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38(2 / 2)

加入书签

因而在黑衣军开进到这里的时候,江夏方面便也就立即进入了战备状态。三万多水师部队驾驶着战船封锁了江面,防止可怕的黑衣军以此对他们发起突然袭击。

当然,因为和天完残军那边约定了共同出击的时间。所以在十月的初七、初八这两天,黑衣军自然也没有进攻他们。

这般一来,自然也使得江夏方面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黑衣军携大胜之威前来,而湖广行省的平章政事也先帖木儿有没有岳州总管裴长青那样以劣势兵力还有和黑衣军硬碰硬刚正面的勇气。所以这两天来,江夏方面的兵马也是龟缩不出,摆出了一副要和黑衣军死熬的样子。

反正在也先帖木儿他想来,右丞相脱脱率领几十万大军围剿高邮。

那高邮府的张士诚就算是长了三头六臂,在这样的无敌王师面前,定然也是难逃一死的。而张士诚一死,南北之路畅通。朝廷在携大胜之威,沿长江水道西来,黑衣军和天完军再怎么样,也是不可能抵挡的。

到那时,举国之力围剿襄荆一地。那么灭掉黑衣军,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吗。

在退一万步讲,就算右丞相脱脱不能尽快光复高邮,但以他们湖广行省的战争潜力而言。只要拖上两三个月,湖广各地的兵马一到,黑衣军定然也是要败北的。

心中有这样的打算,他也先自然也会选择防守这样稳妥的办法了。

而对于此,张世华那边却是没有费心思想什么奇谋巧计。在一举攻克了巴陵城,近乎以一种秋风扫落叶般的姿态,清扫了沿途的阻挡者之后,黑衣军上下对此一战,都有着绝对的信心。

因而在张世华他们想来,拥有着绝对强大力量的他们,对付元蒙朝廷那腐朽的水师官兵,是根本就不需要为什么阴谋诡计的。

对付他们这样的缩头乌龟,就像郭羽说着那般,堂堂正正的碾压过去方才是最痛快的法子。

故而到了十月初九这天,在江夏城外十余里出建好了营垒的黑衣军,便也不由在张世华的亲率下,点齐了足足五万兵马,对着江夏和汉阳的方向,便也就浩浩荡荡的扑了过去。

“平章大人,黑衣贼来了,黑衣贼来犯了。”江夏方面,黑衣军的动向自然也是被水师官兵那边第一时间知晓。所以一名探子便也不由小跑着来到湖广平章也先帖木儿面前,将这个消息禀报给了他。

虽然同样叫做也先帖木儿。但身为湖广行省平章政事的也先和右丞相脱脱之弟,那个借助着脱脱的关系,战败了还能在朝廷中枢担任御史中丞的也先可是完全的不一样。

身为湖广行省平章政事的也先帖木儿,其家族在元蒙朝廷,可是正儿八经的将门。因而作为将门子弟的他,二十岁时便也就投身军营,做了一名军官。二十多年的行伍下来,虽然没有多么耀眼的战绩。

但其人,却也并不是那种只能纸上谈兵的人。

作品相关 第四百零八章 湖广之战

身为湖广行省平章政事的也先帖木儿,其家族在元蒙朝廷,可是正儿八经的将门。因而作为将门子弟的他,二十岁时便也就投身军营,做了一名军官。二十多年的行伍下来,虽然没有多么耀眼的战绩。

但其人,却也并不是那种只能纸上谈兵的人。

因而当其见到黑衣军这般浩浩荡荡的杀过来时,身为最高指挥官的他,便也不由高吼着,指挥着麾下的令旗手,调动着麾下足足三万余水军,在陆军的协助之下摆出了一个严整的防御军阵。

“杀鞑”士气爆棚的黑衣军士卒们怒声高吼着。而伴着这般怒吼声,这数以万计的黑衣军士卒,自也不由在张世华的指挥之下,沿着长江水道浩浩荡荡的对着敌人冲杀了过去。

“全军听令,立即开炮,给我轰杀这群鞑子”新逢大胜,又成功的天完军那边取得了联合。这般一帆风顺之下,张世华的心中自也信心倍增,不禁有种天下尽在掌握之感。

而在这般情况下,身为黑衣军的最高领导者的他,却也忘了喜怒不形于色,这般怒吼着便就下达了军令。

因而就在这般情况之下,近百门火炮便也不由齐声发出了怒吼,将自己的愤怒肆意的倾泻到了敌人的头顶。

“所有人保持阵型,不要混乱。肆意吵闹,扰乱阵型军心之辈,就地处死”身为整个湖广行省的中枢地区,江夏的这些个水师官兵对于火炮的攻击自然也是十分的熟悉的。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船只百户千户等级的前线指挥官,便也不由这般声嘶力竭的高吼起来。

毕竟,在这个时代,以实心铁球做炮弹的火炮威力其实并没有多么大。在这个时代,火炮更重要的其实是对敌人精神士气层面的打击,杀伤什么的反倒是在其次了。

故而只要军阵不混乱,士卒不肆意的散播自己的恐惧,火炮的攻击其实也算不得什么。

这不,因为这一次江夏的水师官兵们应对得当。因而这一轮的火炮齐射,除了给敌人造成了近百的皮毛伤亡之外,便也就没有造成什么其他的恶劣影响了。

因而见此,作为江夏水师最高指挥官的也先帖木儿,在面露微笑的点了点头之后,便也不由高举着自己的佩剑,怒声吼道:“将士们,给我开炮还击,现在也让黑衣贼们尝一尝,咱们的厉害”

是的,既然江夏乃是整个湖广行省的中枢,那么这些负责保护江夏城的水师部队,他们自然也是装备有大量的火炮的。

虽然说他们装备的火炮,依旧是落后黑衣军几十年之久的青铜火炮。

但青铜火炮和铁制火炮两者间的差距,也不过就相当于是半斤棉花和一斤棉花的差距。两者之间差距虽然存在,但也同属于一个层面上。

因而在这方面,数量上的差距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完全可以弥补质量上的差距的。

故而当两军的距离越来越近,水师官兵们一百多门火炮也同时展开还击的时候,黑衣军那边也不由被其轰了一个灰头土脸。

“该死,传令。加快速度,和这群鞑子白刃接舷战。此番,定要一举击溃这些个鞑子不可”在战场上,看着自己的属下被敌人的火炮轰炸,自也不会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因而张世华便也不由这般怒吼了一声,手中佩剑一指,便也不由让麾下船队的速度因此而加快。

“杀啊”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两军之间的距离自也是变得越来越近。到后来,以至于都近到可以清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