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74 抱怨(第三更)(2 / 2)

加入书签

儿子这是有不满,得,让他发泄下吧

他这么想着,果然,吴三桂一开了口,就又接着说道:“如今可好,不但我们吴家的伯爵没了,儿子也被迫离开了锦州。爹,咱们得根基可是宁锦之地啊”

这个确实是,吴襄挤出了点笑容,想安慰儿子,说只要手中有钱有兵,离开了宁锦也是没事

可他还来不及说话,吴三桂便又在抱怨了:“爹,您老了,已经跟不上形势了”

一听这话,吴襄一愣,脸上的笑容便没了,他心中有点生气,儿子竟然敢这样说自己

“当今皇上奋发图强,是位中兴大明的英主”吴三桂有点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可您呢,还一直想着保存实力,保存实力不但剿灭流贼的时候这么想,甚至还让儿子身边的人天天这么唠叨。男儿大丈夫,手握重兵,却一事无成,眼看着眼前的战功却不能有,您不知道儿子离开了锦州,以后就只能看着何可纲立功劳了,还有那曹文诏,你信不信不用多久就能升总兵”

他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他爹在两军阵前败逃,绝对不是打不过流贼,而是想保存实力不但他自己保存实力,还让家里的那些老人不停地唠叨劝谏自己,一定要保存实力,只要手中有兵,朝廷就不得不重视什么的。这套子话,他的耳朵都能听出茧子来了

吴襄被他儿子训斥,很是尴尬。不过他是个精明的商人出身,听到儿子的话后,也不得不认真地考虑了起来。

吴三桂有机会把心中的不满都说出来,这话就多了,就算他爹没说话,他还在继续发泄道:“您看看,儿子当初当机立断,截了蒙古军之后并没有马上回师,而是去了草原,为我大明扬威正是因为有这一番事情,皇上才会破格重用儿子,成为大明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兵。皇上的意思,就是要儿子不负圣恩,继续扬我大明军威的。可您看看,儿子当了锦州总兵后,手握重兵,却反而一事无成,您看”

这时候的吴三桂才十八岁而已,少年意气,血气方刚,热血沸腾,正想有番大作为的时候。可吴襄让家里老人却在他耳边经常唠叨那些保存实力的话,肯定和他的年龄、性格不符合。如果事实证明,吴襄是对的,那说不定吴三桂也会服气,也会跟着这么做了。

但这个位面的事实却证明,当今皇帝是为难得的英主,保存实力的结果就是打败仗,被降级,甚至他也被调离了最能立下大功的锦州前线,这让吴三桂心中不满的情绪一起爆发了出来。

听到儿子满肚子的抱怨,吴襄忽然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好像打错了算盘。儿子所说,不无道理。

在听到儿子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大堆话后,吴襄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点点头道:“我儿说得似乎有些道理这样,为父给你舅写封书信,问下”

吴三桂一听,不由得很气恼,感觉自己说了这么多,却没什么效果,父亲还要去和京师的舅舅商量。自己的前途,还是不能自己决定,便开口直接打断道:“不用,以后孩儿的事情孩儿心中有数,自会有决断爹您就别操心了”

“”吴襄听了一愣,顿时不说话了。

吴三桂看着他爹,表情严肃地说道:“陛下有旨,孩儿调到大同后,会对草原用兵。这次的机会要再不抓住,孩儿的前途肯定没了。皇上要中兴大明,绝对不会一直任用无能之辈的”

说到这里,他忽然露出一丝向往之色,“皇上曾赞孩儿乃是大明之骠骑将军,如今剩下这机会,孩儿定要好好表现一番,如此方不负陛下提拔之恩孩儿也能为我吴家争一口气”

吴襄怔怔地看着在慷慨陈词的儿子,忽然之间,感觉自己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