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01(1 / 2)

加入书签

打算了,去年你率军击败东突厥,活捉颉利可汗,替大唐一雪渭水盟约之耻,此乃惊天大功,陛下当时就与封赏你,不过当时有人上奏说你治军无方,陛下也信以为真,便暂停你的封赏,现在那事已经过去很久了,陛下也明白了当时错怪你了,呵呵,咱们陛下可是从来都是有功必赏的,所以药师兄不必多想,这是你应得的。”

“原来如此,多谢玄龄替老夫解惑了。”李靖表面上装作恍然的样子,但心里却不以为然,还有封赏会因为些闲言便推迟一年的道理到底因为什么,李靖心里很清楚,他的功劳太大了,已经快要功高震主了,李二之所以让他当了一年的兵部尚书的闲职,就是为了敲打敲打李靖,让众人知道,这大唐的皇帝还是他李世民,这虽然听起来令人心寒,但这就是封建时期的常态,李二还算好的,只凉了李靖一年,现在又给了李靖应得的封赏,要是别的君王,绝对不会再启用李靖,这也体现了,作为皇帝,李二办事确实很大气。

“药师兄客气了。”

李毅在一旁也听出了个大概,一开始他还真以为李靖升官是因为他,现在他才知道他想多了,他李毅还没有那么大的能量,李靖之所以能封官,全凭的是他自己的本事,关于这点,李毅还真就有些佩服李老二,这能够认错的君王再昏庸也不会坏到哪去

见李毅在那发呆,房玄龄轻声一笑。“怎么臭小子,你就没什么要问的”

正文 第164章 房玄龄的教导

卫国公府,李毅边饮茶边说道。

“怎么可能没有问题我说房叔叔,不是说好了升官的吗怎么给我贬成了从五品了”

“什么贬成从五品你小子不懂不要瞎说,你那朝议大夫虽然是正五品的官,但是那是散官,能和从五品的实权官比吗那散官听着好听,其实什么用都没有,这财部郎中才是真正的实权官职,你小子能刚上任就当五品官,已经是陛下的恩泽了,你全长安打听打听,有谁能够直接就当五品官的告诉你,为了你这官职,陛下可是定了很大的压力的,你居然还嫌官小了”房玄龄越说越气愤,气的他说话的时候都都吐沫星子满天飞。

李毅边听边躲,实在躲不过了就只能把脸给挡住了,这老头一生气还真挺吓人的,不就是问了一句吗至于吗我又不懂

“哎呦行了,房叔叔,您跟小子我置什么气,小子就这德行,想什么说什么。”

房玄龄眉头一皱,眼睛瞪得溜圆。“想什么说什么那是以前,以前你无官无权,你就算说什么胡话也没人管你,但是现在你是实权官员了,你怎么还这么混不吝你不知道祸从口出吗身处这官场,第一个要管好的就是自己的嘴,否则出了事情,谁都救不了你,别以为你爷爷是尚书右仆射,告诉你,如果到时你真惹出什么大乱子,连陛下都不好为你出头,你知不知道”看来方玄龄是真心为李毅好,否则绝不会说这么重的话,身处官场,最忌的就是交浅言深,但房玄龄今天居然能这么训斥李毅,看来他是真的看好李毅的才华,也是真心“喜欢”李毅

看房玄龄气愤的样子,李毅还真是挺感动的,他虽然生性混不吝,但不代表他情商低,相反李毅的情商是很高的,有些事情,不用别人说,他自己就能看的很清楚,他只是嘴贱而已,脑子并不残缺。就像今天的房玄龄,李毅就知道,这个大唐的宰相,很靠谱

李毅走到房玄龄身边,拍了拍的背,给他顺顺气。“呵呵,房叔叔,你放心吧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小子我虽然楞,但不傻,什么事该做,什么话该说,我还很清楚的,现在这不是没有外人吗所以小子才这么说的,呵呵,消消气,都这么大岁数了,气坏了身子就不好了,来喝口茶。”

