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00(1 / 2)

加入书签

个奇葩。

“行了,有事说事,朕忙这呢”

李毅见此,也收起了玩笑。

“李叔叔,这次小子说的是报社报纸”

旋即,李毅把报纸的事跟李二说了一遍,其实这事早就应该说了,李毅前几次来,总是忘,这次李毅干脆为此特意跑一趟,省着再往,毕竟这不是小事,没有李二的首肯,借李毅八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弄。

李恪还一直以为这事李二早就知道了,如果被他知道李毅现在才说,估计杀了李毅的心他都能有了

李毅解释了半天,李二才听了个大概。

“你说的报纸和邸报有什么区别”

邸报,是纯官方性最早期的报纸,唐朝就已经有了,不过,涉及范围只是朝廷内部。来长安这么长时间了,李毅自然看过邸报,所以对这东西也不陌生。

“李叔叔,这不一样,邸报在小子看来,其实就是低配版圣旨,只不过没有圣旨那么严肃;但是报纸不同,邸报只能给官府的人看,而报纸面向的却是普通百姓,也就说,所有的的百姓都能观看”

李二紧锁着眉头。

“这不是在泄露朝廷机密吗”

“怎么会”李毅赶紧解释。“李叔叔,报纸上的新闻种类有很多,朝廷新闻只是一小部分,而且只有经过您的批准,才能登报,剩下的,都是与朝廷无关的事情,涉及的都是民生。

恩,其实报纸好处有很多,这第一,以往李叔叔要发布一项政令,基本操作都是有朝廷颁布诏书,传到各州县地方官,再有地方官传达给百姓,但是,地方官毕竟天高皇帝远,有些事情朝廷根本鞭长莫及,您在长安根本不知道那些地方官是否如实的传达了您的旨意。

但是有报纸就不同了,只要把您的诏令放在报纸上,让后通过镖局送到天下百姓的手中,直接避开了地方官府,这样一来,他们什么猫腻都玩不了,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您的诏令来办事”

李毅一说这个,李二顿时双眼放光,李毅这一次算是直接抓住了李二的痛脚,地方官府的诏令执行问题其实一直是朝廷的一块心病,而且自古就如此,一是天高皇帝远,二是信息流通不畅,很多事情,李二是真的鞭长莫及。但是李毅的报纸,却是让李二看到了希望。

命人给李毅看坐看茶,看样子李二又要开始和李毅长谈了。

李毅也不矫情,坐在椅子上,喝了杯茶,继续道:“第二条,有了报纸,就相当于将天下的信息都流动了起来,这样对与开民智有很大的作用,再者,最直观的一点,小子相信,有了报纸,可以很大程度提高上提高百姓的识字率”

“识字率”李二喉咙滚动一下,眼神都有些炙热了。

“继续”

“再者,报纸上的主体就是新闻,新闻也就是天下大事只要把握好了报纸,您就可以不出长安城,便能够轻而易举的掌握整个天下的动向,当然了,这点有些夸张,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肯定是有些作用的”

“第四”

李毅说了很多,自从打算弄报纸的时候,李毅就已经把所有的利弊想的很清楚,当然了,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大方向上却没有什么遗漏。

“李叔叔,总而言之,报纸就相当于朝廷的眼睛和口舌,通过报纸,您可以轻松地发布政令和把握天下动态。当然了,凡是有利必有弊报纸既然可以成为您的口舌,自然也可以成为他人的口舌,一旦有人利用报纸造谣生事,那将会惹出大乱子”

李二眉头一皱。

“既如此,把报社归入朝廷不就成了吗”

“不可,李叔叔,报社和商盟一样,都是要和朝廷划清界限,第一,如果报社归于朝廷,那很可能办成一个四不像的邸报,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第二,报社归于朝廷,一旦有人利用报纸兴风作浪,很可能会扰乱朝纲”

李毅眼神一凝,半晌,点点头。

“你说的到也有些道理,那你说,该怎么办”

“很简单,将报社划归于商盟,属于民间商铺,不过朝廷可以派专人审核,但是不能干涉报社决策也就说,朝廷只负责审查,其余的,都将有报社自己做主”

李二听罢,手指敲击桌子,闭目沉思,良久,缓缓道:“此事干涉甚大,要不先缓缓,现在还是以国庆大典为主”

“不可”李毅直接否定。“陛下,小子之所以弄报社,就是为了国庆大典”

“这是为何”

“李叔叔,国庆大典的根本意义在于昭示国家标志,但是如果没有报纸,那么所谓的国家标志,就根本不能传达于天下,甚至都出不了京畿地区这样的话,国家标志将毫无意义”

李二一听,眼神再一次凝重。

正文 第543章 奇葩的报纸样板

李毅从皇宫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既然这报纸必须要在大典之前弄出来,那李二就不得不上心了,足足和李毅商讨了数个时辰,李二依旧没正面同意。毕竟这么大的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定下来的,李二只是在李毅这做一个详细的了解,估计明天早朝后,就要商讨此事了。

不过,那就不关李毅的事,反正他又不上朝,而且,李毅相信,李二是百分之百要办报纸的,至于怎么办,那就不归李毅管了。

回到房府,找到师父房玄龄,把报纸的事简要的说了一遍,让他做到心中有底,省着明天早朝在错不及防。

至于房玄龄的态度,李毅看得出来,房玄龄是很支持的,毕竟报纸的出现对于他这个宰相来说,绝对是一大利器,能替他办不少事。而且,这也是利国利民的东西,不可能不支持。

和房玄龄又聊了一个时辰,李毅才回到自己的房间。

说了一天,李毅嗓子都哑了,最主要的是身心俱疲。不过没办法,现在是关键时候,李毅还不能放松,强打起精神,又给金鼎客栈做了一番规划。

虽然客栈对于国庆大典来说可有可无,但是偌大个长安,要是没有一个顶级的客栈,也说不过去而且还有一个五姓七望、再加上为了以后打根基,李毅也就顺手办了

写了半个时辰,弄了一个大概的规划,李毅才停笔,然后连衣服都没脱,就那么躺在穿上睡着了。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这三天时间中,李毅一直没歇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