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80(1 / 2)

加入书签

,我们自然是不愿意,但是,如果不归附,就很有可能同时面对南北两方所有世家大族打击,所以,我们也很是为难,恰巧前些日子看见大人大显神威,连王雄都不敢与大人争锋,又有表哥马周的推荐,我便来找大人,看能否救我们一救”

李毅听罢,闭目沉思。无论如何,救都是要救得,李毅没想到,五姓七望都开始把手伸向江南了,看来是江南大开发的消息被漏出去了,五姓七望想要提前布局,而布衣门正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他还在一直怀疑,为什么这个王雄一直没找他的麻烦,现在看来,和布衣门相比,他还不值得重视啊。

布衣门里面的人虽然出自寒门,但是至少得有一大半是人才,所以,无论是为大唐引进人才,还是组织五姓七望“南下”。李毅都必须要出手。

但是怎么出手就是一个问题了。他完全可以出手将其收入麾下,反正他要成立书院了,正愁没有人才呢,不过,这些人早晚要入朝为官的,李二一旦知道此事,可不会允许这么多人浪费在书院中,但是这样一来,这些人都会和李毅扯上关系,无形中,就会形成一股党派力量,李毅现在对政治避之如猛虎,昨晚金陵县令他就要辞官了,又怎么会给自己惹这种麻烦。所以,这样肯定不行。

但是如果就这么把这人推给李二,李毅相信李二绝对有办法解决,但是李毅又不想放过这么多的人才。

良久,李毅才慕然眼光一亮,麻蛋,真是笨,整体不行,还不能将其一分为二吗

想到这,李毅眼中含笑,看着紧张无比的陈恭,笑道:“宇航,无论如何,咱们都是替陛下做事,我相信,只要你们有才华,陛下一定不会对你们置之不理的,这样,我写一封信,你带去长安找到房相,相信他会帮你们的”

陈恭眼中陡然一亮。“房相可是朝中的尚书左朴射房玄龄房相”

“正是”

陈恭顿时陷入狂喜之色,他们如果能搭上房玄龄的关系,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在他们心中,最值得效忠的就是皇上,至于世家大族,那就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狼。

陈恭激动地站起来,声音颤抖的道:“多谢大人提携,我代表布衣门感谢大人大恩大德。”

说着,对李毅身鞠一躬。

李毅摆了摆手。“都是为陛下效力,这就不必了,不过,我对宇航倒还真是有事相求”

陈恭毫不犹豫的道:“大人请讲,只要我能做到,绝不推辞。”

“恩,我想让你给我推荐一些不想做官,却有些学问的寒门子弟,我呢,想成立一所科技学院,需要大批教师,不知宇航兄可有门路”

陈恭听罢,顿时拍着胸脯保证。“大人放心,布衣门中有许多子弟考进士无望,还有一些不想做官的。他们虽然考不中进士,但是做教师却绝对够格了”

李毅一喜,他要的就是这些人。“那好,就劳烦宇航帮我联系一下了,但有一个要求,就是年龄要在35岁一下,至于学问,到时我会亲自考核一下,不会太难,只要有些底子,就能通过,通过以后,便可以入学院为教师,月钱五贯起,供吃住”

陈恭一听,顿时更是大喜,对于寒门子弟来说,做不了官,就基本等于废了,连基本生计都成问题,要不怎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呢而现在,李毅却给他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工作岗位,月钱五贯起,这是他们做梦都没想过得,这哪是相求,这简直就是送福利啊。

想到这,陈恭对李毅的感激之情更甚,以至于,他突然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大人,你说的这些就交给学生吧,学生定然帮你办好。而且而且学生也想尝试一下,不知道大人收不收”

陈恭也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就有了这个想法,收都收不住,或许,受马周心中的影响,隐隐像是有一个声音再告诉他,跟着李毅,绝对有前途。

李毅先是一愣,随即大喜,他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要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的把江青云请来了,如果陈恭愿意加入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宇航想好了要知道,入我学院,就再不能入仕了”

陈恭犹豫片刻,随后凝声说道:“大人,学生想好了,我的性子太直,不适合入官场,或许,书院于我来说,是一个好的归宿”

李毅哈哈一笑。“宇航,相信我,你不会后悔做出今天这个决定的”

“那学生就告退了,待解决布衣门之事,我就领着大人要的人来这里找您”

“好,我这就给你写推荐信,然后我就在金陵等你的好消息了”

“大人放心”

正文 第312章 温室效应

下午,告别了陈恭,李毅便直奔蔬菜大棚而去,他随便找了个村子,都不用进村,便看到了漫山遍野的蔬菜大棚。

为了加快工期,李毅当初设计的都是“一面坡”大棚,建得极为简单,用土坯垒成,不求精美,只求厚实保温。建的是一面坡样式,一面墙只有四尺来高,对面的墙不过七尺,不封顶盖,而是做出木格,铺上玻璃。

这样的简单大棚,几个瓦匠一天就能垒一橦。而李毅这里有成千上万的老农帮忙,建的自然就快了。

李毅这温室大棚,由于透光性好,可以形成温室效应,所以,基本上都不怎么用生火,只需要晚上在棚顶盖上草席,早上撤去,除了极冷之时生一点火提温就可。

唐奕笑道:“不光亮堂,而且保温。冬日只要晚上在棚顶盖上草席,早上撤去,除了极冷之时生一点火提温就可。”

至于草席之类的准备,早在李毅研究玻璃的时候就已经吩咐冰玉开始做了,所以,现在这东西也不缺,差的就是玻璃了。

李毅一进村,就被几个神捕给认了出来,他们都是一大早来的,以后就住在这里了,防止玻璃被盗以及大棚被破坏。

李毅让神捕带他去安装玻璃的大棚那里,到那一看,里里外外堵得全是人,本来对大棚蔬菜就比较好奇,现在又见到了玻璃这种奇物,更是惊为天人。

其实李毅做的一直都是亏本生意,玻璃在唐朝绝对是奢侈品,一旦李毅拿出去贩卖,就一个大棚的玻璃,绝对可以让他们一夜暴富,所以,李毅下令,这大棚里的玻璃永不的拆卸及贩卖,如果碰坏了得,可以到县衙报备换新,只不过换的就要花钱了,只是便宜一些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