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81(1 / 2)

加入书签

得相对于比较绵软,吃起来不仅咀嚼很难,而且烘烤的时间也不容易掌握。

然而像这种百日鸭就不同了因为它们都是仔鸭,所以骨头非常细嫩,肉质也相当的纤滑,而且腌制起来也更加入味”

正解释的津津有味,并且还非常以发明了这样的一道美味而变得得意的时候,李二就再也忍不住的发火了。

酒杯被他啪的一下顿时就被李二扔在了地上。

瓷片纷飞间,整个场间立刻就笼罩上了一层压抑的气氛。

“陛下”长孙也是一惊,赶忙拉住了李二。

而其他的皇子、公主、甚至侍卫和宫女都一脸恐惧的唯唯诺诺起来。

“陛下,您听小臣解释”张毅也是被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没有想到,李二一发脾气居然有着这样大的气场。

不过他有的也只是吃惊,当下便立刻快速的解释道:“陛下,用仔鸭作为食材其实经过小臣以及张家庄众位庄老仔细研究推敲出来的结果,不仅不是铺张浪费,甚至还是利国利民啊”

听到张毅这么说,李二这才略微再一次强压住了心里的火气,不过两眼间还是死死的盯着张毅,看他如何解释。

要知道,大唐如今经过天灾、兵祸之后可以无论什么地方都已经到了贫困的边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像张毅这种在他看来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就能宰杀未长成的仔鸭的行为,就是一个助长歪风邪气的苗头。

如果不能制止住这种苗头,一旦社会上形成这种奢侈之风,那么对大唐来说无疑便是一种灾难。

正是如此,李二对张毅这种做法才无比的愤怒

“陛下,正如你所言,一只鸭长成需要半年时间,不过在这半年时间里鸭的生长却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而有一些变化”张毅将身子不由得朝后面退了两步,避开李二的威势,解释道:“咱们就从鸭的生长阶段说起”

说着,张毅就拿起了一块小石头,在地上画出了一条直线,在前面标注了三段距离之后说道:“我把这个生长阶段分成了三部分,其中分别是幼年期,成长期以及成熟期陛下,您看,这一小段距离就代表着鸭幼年时间的生长时间”

李二定睛一看,张毅的手正指着最前面的一段距离,而且根据张毅的解释也能够非常清楚的分辨,于是算是认同的点了点头,然后示意张毅继续说下去。

张毅道:“这个阶段鸭仔进食少,但是生长比较快速,在二十天左右的时间里他们一般可以长到三两,个别可以达到四两而一但度过了这个阶段,那么就会迎来它们生长的黄金时期成长期

这个阶段时间略微有些长,正如这条线的标注,它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是这个时间里他们的食量会逐步增加,相同的,它们的体重也会飞速生长,到了第一百天左右的时候,那么这样的一只鸭一般都会超过三斤

当然,如果采用张家庄精心研究出来的饲养办法,我们可以让它们的体重达到四斤可是过了这个阶段,进入了成熟期,鸭的食物消耗不会减少,但是它们的生长却会变得缓慢起来,由此可见,这个阶段对于养鸭来说投入和产出已经不成正比,除非等到产蛋,否则的话前面带来的利益将全部在这个阶段消耗一空”

第一百八十二章 陛下你听我解释下三更到

这个阶段时间略微有些长,正如这条线的标注,它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是这个时间里他们的食量会逐步增加,相同的,它们的体重也会飞速生长,到了第一百天左右的时候,那么这样的一只鸭一般都会超过三斤

当然,如果采用张家庄精心研究出来的饲养办法,我们可以让它们的体重达到四斤可是过了这个阶段,进入了成熟期,鸭的食物消耗不会减少,但是它们的生长却会变得缓慢起来,由此可见,这个阶段对于养鸭来说投入和产出已经不成正比,除非等到产蛋,否则的话前面带来的利益将全部在这个阶段消耗一空”

“能不能说慢些”长孙听出了一点儿味道,不过对于整体的解释她还只是停留在模煳阶段,于是对张毅道:“本宫刚才听了,你标注的几个时期都是以鸭的生长情况作出的一个判断,而且你提到个关键便是前面两个阶段中生长的情况。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是想告诉陛下,前面的两个阶段能够赚钱,而第三个阶段会赔钱是不是”

张毅无奈的点了点头,对于长孙的话没有任何的反驳,当然也无从反驳。

因为他的意思便是如此,而且还特意的说到了张家庄的饲养方法,目的便是更加的突出在生长期鸭子的生长效果。

当下,张毅笑道:“娘娘说的不错,小臣正是这个意思不过也许很多人会想到,只要渡过了后面的成熟期,那么母鸭便可以生蛋,从而也能达到盈利的目的,并且就目前来看,几乎所有的农户都是采用这样的法子”

“不错鸡生蛋,蛋生鸡,便是这个道理”李二沉声道:“咱们现在吃掉一只鸭,以后便会少更多只鸭,如此循环真不知道损失了多少只鸭在一般农户家里,除非等到鸭老的不能再老,否则的话是根本不可能如同你这般宰杀的”

张毅有些郁闷

一只鸭如果养到老死,天知道会浪费多少的时间和精力以及粮食。难道就为了那区区的几个鸭蛋

难道他们就不知道其中的利弊

想了想,张毅决定就中间得利益而言,需要好好的和李二解释一下。如果一位帝王都觉得采用哪种最落后的饲养方式来进行养殖,那么全大唐的百姓想要人人每个月吃上一顿肉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

想到这儿,张毅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郑重道:“陛下,您说的这些一般百姓养鸭的法子在臣看来不仅没有丝毫作用,甚至是一种真正的浪费”

“恩”李二一惊,问道:“怎么说”

如果说先前李二还只是以为张毅之所以这么说无非只是为了给自己开脱而已,可是听到了现在,并且看着张毅此刻的表情不由得想到说不定还真有此事,于是也产生出了几分期待。

毕竟上午的言论张毅已经证明了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纨绔,相反,他甚至还是一个有着聪明头脑,并且不拘泥于常态的年轻人。

而这样的人所代表的便是创新

作为一名帝王,李二非常清楚创新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创新那么所代表的便是落后,华夏几千年来,军士、农业、商业甚至朝廷的执政方式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以前老化的,没有用的东西都逐渐的被先进的方法所取代,而这些先进的方法便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