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72(2 / 2)

加入书签

周昕上前一步道:“大王,我来帮你拿吧”

刘辩愣了愣,典韦和太史慈目光怪异的看向周昕。柱子在身边时候,洪珏戟都是柱子抗,走多远都还能坚持的住。周昕现在主动请缨,不给他抗吧,会让周昕觉得他不够格,伤他的心。给了他吧,他又抗不了多久。

刘辩正为难着,太史慈拍了拍周昕的肩膀,道:“周昕,你来试试我的柳铁长枪。”说着,就将柳铁长枪递到周昕身前,周昕虽然没有会意过来,但是接到手中。柳铁长枪净重六十斤,对于将领而言,不算太重。

周昕没费多大力气就握在手中,还颠了颠长枪,道:“柳铁长枪应有六十斤。”此言一出,刘辩倒是好奇了,这周昕光凭颠两下就能知道几斤几两,若是放在后世,去买水果,绝对不会吃少斤少两的亏。

太史慈笑了笑,道:“你看长枪多长”

周昕一瞄眼,道:“标准长度,一丈三尺。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太史慈又笑了笑,点点头道:“你说的都对,那你可知主公的洪珏戟多重,多长是何物打造”

周昕早就听说过洪珏戟,只是并不知道是什么材料锻造而成,“一丈九尺,多重还得经过我的手才能知道。”

刘辩当即将洪珏戟递到周昕身前,道:“周昕,多用些力气。”

洪珏戟比太史慈的柳铁长枪长上六尺,最多也就八十斤吧。周昕双手接过,入手之后,周昕整个人猛然一沉,面色通红,死死的弓着腰背,方才将洪珏戟拿稳

“洪珏戟应有一百八十斤”周昕说完之后,费力的将洪珏戟抗在肩头,面色方才好看些。

“哈哈,周昕奇才也。”刘辩称赞一声,随后伸手扶着洪珏戟,单手将之取下,道:“洪珏戟还是我来吧,寡人今天还有很多事情让周昕你去治理,焉能大材小用了。”刘辩笑眯眯的将洪珏戟接到手中微微一笑,率先走出大院。

周昕面色有些尴尬,芽儿呦,还大言不惭的要帮大王抗武器,一百八十斤,我这点力气还是不丢人了吧。随后紧跟着刘辩往外走去。

今天刘辩的安排是先入军营视察工作,了解军营情况,下午走访百姓家中,访探民情。

一路之上,太史慈将军营中的情况都汇报给刘辩,招收的新兵也按照刘辩的意思,进行新的体能训练

刘辩将后世军队的训练方法,搬用到了三国。参军的青年学得第一件事,并不是拿稳武器,刺拨挡抽,而是站军姿当初刘辩提出了新的练兵之法后,太史慈经历过亲身实战,更是能够体会到这套训练方法的高效性,也更能让士卒打好结实基础

站军姿,踢正步

来到军营之后,三个正统领和三个副统领站在军队之前,三千老卒在最后,五千新兵在中间。刘辩在太史慈的引领下走上高台,下方士卒齐刷刷的单膝跪地,吼道:“大王”

刘辩面色很是满意,掩饰不住的开心,展开双手吼道:“起身”

“谢大王”

“子义,不错,不错。让新兵蛋子耍两招看看。”看着下方士卒标准的军姿,刘辩仿佛看到了前世自己在部队中的样子,满是亲切感。以往战友的坚毅不失亲切的面容,犹如放映机一般,在刘辩的脑海一一闪过。

“全体都有,立正”

整齐如一的声音响在耳畔,刘辩顿时豪气万丈,真想冲入云霄,将天搅个天翻地覆

一整套练完,刘辩很是满意,无论是站军姿还是踢正步,卧倒攀爬等,皆是合格的士兵了。“子义,我告诉你的特种兵,你可曾练过”

太史慈摇头,道:“主公,时间问题,慈尚未选拔特种兵。”

“嗯,不着急,特种兵要的精锐,不是滥竽充数的人。嗯,不错,很不错大汉复兴有望,哈哈,复兴有望。”

“主公,士卒们都很仰慕你,要不然你和士卒们说两句话吧。”太史慈道。

刘辩点点头,迈步上前,大声的道:“同袍们辛苦了”

第121回 遭遇刺杀

同袍们弘农王称呼自己为同袍,好感动,好激动,不行了,我要不行了一些刘辩的狂热粉丝激动的都要晕了。根本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能够见到名震天的英雄少年弘农王啊

“不辛苦”士卒们纷纷呐喊道。

“今天我就和大家说一个事情,寡人需要你们希望你们能够刻苦训练,保家卫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刻苦训练,保家卫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士卒们读书的不多,声音颇为混乱的吼道。虽然声音参差不齐,但是气势很足。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大王,你就是什么人啊武功高,仁义,英明,能用人,还能作词,全才啊周昕心里崩溃了,能跟着刘辩,真的是太幸福了呀

军营之中,气势冲天,军人的铁血,总是会轻易的感染每一个人。在军营中,心神早已凝聚在一起,每个人都是集体,每个人都愿意为彼此挡枪挡剑

“大家好好训练,日后为光复大汉出力我相信你们在太史慈将军的带领下,一定会成为整个大汉嗷嗷叫的一只精悍部队任何敌人碰到你们,都会望风而逃”刘辩收到气氛的渲染,豪气干云的鼓励在场的所有人。

刘辩再一次将他的王霸之气释放开来,感染着所有人。刘辩身上的个人魅力,总是让人为之深深着迷。

从军营出来之后,刘辩来到了仓库。

丹徒县的粮仓可谓富得流油啊,区区一县一年的收获,就足以养两万人两年多的时间大汉可没有什么杂交水稻,能够有次收获,已经分属不易了。

刘辩整天日程被安排的非常紧凑,路边的百姓也知道以仁义著名的刘辩出来视察工作,纷纷拥簇到街上,希望能够一睹刘辩面容。刘辩骑在马上,微笑着对街道两旁的百姓点头,百姓们举手欢呼,更有些百姓激动地跪在地上。

因为有很多老百姓的儿子参加了刘辩的军队,因为他们信任刘辩。跟着刘辩比跟着其他诸侯好的太多,因为刘辩爱护士卒的名声,那可是如雷贯耳,路人皆知。

刘辩回归的路途中必经一处颇为狭隘的胡同。由于欢迎的百姓太多,本就狭隘的胡同此时更为拥挤不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