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6(2 / 2)

加入书签

2001年的阳信中学场地和条件限制,总共比赛的项目只有100米、200米、400米,4x100米接力赛、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铅球、跳高以及跳远,因为整个初中有三个年级,所以一开始的各个年级比赛的项目相互错开,以免同时挤占场地。

班上原来给苏祖报名的是跳高、跳远和一千米跑,苏祖在前两天强烈要求下硬是改成了男生的100米、200米跑还有跳高。

体育科代表郭文旭和班上的其他同学,在上周的体育课见识了苏祖的50米测试成绩后,也没有什么异议,各个班级的校运会集体荣誉感还是非常强的,只是在后来又加了一项4x100米接力赛。

苏祖对这个无所谓,他前世今生耐力都不好,中长跑项目一直是垫底。跳远的话,一直都没有好好练过,干脆不去碰。反倒是跳高,因为柔韧性不错的缘故,虽然没人指点,成绩还可以。

初三三班里,男生有实力竞争前三名的,主要也就苏祖,张杰华和体育科代表郭文旭三人。

其中苏祖是和张杰华都参加的是100米和200米,另外一项苏祖是跳高,张杰华是跳远。郭文旭参加的是400米和1000米和铅球。三人都有接力赛,再加上另外班上另外一个男生,组成了4x100接力赛的队伍。

上午最先开始的是初三年级的跳远和跳高的比赛,先是跳远,然后是跳高,参加的人数不多,也就十来个,一人三次机会,直接没分预赛决赛。

跳远开始以后,苏祖在旁观战,从头到尾其实也没有多大悬念。

张杰华看着懒散,人又傲气,平常也不怎么参加体育活动,但随随便便一跳,都是在6米多,足足超出第二名二三十公分,天赋远远超过了这个年纪的初中生。

苏祖也惊讶于身边一直有这么一个天赋不错的同学,在曾经的记忆里,只有张杰华跑步很厉害,但向来都是不认真的。

等到跳远比赛结束,跳高比赛终于开始。

苏祖试跳顺序排在比较靠后,看着前面开始试跳的几个班选手,实在有点忍俊不禁。

校运会这种比赛是各班自己内部推荐,所以有一些学生完全不会跳高,千奇百怪的方式方式都出来。有直接冲向栏杆收腿跳的,有背越式和俯卧式的,多点的是跨越式,这个算是体育课老师有演示过,正常一些。

大部分人开始的高度也就12米13米,有一次过杆的,也有几次不过的,各种加油指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气氛倒是挺热烈。

“苏祖,加油”

等苏祖准备上场的时候,旁边也有不少人在鼓掌。转头望过去看到整个初三三班级不少人都围了过来,其中还有个白白胖胖带着幅银框眼镜的男子,正是他初三三班的班主任徐明学。

苏祖点了点头,走到栏杆前,向负责的老师要了一个14米的高度。

他用的也是跨越式,背越式由于没有专门的气垫和指导,他没有尝试过。

以他现在的敏捷素质和原有的柔韧性,14米不是大问题,一次跳过,开头几个其他班级还在跳12和13米的选手,顿时苦着脸。

接着各个班级跳高的选手又来回轮流着跳了几次,加油叫好声不断,高度也渐渐提升,到后面只剩下三四个人,开始争夺前几名,逐渐来到了15米以上的高度。

其中隔壁班有个男生最后一趟,更是用初学乍练的背越式跳到了16米,场面一瞬间沸腾了起来。

这个高度,很多初三的男生女生都没有横杆高,离得远看起来还没什么,走近了发现横杆已经到头顶,这就很恐怖了。

苏祖眼看这样,最后干脆要了一个165米的高度。

“你确定”

临时兼裁判的是一个初二的体育老师,看到苏祖要的这个成绩还以为他听错了,连续两次向苏祖确认了一遍,这个高度在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初中生而言,已经是高难度了。

苏祖点了点头,直接从场边开始助跑,由于三点敏捷素质的加点,他助跑的速度要比别人快得多,一个跨越滞空跳过,堪堪擦过横杆,落在了软垫上还向前滚了两圈。

站起身听到场边初三三班的小伙伴呼啦啦的欢呼鼓掌,比刚才的气氛热烈,其中彭程郭文旭还有几个男生都跑过来拍苏祖肩膀称赞。

旁边当裁判的体育老师也笑着问,“要不要破纪录我们学校的跳高纪录是17米。”

“破,破,破个纪录看看。”彭程在旁边欢快地喊着。

苏祖摇了摇头,他现在身高也就一米七左右,跨越式跳个165米差不多就是极限了。

他上一世最好的一次成绩也是165米,县运会第二名,也是用背越式才跳出来的,而现在敏捷素质的提升,单用跨越式就已经能够达到这个水平。

而想要破校运会这个记录,肯定是要采用背越式,但阳信中学用的垫子就是普通几张软垫叠一起,不是专门的气垫他也没想尝试。

而且,系统里提升的是三点敏捷素质,力量和柔韧性都没有提升,苏祖的主要重心也放在跑步这方面,跳高这一项已经拿了第一就差不多了。

第十一章 100米

下午开始的是初三年级的重头戏,男生和女生的100米、200米比赛,和铅球比赛。400米与1000米以及4x100米接力赛这三项是放在了第二天。

男生100米预赛开始,敖丁平就和原本安排负责当裁判的体育老师换了班,亲自拿着秒表在终点线计时。

起跑线前,学校也拿了几个生了锈的助跑器出来,跑步的男生很多都是第一次用,有样学样采用蹲踞式两脚踩在助跑器上。至于效果如何,谁也说不清楚。

在阳信中学的校运会,项目报名最多的项目就是100米短跑,毕竟这个相对简单,又不像1000米那么费力。像初三三班参赛的除了苏祖和张杰华,还有其他三四个同学。

人数相对较多,预赛总共分了四组进行,张杰华被分在了第一组,苏祖在第四组。

起跑信号用的依旧是哨子,发令枪这种东西,大家都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

一声清亮的哨子声过后,起跑线前的选手跑了出去,苏祖在旁边看了下,可能是用了起跑器的缘故,大家起步都不怎么样。

尤其是张杰华,起步看起来还比别人慢了不少,但过了50米,慢慢的就赶上,后半程身高腿长的优势彻底体现出来,冲刺的速度很快。

上一辈子,苏祖就觉得张杰华在短跑上很有天赋,各方面实力都超过他,阳信中学校运会第一,县运会也拿到了第四名。而且那个县运会第四还是在起跑失利的情况下拿到的,不然名次可能会更高。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张杰华在初三下学期辍学了,不然苏祖估计他如果上了高中,有人指导训练一下,一个二级运动员不是什么问题。

在千禧年初,吴兴县85的中学生都来自于乡镇农村,有高中部的四所中学练体育的加起来都不超过五十个,但能够拿到二级运动员体育特长生加分录取的,一年都不超过十个。

“12秒9”

很快成绩出来,苏祖在看到后半程,张杰华远远甩开其他人三四米远,就已经知道他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