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33(1 / 2)

加入书签

得佳姻。另,因李文庸与任城王之女李雪雁县主,自小相识,青梅竹马,两情相悦,朕不忍拆散,故特令,李雪雁为李文勇之平妻。另其择日完婚”

一封圣旨念完,李毅眼中瞬间涌现狂喜之色。终于赐婚了,咔擦的,努力了这么久,终于成功了,天知道,在唐朝想要一起取两位妻子,一位是公主,一位是县主,这有多难反正李毅为了这事是绞尽脑汁,甚至都玩命了,终于,天不负有心人,这李老二终于松口了。

真心实意的谢了个恩,刚想起身,却见杨公公在李毅和众大臣愕然的目光中,又拿出了一道圣旨,又是念道:“渭南县侯,李文庸接旨”

李毅这回事真愣住了,怎么着,官也封了,媳妇也给了,还要奏啥够了真够了

想归想,李毅还是不得不接旨,同时心中还在祈祷,千万别是封赏,这些已经够多了,再多,就真的拉仇恨了估计古往今天,不希望封赏的也就这么一位了吧

正当李毅祈祷,众大臣皱眉之际,杨公公出声念道:“李文庸之师兄张志诚,赤胆忠心,年少有为,却为国身死,朕甚惜之故,追封其为开国县伯,诚毅将军。另加封茅山道教为护国道教,封茅山为其宗门圣地,赐金千两,丝绸百匹,另赐金殿一座”

李毅愕然的看着李二,见其投来温和的目光,李毅才有些明白,加封张志诚是为了宽李毅的心,反正张志诚已经“死”了,又没有后代,说是追封,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名义而已,然而这样却能给李毅一个天大的人情。再加上加封茅山,看起来是赏赐,但也只不过是赏了一点钱而已,什么国教之类的,只不过听着好听,实际上的大用却没有多少,而且这样还将茅山与朝廷紧紧地锁在了一起,这样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得道茅山所有的助力,要是以前的茅山或许没啥大用,但是有了李毅的茅山就不一样了,李二相信,李毅会让茅山崛起的

李二这一手,可谓是高明,但李毅也不得不承认,李二这三道赏赐,那一道他都放不下,推不掉,都是他最需要的,不论李二的真实目的为何,这一刻,李毅对李二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激的。

“臣,李文庸,代替师兄,代替茅山教众,多谢陛下隆恩”

李二满意的点了点头。“爱卿请起”

旋即又对满殿的大臣说道:“哈哈,为了庆祝这一喜事,今日午时,朕将于千秋殿摆宴,今日咱们不醉不归”

“臣等叩谢陛下”

“哈哈,退朝”

李毅手捧着三份圣旨,心中欣喜万分,今天,貌似赚大了。

“毅小子,哈哈,恭喜你了,你今天可是风光无限啊爵位,官职,美人,今天居然全部得到了,你小子,可真是一鸣惊人啊”

李毅嘿嘿一笑。“低调,低调房叔叔,这都是陛下的厚爱,其实我也不想这么引人注目的”

“哼你小子,有点上次就嘚瑟,昨天刚夸你稳重,今天就现原形了”

看着老爷子黑着脸走过来,李毅顿时一个立正。“咳咳,爷爷,以后会注意的”

“你注意呵呵”李靖一声冷笑,对这个孙子,他太了解,虽然这次经历大变,却是稳重了不少,但是骨子里的张扬还是会有的,不过李靖也没有多说什么,年轻人,要是连这点张扬都没了,那才叫出事了

“毅小子,正好你现在没事,是不是可以跟我回财部了”房玄龄生怕以后找不到李毅,而且今天马周又恰巧有事没来上朝,所以,他便想先下手为强,他估计,李毅现在应该很是抢手。

然而李毅却是无动于衷,向远处怒了努嘴。“房叔叔,你要是能把这个摆平,我今天住在财部不走了都行”

房玄龄一听,疑惑的看了一眼李毅所指的方向,这一看,差点没吐血,只见杨公公快步走了过来,房玄龄用脚后跟都知道是什么事情。

果然

“李大人,陛下有请”

正文 第225章 清白

李毅跟着杨公公来到了万春殿。

殿内没有其他人,只有李二自己在那品着茶,在那闭目沉思。

“臣,李文庸,给陛下请安”

“行了吧,你小子,请安的姿势从来就没正确过,过来坐吧”

李毅嘿嘿一乐,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到了李二的对面,端起面前的茶杯便牛饮了一口。

“恩你小子一个月不见,倒是成熟了不少,不错有点儿侯爷的样子了”

抬起头,嘿嘿一笑,如果不仔细看,便以为李毅还是那个嘻嘻哈哈的李毅,然而仔细看便会发现,李毅的眼神深处不时闪动着理智的光芒

“这事还要谢谢李叔叔,小侄女离这么久,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

看到李毅的眼神,李二便知道李毅说的是什么事。“哼你小子得意什么,要不是观音婢给你求情,你以为我会这么轻易松口”

李毅嘿嘿一乐,低声嘀咕。“我就说嘛,你没这么大方,我要一个长乐你都推三阻四,这次一次娶俩,就知道你没这么大的心胸”

“你小子嘀咕什么呢”

“咳咳,小侄是说李叔叔你真是宽宏大量,心胸宽广啊”

“哼你知道就好,我要是不同意,谁求情都没用,不过你小子也别得意,长乐的病情还没有好,现在只是赐婚,要想真正成婚你小子最少还要等一年”

“一年咳咳,那个,要不我先娶了雪雁”

“你说什么”李二当时眼睛一瞪。“让你小子娶俩个已经够意思了,你居然还想先娶一个那你上长乐的脸面往哪放”

“咳咳咳,李叔叔,您别急,小侄说错话了,那个什么时候娶听您的,听您的”

“哼你小子,一回来就让我生气,你说你回来干嘛”

“嗨这简单,小侄过两天就走,这不向你告假来了吗”

“什么你又要请假”说烦李毅,那只是托词,李二现在还真是离不开李毅,现在大唐已经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李毅如果在的话,能让解决不少问题

“恩我师父的身体越来越差了,我曾经答应他,封侯了,就回去看他,现在是时候了,而且,这也是师兄的遗愿”

一听如此,李二也是沉默了,李毅要回去看师父,这是人之常情,他也不好阻拦

而对于李二和师兄的恩怨,李毅也没有多余的想法,就像师兄说的那样,师兄的死或许与李二有直接关系,但是李二毕竟没有直接出手,所以,李毅也没办法怪李二,无论从情感还是理智上来看,作为帝王,这是李二确实已经做得仁至义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