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章 第 51 章(1 / 2)

加入书签

小算盘见他父王、母妃都跪在地上, 也赶忙从榻上爬下来。他自小跟在五娘身边, 又有芍嬷嬷在一边看着,对宫里的规矩还是稍稍知道一些的。只是他下榻之后, 没有跪到他父王、母妃的身后, 而是背对着他们跪到了前面。小小的一团, 背倒是挺得笔直的。

原本有些感伤的气氛,被这小胖子一闹,立马就变味了。太后眼睑上还沾着一滴晶莹的泪花, 这会也竟掩嘴大笑了起来:“祖母的乖孙儿, 你这是干什么呢”

小算盘一脸的懵懂, 不过长辈问话他还是有礼貌地答了, 只是回答的话让人啼笑皆非:“磕头拜拜,拿红封。”

昭亲王看着跪在他前面的肥崽儿子,眼里尽是暖意, 以前他活着只是为了他母后,现在他活着, 是为了他爱的人, 他的家:“你要先给祖母磕头,祝祖母长命百岁, 祖母高兴了才会有红封。”

小算盘一听,就趴下给他祖母磕头了,人小算盘也是个实诚孩子, 那头磕得可实在了。“咚”的一声, 看得太后心疼死了, 赶忙下榻把他拉起来,给他轻揉揉额头,嘴里还斥责儿子:“哪有你这么当父王的,一会你这样磕几个头试试。”斥责完儿子,老太太脸一变很温柔很慈爱地问小算盘:“疼不疼祖母给揉揉。”

小算盘皮实,摇了摇头,还很欢快地回道:“不疼。”

太后没忘了她大孙子心心念念的红封,小算盘抱着刚拿到手还热乎得很的大红封,笑得眉不见眼的。不过他也只是抱了一会,就把怀里的红封上交给他母妃的,接着他又去他外祖母那挣红封了。

用完晚膳之后,五娘把两个孩子哄睡了,就来到了正院。到了正院,她跟昭亲王夫妻才规规矩矩地给太后磕头请安。

这次没有孩子在一旁闹腾,太后也安坐在榻上受了他们的礼,她看着越发沉稳的儿子和更加端庄大气的儿媳,心里很是欣慰,西北这四年,没白待。

太后淡笑着对昭亲王说:“带着你媳妇去给你岳母磕头请安吧,要不是她帮你忙活军饷,你们两个也不能这么安心地待在西北四年。”

坐在右边榻上的米氏一惊连忙下榻,给太后福礼:“娘娘,这是万万使不得的。”平日里不管她如何大胆跋扈,但要昭亲王给她下跪磕头,她还真不敢当。

太后见米氏惶恐的样子,无奈语气硬了些说:“你上榻坐着,他们夫妻的礼,哀家说你受得,你就受得。”太后心里明镜似的,她昭儿有今天这样的成就,米氏母女功不可没,再说她本就是她昭儿的岳母,岳母也是母。

米氏闻太后都自称“哀家”了,也就只能坐上榻。昭亲王倒是无所谓,反正他岳母在他眼里本就是长辈,他扶着五娘来到米氏面前跪下了,夫妻两人给米氏磕了三个头。

后昭亲王朝米氏拱手道:“小婿多谢岳母多年来对我们夫妻的扶持与帮助,”说着他又准备叩首,不过被米氏给出言拦住了:“好了,你们可不是小算盘,磕再多头,我也是不会给你们一两银子的红封的,都快起来吧。”

说是这样说,但米氏眼中早已含着泪,五娘至始至终都没有开口,只是她跟她娘一样,都双目微红。虽说五娘没开口,但她很在意她夫君对她娘亲的态度。她娘亲出身不好,不知道因为这个吃了多少亏,但今天她婆母跟夫君都这么礼遇她娘亲,让她真的很开心。

以前没做娘的时候,五娘还没有多大感触,做了娘之后,她才深切地体会到为娘的辛苦,只是一时之间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只能拿眼多看看她娘。

请完安之后,一家子人就坐下叙话了。太后看着坐在椅子上的儿子、儿媳,脸上的笑就没歇过:“你们回过王府没有”

五娘瞅了她边上的男人一眼,就无奈笑回:“还没有,原本是要回去一趟的,王府仪仗都到了京城门口了。只是赶巧碰见了奉国将军府的人,”说到这,她又斜了一眼她男人:“咱们王爷气性大,见不得奉国将军府的人嚣张,就出手废了那人,据说被王爷废了的人是那赵寅的次子赵昆。”

知道了这事,太后倒是一点都没有要责怪的意思:“废掉也好,朝里这几天一直有人举荐那赵昆接手京禁卫,现在可以消停了。黄石青虽然好权又不中用,但有他占着那个位置,奉国将军府一时间还沾不到京禁卫。”

昭亲王倒是一点都不在意谁坐在京禁卫统领那个位置上,反正京禁卫统领只要不让他满意,他有的是法子让人从那位置上滚下来。现在他在考虑的是另外一件事:“赵寅是不是回京了”

对于这一点,太后这几天也在思虑:“应该是回京了,皇帝去了奉国将军府之后,当天夜里,韩氏一族就被灭了。赵寅要是没回京,也许韩国公府还能等到你回来,那就不会被灭门了。”

