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6(1 / 2)

加入书签

气东来之意。站在石阶上就可以看到这座庞大的宫殿,石阶由下至上三十六阶阶阶如一,从宫殿下侧直接延伸到宫殿门口的位置,宫殿巍峨如山此时早已经灯火通明,借着透出的光线就可以看到楼宇间雕梁画栋的飞禽走兽或者上古凶厉显得在庄严中带着几分威武的味道。

“朝觐开始,诸公进殿”随着一声尖锐的声音响起,太极宫门口的大佬们就开始鱼贯而入,随即两条人流就开始一边再次整理衣冠一边鱼贯而入。

进入殿中最先映入眼前的并不是伟大的李二陛下的那张脸,而是两排点着桐油的壁灯,长长地捻子上火苗随着人群的进入而不断起伏,用它那柔弱的光亮点开了大唐新一天的篇章。

朝觐与平日里的早朝不同,所谓早朝其实就是每天例行的公事往往处理一些诸如政务军机的事情,而朝觐相对就要高大上许多,不仅会商议朝廷大事而且还会商议一些诸如奉赏、礼仪、国策实行等诸多事宜。

随着朝臣陆陆续续进入殿中,空旷的殿堂顷刻间就变得拥挤起来,并且大唐并没有后世辫子人跪拜和站立的规矩,现在的君臣其实还是非常和睦的,不仅没有那么多奴性的跪拜之礼一般有地位或者年长的官员还能有个座位坐着参与可谓是把人性化这个词语用到了极致。

因此很快大殿就哄闹起来,文官还相对谦谦有礼,可是到了武将这边就变成了凳子的争夺战,往往为了一张凳子翻脸不认人的大有人在,更有甚者趁着别人不注意朝着凳子上就是一脚,顿时凳子上的人就仰面朝天

就在整个朝堂快要变成一锅粥的时候,李二陛下终于姗姗来迟。

他似乎卡着时间点一样,总是能在群战即将爆发的时候出现在最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于是刚刚还咧着嘴破口大骂的混帐们立刻就纷纷闭上了嘴巴,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出现在自己应该出现的位置。

李二陛下的待遇明显和大臣不一样,光是龙椅两侧斗大的牛油巨烛就不一般,头戴通天冠,身着五爪金龙袍的他这一刻简直就如传说中的闪亮登场一般,整个人光彩四射宝相那个庄严

于是众臣立刻起身山唿万岁,不过张毅就在刚刚弯腰的时候却发现几个老家伙居然依旧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比如程咬金就是其中的代表,口里声音震天不过身子却不动如山

三唿之后伟大的李二陛下很坦然的接收了所有的人的跪拜之礼,然后朝觐就正式开始。

正如张毅所想象的那样,无论是古代还是后世,无论是朝觐还是开会其实都是同一个性质,从房玄龄到杜如晦,再到长孙无忌一个个的纷纷登场,口沫横飞的做着长篇大论,然后在群臣的鄙视中被另一个有着极度口才的人接替。

看着出列口沫横飞的大佬们洋洋自得的样子张毅就觉得自己果然还是太年轻了,根本就没有人家脸皮厚啊

听听人家程咬金的,一个羌人部落被他用区区一千府兵就拿下了,当然,这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他这一千府兵居然砍死了一万多羌人。一万多啊不要说部落,就算是整个羌族的人口才那么几万人,况且还是在人家的地盘上作战,你一千府兵杀几个来回还不把人家给杀灭族了

可是李二却听得津津有味,一边不住的赞叹老程的勇武还当庭叹息道:“只可惜朕如今身居宫中未能与知节一同持戈灭之真乃憾事”

不得不说李二是一个非常好的听众,长达两三个时辰不仅最直端正的听着讲演还能不时的附和两句,这就难能可贵了。到了最后经过长孙无忌的大总结下政务基本上就处理完毕接下来就进入到了诸如冯智戴之流一方封疆大吏的儿子觐见了。

冯智戴首先替他老爹冯盎对李二陛下表示了完成的感激,然后又委婉的说家父有病在身不能亲上长安为陛下贺感到万分愧疚,最后保证冯家对李家江山的绝对忠诚愿意发扬出一只恶狗的精神为李二陛下继续镇守岭南。

