本没有太直观的印象。而两人一路走来,灾民遍地,哀鸿遍野。这一切深深的震撼了他的心灵,但是以他如今的力量真的爱莫能助。

权利。刘汾第一次对权利产生了欲望,只有手中有了权利才能帮助这些可怜人,也才能尽早的结束这乱世。

只是这一切的前提必须要当今的皇帝注意到他才行。虽然出发之前刘汾想到了一个办法,可是成功与否,他心里也没有底。不过,总要试试才能知道。

如今的洛阳,灵帝独宠宦官,更是尊称张让为阿父,赵忠为阿母。而以张让为首,赵忠,封胥,段圭,曹节,候览,赛硕,程旷,夏晖,郭胜十人更是号称十常事。霍乱京城,搞的京城乌烟瘴气。对于各地送来的灾情奏折更是隐瞒不报,欺上瞒下,独揽乾坤。满朝文武莫不畏惧,顺者昌逆者亡。

而如今各地黄巾已有苗头,灵帝却仍以为天下太平,歌舞升平。整日在皇宫之中嬉戏玩耍。

而今日,洛阳城外。

看着眼前高大宏伟的洛阳,刘汾心里充满了可惜,如此一座雄城,竟然被一把火给烧成了灰烬。

“走吧张伯,我们进城。”刘汾甩了甩头,将脑海中纷乱的杂念甩开,扬了扬手,驾驭着坐下的马匹,向着眼前的城门而去。

“少爷,我们进城后该怎么办”张淳看着眼前的洛阳,紧张的舔了舔嘴唇。

刘汾眼神莫名的说道:“先找家客栈,然后。。。等。”

“等”

看着张淳疑惑的眼神,刘汾忍不住喃喃说道:“是啊,等。等一个我能够进入灵帝视线的机会。想必用不了多长时间了。”

就在刘汾进入洛阳一个月后,他所说的机会便出现了。

一日清晨,洛阳城门刚刚开启,从城外走来一个男子,行色匆匆,径直向着官府所在地行去。

第三章 黄巾爆发

中平元年二月,原本平静的京都躁动了起来。全因一个叫做唐周的人。

城中的军队突然出动,先是斩杀一个叫马元义的贼人,随后十常事封胥还有一些官员也全部下狱关押。

消息传出后,张角三兄弟知道事情败露,索性直接揭竿而起。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梁自称地公将军,张宝自称人公将军。公布天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从者如云,天下大乱。

各地求救奏折如同雪片般飞往洛阳。灵帝大怒,让大将军何进火速平乱。何进先是昭告天下,让各郡县自主御敌,一面更是派出了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分兵三路前去讨贼。

一时之间,汉家大地,战火熊熊。

直到大军出发有七日之久,刘汾站在房内透过窗户,看着路上稀疏的人群。

“该是时候了。”

当夜,两人来到了何进府门前,看着门前上书大将军府的牌匾。刘汾深吸了口气,他想了很久。以后的动乱是波及整个大汉,根本无处可躲。只有拼一把,趁着黄巾都是些农民,没啥战斗力,此时正是刷战功的好时机,要想以后活得滋润一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