昭亲王倚在椅背上,一手摸着下巴:“皇帝还没那能耐跟决断灭韩氏一族,看来赵寅不但在京里,他还跟皇帝联手了。”

五娘听到皇帝跟奉国将军府联手之后,她就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如果他们真的联手了,那咱们就要注意了,”她说着便看向了太后:“韩氏一族被灭,肯定跟当年的事有关。韩氏被灭族之后,赵寅他们肯定会认为当年的事就彻底没有证据了,行事起来只怕会更加肆无忌惮。”

米氏也想到了这一点:“只怕到时候那毒妇反咬一口,伤的就是太后娘娘的名声了。”

太后把手中的佛珠随手丢到了一边,讽刺道:“那韩秋儿惯会装相扮可怜的,她要是反咬我一口,我要是没可靠的证据,还真的是百口莫辩。毕竟我当年诞下的是个死胎,为了保全我在宫里的地位跟恩宠,抢走她的孩子也的确说得通。”

五娘担心的就是这个:“这样一来,不但母后的名声受损,还会被冠上混淆皇室血脉的罪名,那些宗室到时就有事做了。”

“宗室已经自身难保了,”昭亲王看向他媳妇:“要是我没料错的话,皇帝已经开始查宗室了,毕竟一旦他的身世被揭露,不提我跟老三,宗室也碍眼得很。”

五娘微蹙着眉头,笑着对她夫君说:“原本我已经觉得皇帝不聪明了,现在被你这么一说,我怎么感觉他远比我想的要蠢,而且不但蠢,耳根子还软,真正想要宗室死绝的只怕是赵寅吧”

“还是我媳妇聪明,”昭亲王毫不避讳地夸赞五娘,后转头看向坐在榻上的两位老母亲:“我废了个小的,估计老的也快要出面了。今天我之所以拐道来乐山,除了给母后请安之外,就是把两个小胖子送过来,我跟满满回了京后估计一时间会抽不出空来看你们。乐山这里,我会再添一层防卫。”

太后想到日后有孙儿陪,脸上的笑都带满满的幸福:“你们放心办你们的事儿去,孩子有我跟亲家母在,不会有事的。”

米氏也点了点头:“放心吧,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们一句,万事小心。”

京城肃亲王府思过院,肃亲王自从听了暗卫回禀说昭亲王在京城西城门外废了赵昆,他就一直高兴到现在。肃亲王高兴不单单是因为昭亲王废了赵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昭亲王悄没声地回来了。原本他是要让暗卫送急件去西北的,现在是不用了。

现已经是肃亲王妃的风氏渺渺,端着一碗醒酒汤进来了:“昭亲王回来,你就这么高兴”

肃亲王看着在昏暗的灯光下,越显温婉柔美的女人,再次在心中暗暗感谢了那个傻妞一番,要不是那傻妞点醒他,也许他跟渺渺这一世就错过了:“老九回来,京里那些不安分的人就会有规矩一点了,那咱们也就可以轻松许多。”

皇帝虎视眈眈地盯着宗室,可是排在宗室之前的肃亲王府更碍眼,他不得不紧防有人暗下黑手,有一个韩氏已经够了,他还想多陪他妻子几年。

风氏把醒酒汤递给了坐在书案后面太师椅上的肃亲王,瞪了他一眼,笑说:“那你就没个节制喝这么多的酒。”

“这不是高兴嘛,”肃亲王一口饮尽醒酒汤,放下碗后,对风氏说:“等京里这些事料理完了,我就陪你出去走走,咱们再回淮州一趟。”

“好,”风氏只要能跟他在一起,去哪都好,只是她的确不喜欢京城:“不过话说回来,昭亲王回京了,那飘飘那丫头也应该回来了”

“应该回来了,”肃亲王拉过妻子,让她坐到他的腿上:“傻妞现在跟在九弟妹身边,等你见了九弟妹,你就可以放心了。”

风氏一手搂着肃亲王的脖颈,玩着他的耳朵:“只要不让那丫头乱跑,我倒是没什么不放心的,依着那丫头的身手,没几个人能近的了她的身。”

“也是,傻妞也就一身功夫了得。”

安平伯府的前院书房,安平伯跟二老爷金明杰盯着坐在椅子上慢条斯理品着茶的严明,是一肚子话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他们不开口,严明又滑不溜秋的,根本不会主动言明。

过了一会,性子有些急的二老爷挠了挠头,出声问到:“你就给我们个准话,昭亲王爷是不是想要,”说到这他紧抿着嘴,但手指着天,瞪眼问道:“是不是”

严明看他俩急得都快冒汗了,也就放下了手中的杯子:“你们想让我回是还是不是呀,这种事情能明说吗”

安平伯兄弟也不是蠢的,一听严明这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安平伯其实一直有个疑问在心里:“那皇帝是不是”

严明知道他要问什么,他摇了摇头。

安平伯鼓嘴呼了口气:“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明天我会再加强府里的防卫的。”

二老爷金明杰吞了吞口水,忍不住问到严明:“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事的”

严明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他,不过倒是说了句:“你们没觉得我这几年升得有些快吗”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可不是谁都能坐得的。

安平伯兄弟瞬间明白了严明的意思了,看来他早已经上了昭亲王的船了,不过他们安平伯府何尝又不是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