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9(1 / 2)

加入书签

事就好”

“伯伯说的哪里话,你和我父亲亲如兄弟,咱们就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大表哥的事我也很难过,不过人死不能复生,伯父您要节哀啊保重身体要紧”

“唉到底是老了,有点事就看不开,没事我还挺得住恩这两位是”李君谦先是感叹一番,随后看到李雪雁身后的李毅和江离尘,疑惑的问道。

李毅见此,连忙自我介绍:“晚辈茅山弟子李毅李文庸,见过刺史大人。这是我的好兄弟江离尘,我们都是子涵和雪雁的好友,今天本欲和雪雁同往长安,没想到听闻此事,便想进来吊唁一番,打搅之处还望海涵。”

“哦既然是雪雁和章儿的好友,就叫我伯父吧这边坐本府突发此事,有些忙乱,招待不周之处,还请见谅”

“伯父说的哪里话,谁也不想发生这种事,我和子涵是好友,伯父不用和我们见外”

李君谦点了点头,然后几人相继落座。

“文庸贤侄,你说你是茅山弟子,那你可知道王远知道长”李君谦突然想起李毅方才说的话,开口寻问。

“哦那正是家师”

李君谦顿时一惊,他之所以问王远知是因为他曾经见过当朝天子李世民接见过王远知,而且当时李世民对王远知甚是佩服,既然能让李世民佩服,那就说明王远知绝对是有大本事的人,古代的人对神仙之论还是深信不疑的。

“原来贤侄竟是高人子弟,想必定是本领非凡啊,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哪里哪里晚辈还年幼,当不得伯父如此夸赞”李毅先是谦虚了一番,随后向四周看了看,略有不解:“恩晚辈有一问不知当问不当问”

“你是想问为何不给墨儿设灵堂吧”

“正是”

“唉既然你们都是涵儿的朋友,我也就不瞒你们了,其实我一直觉得墨儿不是自杀的”

“什么”李毅、李雪雁和江离尘顿时一惊

“不知伯父可有依据”李毅顿了片刻后沉声询问。

“要是有依据我就不坐在这了,但墨儿是我的儿子,我太了解他了,墨儿平时虽然古板守旧,严于律己,但是他心智之坚远超他人,所以自杀这种事绝对不可能发生在墨儿身上。但是我此刻心烦意乱,查不了案,所以我让洛州别驾守直贤弟帮我调查,而子涵和我的三子子豪也在那帮忙,所以灵堂虽然准备了,但还没有设,我在等结果”说到这,李君谦眼中杀机毕现,如果李子墨真是他杀,那洛州恐怕要刮起一阵腥风血雨。

不多时,外面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李毅向外看去,就见李子涵、李子豪、李子萱和一面容刚毅的老者向正厅走来,四人一到正厅,李君谦就迫不及待的询问:“守直,怎么样”

守直正是戴顺德的字,戴顺德先是行了个官礼,然后朗声说道:“启禀刺史大人,方才我与二位贤侄已经验过贤侄的尸体了贤侄两眼闭合,嘴唇青黑,口闭,牙关咬紧,为窒息而死,门窗紧闭,自内锁死,屋内无打斗痕迹,故而,得出的结论是贤侄确实是是自缢而死”

李毅一听眉头微皱,一句话脱口而出:“就这些”

正文 第十二章 李毅断案上

“恩你怎么在这儿这哪有你说话的份”李子豪刚才进来时没仔细看四周,李毅一说话才认出,顿时就不高兴了。

“你给我闭嘴,这哪有你说话的份”李君谦虽然对李毅的打断也有些不悦,但对这个没有修养一直让他头疼的儿子更加不悦。

李子豪一见李君谦发怒,顿时不敢言,愤怒的看了一眼李毅后悻悻的退下。

李毅也知道自己失礼了,便上前道歉:“小侄方才思考事情出身,有些失礼了,还望伯父海涵”

李君谦摆了摆手,大度的说道:“不妨事不过刚才你说就这些是何意”

“饿那都是小侄胡乱猜想的,当不得真,就不当着二位伯父的面前班门弄斧了”

李君谦一听,顿时猜到李毅可能有新发现,李毅虽然年龄小,但他是王远知的徒弟,谁知道李毅是否有师门秘技,所以格外重视:“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什么班门弄斧的,有话就直说,难道你认为老夫没有资格听你的独门秘技”

李毅本不想插手此事,现在却有些骑虎难下了。不过这样也好,如果他能帮李家解决李子墨之事,那他对李家就会有大恩,那么他和李子豪之间的事无论是和是僵都会有进展。至于说验尸查案,李毅还真就懂些,李毅前世就好刺激,破案侦查就更和它的口味了,所以前世李毅看的电视剧中除了探险类的就破案类的看得最多了,甚至因为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他还将洗冤录一书看了好几遍,都快能背下来了,所以李毅对这方面还是有些自信的

于是李毅毫不犹豫的说:“伯父说的哪里话,只是以前在茅山修炼时看过两本杂书,恰巧有一本就是说推理验尸的,只是小侄没有实践过,所以才推脱,不过既然伯父让小侄说,小侄就叨咕两句。权当给二位伯父做个参考。”

李君谦本来以为李毅有独门秘籍,没想到只是看了两本书,顿时就大失所望,如果看过两本书就能验尸破案,那人人都可以当刑部尚书了。但他也没有阻止李毅,毕竟这是最起码的礼貌问题,不过接下来李毅所说就让他惊讶异常了

“方才别驾大人已经将尸体验的差不多了,只是还有两个小问题想要请教别驾大人。”李毅走上前自信的说道。

“你这小娃子,好不爽利,叫我伯父就行,有什么问题你就说,不用拐弯抹角,老夫还没那么小心眼”戴顺德显然也是一个豪爽之人,此话看似是在训斥李毅,实则是给李毅信心,让他但说无妨。李毅在一边一阵尴尬,不过李毅也松了口气,看来戴春林没有把事情告诉戴顺德,那他的五百两黄金是哪来的,还有为何李君谦和戴顺德都是豪爽之人,怎么生出戴春林和李子豪这两个操蛋玩意。

稍微思乱想了一下,李毅回到正题,现在不是想那些的时候,装作咳嗽一声演示一下后,李毅凝声一问:“敢问伯父可曾检查死者的脖颈锁痕和死者所踏之物的高度”

戴顺德想了想回了一句:“这倒不曾,检查这有何用”

李毅轻叹一声,看来唐初的邢狱还是太弱啊,唐朝的邢狱貌似是从狄仁杰开始兴起的,到宋朝才有了系统的侦查手段,现在而现在只是凭当值者经验而已,李毅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众所周知,在所有案件的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死刑的判决。而要对犯人判处死刑,最要紧的就是要查明案情的线索及实情,而要弄清案子的线索和实情,首要的就是要依靠检验勘查的手段。因为人犯是生是死,断案是曲是直,冤屈是伸张还是铸成,全都取决于根据检验勘查而下的结论,所以死者的尸体是最重要的尸体,有时候死者说的话比活人说的还有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