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84(2 / 2)

加入书签

楚歌这次真的失态了,他猛地站了起来,脚下的拖鞋被他踩烂,连地砖都四分五裂。

最急需被保存物种的星球,换言之,就是生命即将覆灭的星球。

“是因为这次火山喷发吗虽然号称是灭世级喷发,但距离真正的灭世还差的远啊。”他喃喃的说道:“以人类现有的科技,10年内就能恢复地球生态,更何况,地球生命36亿年的历史上,比这凶险的环境多得多了,生命也都顺利的延续下来。”

“环境污染人口爆炸核战争彗星碎片降维打击”

楚歌把所有可能导致生命灭绝的原因想了个边,但是没有一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系统看不下去了,主动说道:

“宿主,别白费心思了,空想和推论是无法得到答案的,我的规则使我不能直接告诉你答案,但是好好完成我的任务,你就有机会发现真相,如果运气够好,还有可能挽救一下。”

“远古追溯这个任务”楚歌皱眉,“可是,现在我连一点头绪都没有,只有一些简单的线索,我甚至都不知道这些线索是不是有用。”

“有用的。”系统语出惊人,“你不觉得,你发现这些线索的过程有些巧合吗在雪山峰顶得到了视力的增幅,在黄石公园则由于地质运动,巧合的得到了深入地下的机会,还有,如果不是我暗中做了手脚,你以为以地球现有科技,能发明出勘查地下上百公里地质情况的地质卫星吗”

“是你故意引导我向这个方向探查的”楚歌惊奇的说道:“那你做的真是相当成功,我完全没有发现。”

“我已经做得有点超出职权了,宿主”系统没有答话,转而自说自话起来,“说实在的,我的使命就是保存生命的信息,然后看着它们消失,只是人类这个物种,实在是很有意思,值得我违背原则,进行帮助。”

“所以,宿主,现在能让你知道的,已经都告诉你了,你是准备继续你的悠闲生活,直到我的职责结束,还是打算按照我给你的线索,努力一下,就看你自己了。”

“你的选择,关系重大。”

第一百三十九章 重临太平洋

“那还有什么好选的啊”楚歌在心里大吼,“你都说道这个份儿上了,还能怎么办啊说,我还有多长时间”

“这个我也不能确定。”系统关键时刻又不给力,“但是我建议你还是加快动作,尽快探索其他三个地点,之后,我可能会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行,明白了。”楚歌郁闷说道:“你还有什么能给我的提示吗一起说出来吧。”

“能告诉你的,都已经说了。”系统回道:“难道还要我直接把答案告诉你这样我会自毁的。你就老老实实的去工作吧,关键时刻,我会给你提示的。”

楚歌的安逸生活被完全打破了,他必须全力调动一切资源,做一个拯救地球的超级英雄。

而比其他超级英雄难办的是,现在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即将有大灾难发生,还没办法告诉别人,一是别人肯定不信,二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灾难。

如果放在一年多前,楚歌刚刚得到系统的时候,恐怕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好在现在,他的人脉和财力都有了长足进步,足以支撑对三个特殊地点的探索。

楚歌结束了和系统的对话,立刻抓起手机,再次拨通了张主任的号码。

“喂,楚先生。”张主任的语气比上次联系更加热情,“这次又有什么吩咐”

“吩咐不敢当,我想去三个地点进行科学勘探,不知道你能不能为我安排一个团队,一起出发。”

张主任还真是见过世面的人,面对这个有点奇葩的要求,却是见怪不怪,丝毫没有表露出诧异的感觉。

“哦,那您说说,都要去那儿对这个团队,有什么要求”

“一是南极洲,威尔克斯地和毛德皇后地之间;二是大西洋与加勒比海之间,波多黎各海沟位置,三是北非,整个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

“嗯,我记住了。”张主任说:“我这就给您去问,您等我回信吧。”

过了四十分钟,电话就打了回来,张主任上次帮楚歌办事,得了实惠,态度愈加积极了。

“楚先生,我帮您问过了,”张主任说道:“南极洲的事情,应该可以办,我国的南极中山站,就位于您描述的地点附近,可以安排船只送您过去,在吩咐当地科研人员配合您的工作。”

“波多黎各海沟,略微难办一些,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我国的中海油公司,和波多黎各政府关系不错,可以提出帮助他们进行深海资源勘探,借机在波多黎各海沟位置作业,到时送您去海上平台,具体的工作,您指挥现场人员完成就可以了。”

“只有撒哈拉沙漠这一个地点,难度太大,当地历来没有安排科研考察的惯例,如果您一定要去,我可以负责帮您办下来周边国家的护照,但是具体的团队,我就没法办您安排了。”

现在是10月份,南极洲刚刚脱离冬季,本就寒冷异常的南极,受到全球气候的影响,温度再降,多个观测点屡次创下全球最低气温记录。

其中,在富士冰穹的穹顶观测点,人们测出了地球有史以来的最低温度,零下12013摄氏度这个温度,已经低于了酒精的熔点117度,酒精被冻成了固体涨裂了温度的外壳,幸亏有氮气温度计,才能记录下温度。

所以,在这样一个季节,去南极探险,用大脚趾思考,都知道是极不明智的选择。

楚歌决定,先去波多黎各海沟玩玩,等到明年2月,南极洲的夏天,在去那个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探险。

“那就这样”,楚歌回道,“先安排我去波多黎各吧,我还要找几个人一起,需要半个月的准备时间。”

“那正好了,我这儿也需要一定准备时间,”张主任大笑,“等您准备好了,随时通知我,咱们坐船过去,还得一段时间,如果到时平台还没搭好,咱们就在南美玩玩,那里还是很有特色的。”

随后半个月,楚歌开始积极的准备必须的物资。

第一,由于借助于中海油的深海平台,钻探的设备就不用再准备了,但是一些元素分析,年代测定之类考古设备,那定然是没有的,需要自己准备。

第二,石油钻探,使用的是深海钻杆和普通蛙人,而楚歌要做的事,很有可能需要深潜设备,这种东西市面上还是没有卖的,还得麻烦张主任去协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