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节(2 / 2)

加入书签

小卒吓得不敢抬头,“东壕那敌军意图侵犯,将军带着大军去了哪了!”

是早就谋划好了的调虎离山?还是临时起意?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看了看立在墙角的银色盔甲,李连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大步走上前去,穿戴整齐,且不说曲焕现在分身乏术,就算他现在往这赶来,也是来不及了。

看了眼依旧跪着的两人,也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也不知怎么到了这里来的。

“起身吧,曲将军不在,还有我……”说着自顾自向帐外走去。

两名小卒这才起身,默默互看了一眼,自然是心照不宣地疑惑,这娇生惯养的富家子,真的会上阵杀敌?

不过这些李连自然是看不到的。

他大步走出帐子,便被匆匆赶来的曹蓁给拦住了。

曹蓁一脸的大义凌然,“殿下,前方有敌入侵,主将不在,叫我去上战场罢!”虽是这般,可面上的紧张之色,也是显而易见的。

虽说这女孩是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可到底是没见过真章的。

别说是她,就是李连也是头一回见这阵势,远处敌人的叫嚣声此起彼伏,叫人觉得那是一群嗜血的野兽,他的心里头也是惶惶不安,没有着落。

可毕竟是代表着皇室来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皇族的态度,他并未在面上表露出来,只是眉头轻轻地蹙着,仔细看着眼前的曹蓁,脑子飞速运转:按常理来讲,她是偷偷跑到军营之中,且是兵部尚书的女儿,他该护她周全,叫她不受一丝伤害才是正理……可她又是军事奇才,若是得她助力,说不定会大获全胜……

两害相权取其轻,仔细思量之下,他觉得还是该以民族大义为重,再瞧那双认真的眼睛,仿若不答应她,自己就是天大的罪人似的。

这可是她自己要去的!李连以此安慰自己,轻轻点了点头。

忙叫人去找了小号的盔甲,叫曹蓁速速披上,这才一齐骑马,朝城门的方向奔去。

幸而敌军并未攻破城门。

二人纷纷松了口气,再看城墙马面上的兵士,有的使箭,有的用弩,箭雨朝着墙下飞去,敌军也不示弱地回击着,马面上时不时有人受伤倒下,马上就有人替了上来。

曹蓁看的心惊肉跳,那城墙上的小兵都是十几岁的模样,甚至有那十三四岁的,身形还未长开,连弓弦都拉不满,到这来抗敌也不知是心甘情愿还是被逼无奈。

这样怎么行?李连俊眉紧蹙,当年的大唐盛世,疆域辽阔,万朝来贺,难不成现在要靠这些个还未长开弱质孩童来守着了?

这时候叫他鼓舞人心,怕是太残忍了,谁不是母亲的娇儿?一将成万骨枯的事情,谁不是盼着自己的家人回去?

他讨来小将的弓箭,就要朝翁城上走去,却被曹蓁一把拉住,一双认真的大眼睛盯着他看,“六殿下,万不可轻举妄动,您是统大局者,更是军心所在,杀敌并非您的强项,您现下要做的,是给您的部下一个指令,一个明确的方向!”

她平常与他说话都是你你你的,哪会顾及他是什么皇子?不拿话挤兑他就已是很收敛了,倒是难得的这般认真严肃。

他自然也认真对待起来,经她提醒,自己刚刚确实是过于鲁莽了,忙找来一人,“前面应战的是谁?”

他这么问,自然就是在问带头迎敌的是谁,那小兵连忙回答,“城上指挥守城的是周威将军,城外迎战的是乔觥将军!”

待问完情况,又两眼微眯,稍稍沉默了一阵,“去问问两位将军,敌军是否强势,前面可还顶得住,若是这么下去,胜算可有多大?”

那小兵立即答应,“末将遵命!”又匆匆前去,待人走了,曹蓁才幽幽叹气,“对方少说也有上万人马,若是一直如此,恐怕败多胜少。”

想想自己这方,两万大军,被曲焕带走了大半,现在留下的不到八千,还不知南诏的军队有没有后援,叫他如何以少胜多?

