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一章 冬天的蔬菜(2 / 2)

加入书签

等天一亮,门市窗口刚一打开,突然就窜出几个痞子把队伍冲散了。

辛辛苦苦大半辈,一夜回到解放前。

排队的人太多的时候,一些人为了夹塞儿,甚至从人的脑袋上爬过去,挤到窗口前。

其实,大家抢破头的冬储蔬菜就两样。

一是大白菜,一是萝卜。

这两样东西白客都很喜欢吃。

大白菜几乎是百搭的,可以跟很多东西搭配起来吃。

可以炒可以炖,可以腌可以蒸。

哪怕什么都没有,就放几片姜,用猪油炒着吃也一样不错。

又香又甜,还有股奶油的味道。

萝卜也很好吃。

在这个北方小城中,冬储的萝卜统统都是那种绿皮的沙地萝卜。

也就是后世京都一带所说的水果萝卜。

后世说它是水果萝卜有点扯淡。

但在眼下,说它是水果萝卜还真不夸张。

因为孩子们馋水果的时候,夏天吃西红柿,冬天就吃萝卜。

不过,这萝卜不像白菜那么百搭。

白客喜欢的吃法就那么几种。

最喜欢是萝卜丝丸子,或者萝卜丝汤。

还有用萝卜丝炒虾皮吃,也有一种甜鲜的味道。

但是,东西再好吃也不能顿顿吃啊。

上顿白菜,下顿萝卜,一天三顿饭都打不开点儿。

可即便白客此时是个万元户了,对此也无能为力。

一方面此时没有大棚蔬菜。

另一方面此时的物流还没那么牛掰,南方的蔬菜根本运不过来。

只能等将来,白客实力雄厚了,同时相关技术也出现了,再搞大棚蔬菜吧。

期末考试后,白客到同学家窜门,看到他家在发豆芽,顿时灵机一动:豆芽这种蔬菜也不错啊,而且足够新鲜。

为了让全家人吃上新鲜的豆芽,还没等放寒假,白客就开始鼓捣。

听同学家人介绍后,白客知道发豆芽的大概流程了。

先把绿豆泡一天一夜,然后放在篮子里,上面盖上纱布,每天洒三次水。

白客信心满满地在自己屋子里鼓捣着。

可五天过去了,打开一看,没几个绿豆发芽,还有一些烂掉了。

白客蹲在院子里查看时,姥爷拄着拐杖伸头看一看,摇头笑了。

白客想起姥爷这岁数肯定会发豆芽,连忙请教:“姥爷,我这豆芽为什么没发出来啊”

姥爷伸手摸了摸豆子,想了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姥爷虽然发现不了错误所在,却知道正确的办法。

他指点着白客,先用保温壶里七八十度的开水烫一下绿豆,然后泡上。

上一次,白客泡了一天一夜。

按照姥爷的做法,泡一晚上就可以了。

然后放到篮子里,但不能放太多,只需要把篮子底儿铺平就可以了。

再在上面盖上几层纱布。

每天浇几次水。

三天后,白客到学校听老师布置寒假任务。

等他回到家里时,姥爷笑嘻嘻地向他招手。

白客进姥爷屋里一看,豆芽都发出来了。

芽很长很长,只是没有后世的豆芽那么胖而已。

当天晚上,白客就动手炒了盘豆芽。

老爸老妈赞叹不已,没一会儿就吃完了。

等正式放寒假了,白客又去买了更大的三个平底篮子。

他照猫画虎,发起了黄豆芽和黑豆芽。

虽然都是豆芽,也都长得差不多,但味道还真是不一样哦。

过了几天,白客突然又想起:大蒜也可以发芽啊。

那东西好像叫蒜苗。

这蒜苗更简单,直接放在盆里,浇点水,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它就开始发芽了。

五六天的时间就长到10来公分了。

最神的是,这蒜苗跟韭菜一样,可以一茬茬割着吃。

当然,三茬以后就没法吃了。

总而言之,白客的这个寒假可有的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