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0 蛤蟆头(2 / 2)

加入书签

这么说吧,这种温度张劲小时候曾经试过,吐一口唾沫到自己鞋面上,绝对不是黏上去的,而是弹开来的,因为唾沫从嘴到鞋上这么点距离,已经被冻成冰渣了可想而知这种温度又多么可怕,多么杀人

那种温度,如果穿普通的皮靴或是棉鞋的话,在外面走个十几分钟,都能够把脚丫子冻掉。但是这棉靰鞡却不同。棉花絮的里子、羊皮或者牛皮、鹿皮包外皮、靰鞡草絮的夹层,绝对暖和

就算是零下四十多度,穿着棉靰鞡踹到雪里面,走上个一两个钟都不会冷。

而且东北有一个说法,说是只要脚下热乎了,全身都不冷。所以,对冬天还要外出的人来说,这脚上的棉靰鞡比包脑袋的狗皮帽子还重要。

以前的东北人,也许是天寒的原因,不管是老头老太还是姑娘小伙,都喜欢嘴上叼个火。所以烟笸箩就是家中必不可少的一样物什,尤其是大冬天的时候。爱串门子的老娘们们,串门子进屋,往炕头儿一坐,手里打着毛线、嘴里叼着个蛤蟆头、嘴里唠着家长里短,别提多乐呵了。绝对是一大享受

至于说酸菜缸能成为一宝却也并不勉强。与前两宝比起来,其重要姓毫不逊色

东北秋后就天寒地冻,可比不得南边,冬天还能见着点绿色。张劲还记着小的时候,冬天一共就三样菜,白菜、土豆、萝卜。有的家里过的仔细,顶多能自己发点豆芽,或者用花盆种点蒜苗啥的。

每年秋天的时候,每一家都会一次买上几百斤土豆、白菜,弄到菜窖里存起来。要一直吃到来年夏天,有新鲜菜上市的时候。可以想象,五六个月的时间就吃这么三样菜,那是什么味道了。炖白菜、炒白菜、凉拌白菜,土豆丝、土豆片、土豆块,萝卜蘸酱、萝卜汤、萝卜团子那真是让人吃的够够的。

多了一个酸菜缸,相当于把菜的种类从三种变成四种,可见这酸菜缸的重要姓。而且血肠汆白肉、酸菜肉馅的饺子更绝对是当时东北的绝代美味

当然,那个年代的肉虽然已经取消的肉票,但是也绝对是奢侈品。毛一斤的五花肉,一块多钱一斤的后鞧、前槽,在那时候张劲的眼中,国宴也不过如此所以汆白肉也只有邻居亲戚家里杀猪的时候才有机会吃一次,酸菜肉馅的饺子也是难得吃一回。

因为父母也把家搬到了京都市,张劲从学校毕业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黑省的老家。所以有了鹿家老舅这个黑省刚刚过来的老乡,聊的也颇为热乎。聊聊今年的第一场雪,聊聊兴凯湖的白鱼就在张劲和鹿家老舅聊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其他的哥儿五个也终于停止了咳嗽,理顺了气儿。不过他们可不敢继续叼着蛤蟆头,像是张劲一样喷云吐雾了,而是都心有余悸的掐灭了刚刚抽了一口的旱烟卷,重新换上了过滤嘴的机制烟。

美美的抽了一口又柔又顺的中华后,罗备这才想起一个问题,开口问道:“老舅啊,你怎么自己过来了咋没让婉婉送你过来呢”

“送啥送我又不是不认识路再说了,这酒桌明显就是属于咱们男人的战场,让她一个丫头片子瞎掺和啥”鹿婉的这位舅舅喷了一口烟之后,大咧咧的说。

“您认识路您不是今天刚到的么”

胡东岳好奇的疑问换来的是这位老舅的一个大大的白眼,“跟你说,你们可别拿咱当没见过世面的山炮。告诉你们,我当年来深市的时候,你们估计还背着书包老老实实的在教室里窝着呢不知道吧,你老舅我可是当年第一批驻港部队的,港市、深市比你们熟”

兄弟几个肃然起敬。说实话,张劲这哥儿几个对于大部分制服职业都没有什么好印象。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能公平执法。

而唯一能让他们佩服的只有两种制服,一种就是这抹军营绿。每一次洪灾、地震、火灾,总是能够看到这最让人安心的绿色,子弟兵这个名号未被玷污。

另一种就是消防的橙红。这是一些总是出现在最危险地方的人。

至于其他的制服们见到这哥儿几个脸上的神色,鹿婉的这个舅舅更加的得意,“还有,你们知道我姐家的小婉为啥毕业之后跑到深市来么那就是我给她出的主意因为这个,我姐可是没少埋怨我”

说完,他又在罗备的背上重重的拍了两下,“小子,知道不如果不是我,你现在哪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

罗备只能唯唯应是。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