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45(1 / 2)

加入书签

东西,现在大唐的百姓之所以识字率不高,就是因为他们想学而没有书,由于造纸术落后,只是大唐的书籍格外缺少。而且就算有书,也绝大多数都被各世家大族收藏了。这也是唐朝的世家大族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寒门子弟想要读书,就必须投入到世家门下,然后经过世家的推荐,他们才可以入朝为官,然而,这些人也就被世家大族所控制了,所以,世家大族就通过他们间接的控制了朝政。

因此,改良造纸术,也是势在必行。

李毅突然发现,他现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培训教师,他没人。改良造纸术,他没工匠。虽说这些长安都由,但是这些事情,无论是培训教师,还是改良造纸术。这些都不宜在长安做,一旦走漏风声,被世家大族知道,李毅绝对会被世家大族联手攻击,因为李毅做的事情,都是在挖掘他们的根基。那时候,以李毅的底蕴,绝对抵挡不住。

而茅山却是很合适,这里刚被封为国教,所以,茅山也就属于茅山道教的私人领地,绝对安全,而且这里本来就远离长安,属于偏远地带,李毅完全可以在这里闷声发大财。所以,之前跟李二告假是因为要照顾师父,现在虽然情况有变,但是李毅也不打算回去。

想到这,李毅连忙休书一封,把自己的一些意见以及所需都写了进去,李毅要尽可能地狮子大开口,因为这可能是唯一的一次向李二要东西了,之后,要么李毅做出成绩,要么李毅灰溜溜的回到长安

想到教师,李毅忽然想到了师兄以前的那些手下,那些人都是师兄训练多年的,而且都还年轻,而且最主要的是,受李毅和王远知的影响,当年师兄着重的训练了这些人的文化,所以,这些人基本都识字,这可是一批现成的人,李毅怎能放弃,这些人当初在兰州的时候,李毅进攻吐谷浑,便将他们留在了兰州,估计现在还在那里,李毅估计,自己跟李二求求情,李二应该能将他们送给自己,不过如何说,这要好好想想。

然而想到这些人,李毅便又想到一人,便是宁远村的江青云,这人绝对是有大才之人,欠缺的就是阅历,然而李毅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如果是其他老学究,早就被形成了自己的固有思想,李毅的思想不一定能被他们所接受,然而江青云却正合适,现在的江青云就像是硬件齐全的电脑,自己只要往上安装软件就可以了。而且,李毅又想到了宁远村的人,李毅要想开发金陵,最缺的就是人,而宁远村的这些村民却是正好可以应急。

想到这,李毅的思路便被完全打通了,想得越来越多,写的也越来越多,就这样,李毅足足写了一个上午,才算是写完了自己最满意的成稿。

找了一个机灵的弟子,让他拿着自己的信物,进京交给爷爷,李毅相信爷爷一定会为自己尽量安排好一切的。

不是李毅不想自己回长安,而是李毅怕自己回去以后,就再也回不来了。

之后,李毅便又开始了闭关,他要开始准备一切,并写好相关计划,例如造纸术,教材的编写,金陵的改革方案等等,这里写李毅都要提前做好计划,以免到时自己乱了阵脚。

就这样,时间一晃,一个月的时间便悄然而逝,在这一个月中,李毅也终于是做好了所有的准备,而从长安而来的大队伍,也终于是赶到了,李毅在江南的大改革也终于拉开了序幕

正文 第248章 房玄龄到来

山里的清晨格外清新,如今已经是十月初了,已经过了盛夏,进入初秋。天气也逐渐变得凉爽。

李毅吃过早饭之后,便开始大范围的探索茅山,这是他这几天一直做的事情。李毅生于茅山,算起来也算是半个道士,虽然他对做道士没什么兴趣,但是,不论如何,他都有复兴道教的责任,否则,道教人这样发展下去,迟早变成只知道算命测字的江湖术士。