“逼到这了,怎么着都得找到法子,”李连也是哀叹一声,又转头看了看,“曹姑娘可有什么法子?”

“法子倒是有……”曹蓁下意识地抠着盔甲上的鳞片,“只是从来都没真正应用,还太过稚嫩,就怕适得其反……”

她这般不自信的样子,他确实第一次见,李连噗嗤一笑,也算是苦中作乐,“不知当初是谁,死乞白赖要跟着人家带吴钩,收山河?”

“是我,又如何?”这姑娘开始变得扭捏,“可我还需历练,到这来是为了跟老将军们学学,好懂得实战到底是怎么回事?谁曾想……”

谁曾想现在就要赶鸭子上架了?

本不欲应他,可这时李连上前来按着她的肩膀,他比她高出一头,俯视着自己,一双眼睛坚定认真,“我信你,想想当年的李将军,想想你娘,你不是要一直追随他们的脚步?现在时机来了,又何必畏畏缩缩?”见她张嘴,却没给她说话的机会,“我知道你这是第一次,可事到如今,我只能相信你,今日算我李连求你,若是逃过一劫,我日后欠你个人情,不管你要我做什么,我都回报就是,若是不成……你我都命丧在这次……咱们俩黄泉上作伴,我也决不怪你……”

曹蓁动了动唇,眼眶子发酸,未想到他竟这般的支持自己,心下一横,左右他都这般说了,她还怕个什么?刚刚点头,前方马上来了个小卒,是李连派去又回来的,这小卒喘着粗气,说话也是断断续续,“殿下,将军说,说前面来的不只是南诏,还有吐蕃的援军,比南诏的人还要多,现已攻下翁城,眼看着里城门就要被破了!”

这么快?李连与曹蓁面面相觑,寡不敌众,怎么办才好?

正不知所措,曹蓁忽地双眸一亮,赶忙叫来小卒,“去告诉两位将军,咱们这边只攻击吐蕃,不打南诏,遇到南诏的人,尽量避开,万万不可动他们一根毫毛!再找两个身手好的护着南诏军的头领!”又仔细交代,“便说六皇子下的令……”

那小卒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看了看李连,见他点头,还拿了腰牌递给自己,显然是赞同的,虽是摸不着头绪,可既然是上头下的命令,只得领命跑了。

待到小卒走了,李连也咂巴出一丝味道,不由失笑,“姑娘这反间计真真绝妙!”

曹蓁却没那么乐观,她依旧抿着嘴唇,严肃地看着前方,也不知这样的雕虫小技到底是不是奏效。

而另一方,小卒骑马跑到乔觥身边,悄悄耳语了一番,刚刚说完,就见乔觥哈哈大笑,连忙调集一批兵马,下达指令,领着队伍攻上前去。

曹蓁连忙拉着李连跑上城墙,观察着城下的战况,果然,再无人攻击南诏的兵士,甚至在南诏将领的周围,还有几骑人马,似乎是在暗自护卫着……

南诏大军很快傻了眼,唐军脑子进了水不成?对他们的人只守不攻,唯有吐蕃的人倒下了不少。

可很快,他们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南诏统领哀叹一声,这唐军为何如此奸诈?太坏!简直坏出水了!

果然,不出一会,吐蕃大军开始犹疑,人人心不在焉,等待着自己统领的授意,再看昔日的盟友军队,仿佛看敌人一般。

那吐蕃的首领也一时拿不成主意,再看那方南诏统帅,竟还有人马护着,而自己这方,死伤无数,顿时觉得心痛万分,忍无可忍,一声令下,撤走了自己所有大军。

吐蕃远去,南诏的零散军队已是不成气候,唐军趁机反击,很快,一场战火得以平息……

人都已撤去,曹蓁看着城下的横尸遍野,有南诏的,有吐蕃的,也有自己的,突然一阵想要呕吐,强撑着看了眼一旁的李连,见他也是蹙着眉头,不知在思索些什么,可那比自己伟岸多了的身躯,叫她突然想要依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