“哼你小子就不能盼我点好”房玄龄重新坐下,喝了口茶,不满的说道。

李靖刚才在一旁一直没说话,他之所以不训斥李毅,是因为他知道,他这个孙子对这些事都懂,但是对于房玄龄能如此的直言不讳,李靖还是很感激的

李靖:“呵呵,玄龄啊来喝茶,不用跟这小子一般见识,你放心吧,他除了嘴损点儿,其他的事,他能分清。”

房玄龄苦笑一声。“得感情你们爷俩心里一个比一个清楚,我这顿训算是自作多情了”

李毅嘻嘻一笑:“哪能呢如果没有你这宰相一怒,小子我还真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小子还要多谢房叔叔的点醒呢”

“行了,你小子少拍我的马屁了,还有什么,赶紧问,老夫还有公务在身呢”

“得既然您忙,那我也就不一个个问了,干脆您就和我说说吧,说实话,对于官场,小子还真是一窍不通,甚至连民部是什么小侄都不知道,要不您跟小子详细说说吧”

房玄龄眼睛瞪的老大。“你说什么你连民部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是李毅吗这是常识好吧真不知道你是如何懂那么多东西的。”

“嘿嘿,术业有专攻嘛,小子要是什么都懂,那不真成妖孽了吗”

“也是,不过就算这样,你小子也够妖孽的了,恩术业有专攻,就凭你这句话,老夫就与你说说”

李靖:“行,那就劳烦玄龄跟这臭小子好好说说吧老夫先去尚书省点个卯。”

房玄龄:“哈哈,药师兄还是这么认真,也好,去熟悉一下也好,反正尚书省你也熟,我就不陪你去了。”

“哈哈,你能帮我教教我这孙子,老夫已经感激不尽了,怎敢还劳烦你相陪”

“药师兄严重了,这都是我该做的。”

“行了,咱俩就不要客套了,你们先聊,我去去就回。”

“药师兄慢走”“爷爷,慢走”

李靖走后,二人才重新落座,房玄龄首先开口道:“老夫先跟你说说我大唐的官职制度吧我大唐所用制度是沿袭前朝的三生六部制,所谓的三省既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也就是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左右仆射,也就是我和你爷爷的官职。三省首脑共同负责中枢政务。而六部即尚书省下属的吏、民、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各方面的政务及政令的贯彻执行,并对朝廷担任具体事务的九寺五监及地方上的府、州、县有命令、监督之权。”

唐朝的三生六部制李毅还是了解一些的,简答来说,三省就相当于明朝的内阁,而尚书省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房玄龄和李靖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了

“房叔叔,三省六部制度我都懂,但这民部是什么意思不是应该是户部吗”

“户部什么户部,一直以来叫的都是民部,户部只是民部下辖的一个司罢了”

听房玄龄这么一说,李毅才想起来,貌似贞观以前还真没有户部,一直叫的是民部,貌似是贞观后期的时候才改叫户部的。

见李毅明白了,房玄龄才继续说道:“六部中,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而民部这次比较特殊,陛下为了便于管理,便在民部又开了一司,也就是你将要治理的财部,民部的其他四司分别为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其中金部与你的财部职能很是相近,但是这也影响不了你,你所要管理的只是钱庄和水泥协会,且直接听命于户部尚书,所以,你的掣肘算是很少了”

“原来如此,房叔叔,陛下的意思是以后的钱庄就交由我管理了”

“没错,这本来就不是老夫的事,老夫管理的是六部,而钱庄是属于民部的事情,老夫管理本来就属于越权了,不过以前由于没人懂钱庄,老夫才亲自出面管理,现在你来了,老夫也能松口气了”

“呵呵,这就好,我还以为我抢了您老人家的饭碗呢”李毅有些美滋滋的,咔擦的,这一不留神就成了国家中央银行的行长了而且还是唯一的一家银行,哈哈,少爷我这赚大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