尤其到了后世,李毅很少听说有什么道教得以生存发展,就连茅山,也变成了只知道捉僵尸这等不入流的传说。就连佛教都还有一个少林寺文明中外,所以,李毅一直寻找一个可以让道教长久存在的生存模式。

想到教派,李毅不由的想到了后世那些玄幻小说里的教派,那些都是凌驾于帝国之上的教派,而他们存在的根基就是有着超越一般实力的传承,所以,一个行之有效的传承,是一个教派生存发展的关键。

而所谓的传承,就是属于自己的文化底蕴,所以,李毅心中也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那就是将科技学院融入到茅山之中,众所周知,道家对于医学、科技、天文学等等都有着很深的研究,比较出众的就是袁天罡和李淳风师徒。所以,将科技学院融入到茅山,不存在任何的生硬感。而且李毅做的这些事情在暂时的情况下都需要保密,所以,茅山正合适。而且,李毅更倾向于把茅山打造成一个科学研发基地,这样有了科学研发基地为基,道教就可以有了自己的根基。所以,李毅这几天一直在探索茅山的地形地势,好为他这个科学基地做计划。

想到袁天罡和李淳风,李毅不由得有些感叹,自从上次袁天罡到李毅那里取经,寻求对抗佛教的方法之后,这师徒二人便是离开长安,按照李毅所说,到处拉帮结派,准备对抗佛教,所以,李毅现在也找不到他们,如果他们能过来帮忙,李毅相信自己会宽松不少。

不知不觉间,李毅走到了一处隐秘的地方,这里属于一处山谷,却是四周都是山脉,不仔细发现,这里很难被找到,而且这里有山有水,甚至还有百亩左右大小的平地,李毅只看了一眼,便喜欢上了这里,这里简直是做科研基地的不二之选。

李毅又四处看了看,越看越满意,随后抬头看了下太阳,,发现不觉间又走了一上午,不过好在这次有了收获,记好这里的地址,李毅按照便原路返回。

按往天这时候,正是潘师正带着茅山众弟子练武的时候,但是李毅经过练武场的时候却发现一个人都没有,这让李毅很是奇怪。

想到几天前的变故,李毅不由心中一紧,眼神一凛,李毅快速的向顶宫跑去。

李毅边跑便四处观察,没有发现打斗痕迹,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而当他跑到顶宫的时候,却发现了顶宫正被数十个侍卫把守着,而且还是长安的千牛卫,因为千牛卫的装备样式都是独一无二的,李毅太熟悉了。

看到这些人,李毅便知道,不是有人作乱,而是李二的命令来了,想到这里,李毅既紧张又兴奋,他都早就等不及了。好吧,他承认,他就是属于贱骨头的,在长安的时候,整天盼着能好好休息一下,可是到了茅山却发现,没有奋斗目标的日子,确实有些难熬。

李毅刚一现身,便被千牛卫的领队校尉发现了,不过,他却没有拦李毅,因为,在长安,不认识李毅的官员还真是不多,尤其是守卫皇宫的军官,对于李毅这个常客,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

向千牛卫校尉点了点头,问了声好,搞得那个校尉还有些受宠若惊,毕竟李毅现在也是侯爷了,逼格不一样了。

告别校尉,李毅直接进了顶宫,他想看看,到底是谁来了,居然能把千牛卫都带出来。

不过当他看清楚里面正在和潘师正喝茶的人的时候,双眼却充满了错愕

“房叔叔,你怎么亲自来了”

李毅确实很惊讶,因为来的人竟然是房玄龄,这可是一国之宰相啊真正的每天日理万机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居然亲自来到茅山,实在有些出人意料。

看到李毅,房玄龄平静的眼神也终于有了丝丝波澜,嘴角微微一笑。“你小子,都到了茅山也不老实,老夫都在这等你将近两个时辰了,居然连你的面都见不到,你小子比老夫的谱都大”

知道房玄龄是在开玩笑,李毅也不在意。“呵呵,小子在不消停也比您强,您说您堂堂的一国之宰相,怎么跑到我们茅山这小地方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