当然在长篇大论的时候岭南的海水制盐也作为岭南的一大政绩被他说了出来,于是很快太监就宣泾阳县子觐见。

张毅正听得昏昏欲睡,突然屁股后面就被人踢了一脚,身子向前一倾就站到了朝列中间。

“臣,泾阳县子张毅参见陛下”张毅赶忙俯身下拜,对于自己身后那个满脸络腮胡的家伙顿时充满了好感。

“平身吧”李二非常大度的给张毅免礼,然后笑着问道:“泾阳县子的功绩相信大家都已经知晓,虽为流人却有拳拳报国之心,于岭南改制网笼一物惠及万民,后又献海水制盐之法解我大唐缺盐之苦,所以朕便赐予了他泾阳县子之爵”

“有过则罚,有功则赏陛下赏罚分明老臣佩服”房玄龄立刻站出来大拍马屁。

“此子聪慧有佳小小年纪便为国立下大功也算是小有能才,不如陛下赐予让一个官职磨砺几年当能大用”杜如晦也不甘示弱站出来显示自己的存在感。

第三十五章 西市

刚才还晕晕乎乎,可是听到杜如晦的话张毅立刻就是一震,让自己去当官算了吧当官有什么好的天天为案牍之劳形,起叁更睡半夜的,最关键的是还有生命危险,自己现在可是有爵位、有封地的爵爷了,干嘛还要去没事找事

“陛下,万万不可小子臣年岁尚小虽有寸功却多半是运气使然若是担当大任恐为民招祸,如此一来不如让臣回家好好读书,待学成之日再为国尽忠也不至于涂炭生灵啊”张毅立刻俯身表示自己不能当官的原因。

魏征不禁点了点头,走出朝班对李二笑道:“陛下,老臣复议泾阳县子虽大功于国不过却是年纪尚幼,况且赐官之事正如此子所言,稍有不慎便是为民招祸,陛下不如赐予他钱帛也算是赏罚分明,待他日后学有所成相信陛下必不会亏待于他”

张毅那个感动啊,什么叫做急人之所急,急人之所需人家魏征就是

面对着眼前这位千古名臣老大爷张毅就差点儿请他在自己衣服上签名了,在心里感谢魏征的同时张毅再次眼巴巴的望着李二,希望伟大而仁慈的陛下能够再次听取这位忠臣的意见。

果然李二迟疑了一下然后才缓缓开口道:“既然魏爱卿如此说那朕就再赐泾阳县子黄金百两、白玉璧一对、绫罗五百匹、良田千亩”

张毅一听,顿时就乐了,要知道李世民接替皇位一来国库并不充盈,不仅如此因为白马之盟大唐每年还需要一笔数额相当庞大的钱财用于购买平安,所以别看赏赐的东西不多其实在当下已经是极为丰厚的赏赐了。

“多谢陛下,臣定当用心读书待他日报效大唐”

出了宫门,柔和的阳光已经布满了整个大地,懒洋洋的感觉让人特别的舒爽。

老钟和车夫等在外面正在说笑,特别是老钟现在又回复了当初当管家的霸气鼻孔朝天,两只眼睛也变得狗眼看人低,哪怕是禁卫军的士从身边走过也不带正眼看的。

“少爷,您出来啦”看到张毅排在百官当中出了宫门老钟就屁颠屁颠的凑了上来。

嗯了一声,张毅就进了马车,他这会儿实在是困的不行,昨晚在家里就没睡好过,也不知道床铺上面铺的是什么东西搁的腰上生疼,被褥也不保暖还是麻布做的盖在身上稍微一动就哗啦啦作响简直就是要了老命。

现在好了,一坐上马车眼皮就开始打架,实在是扛不住了啊

“少爷,您说咱是不是去西市买几个仆役、婢女啥的您看咱们家怎么说也是勋贵人家了,老夫人和二小姐也必须有人伺候,还有府里上上下下也要几个人装点门面不是”老钟见少爷准备休息立刻就将为府里添置仆役的想法说了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