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0节(2 / 2)

加入书签

等了半天的上官一止眼神怪异地看着梁薪,梁薪缩着脖子吐了吐舌头低声对上官一止道:“您老也清楚,女人有的时候就是麻烦!”

“梁薪你说谁麻烦来着?”梁薪忘了,焦蓉蓉同样也是九品巅峰的高手,虽然他已经压低了声音,但是那点声音对于焦蓉蓉来说又怎么可能听不见。

梁薪脖子又是一缩,他一脸尴尬地看着上官一止道:“咱们还是快走吧上官先生,兄弟们肯定都已经等不及了。”

上官一止看了焦蓉蓉的房间一眼,然后他又看了看梁薪。在上官一止的眼神之中,梁薪很明显地看见了一种同情。那同情的眼神让梁薪有一股想要泪奔的冲动。

灰溜溜地跟着上官一止立刻,一路骑马走出东城门。在经过城中的时梁薪随处都看见又忠义军的士兵在街上巡逻,大街上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一片祥和繁荣的景象。

梁薪陪着上官一止走出东城门,在这东城门外梁薪他们正在建造一座瓮城。这瓮城呈半圆形,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城楼上设有箭楼、门闸、爬墙刺等防御设施。并且梁薪还在考虑是否挖一条护城河以增强防御能力。

在这瓮城与东城门之间就是忠义军的练兵场,如今整四万忠义军站在练兵场上各自训练着。与之前梁氏武堂的培养过程差不多,忠义军白天都会进行基的列队、转向、阵法、棍棒刀法的训练。下午至晚上休息的时候则会学习诗书礼仪,战略战术。

士兵领会了领军者地战略战术,他们在执行时才会更加的有信心,配合上也会更加默契一些。

梁薪和上官一止一起到练兵场上看了一圈。然后途中碰见了印江林,印江林手中正拿着一张信纸在那里看着神色即认真又似乎带着一丝黯然。

梁薪走到印江林身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梁薪走到他身后了他也没有发现。梁薪不经意地看了一下印江林手中的信纸几眼,看过之后梁薪也是重重地皱了下眉头。

那封信似乎是汴京城中的探子发来的。信中的内容全部跟林冲有关。自从赵偲掌控了汴京以后林冲就辞去了所有官职,赵偲也没有去管他。林冲身有残疾无法劳作,为了维持生活他将自家的大宅给卖了。

原卖了大宅的钱也足够林冲生活的了,但是汴京之中梁薪得罪的人可不在少数。他们奈何不了梁薪难道还动不了林冲?所以林冲被人几番陷害,如今生活已陷入困顿之中。

“我们去汴京一趟吧,一者是要将大哥接到扬州来,二者现如今也该去给二哥的坟迁一下了。”梁薪在印江林后背突然发音。

印江林也没有被惊吓住的感觉,他点点头道:“大哥受的苦的确是太多了,无论如何我们这一次也得去将大哥给带回来。不过这扬州城刚刚开始稳定下来,你暂时还不能走。这次就让我去就行了。”

“你一个人去?”梁薪有些担忧。

“放心吧,我会小心的。况且我又不像你一样天下人都认得,我去不会出什么事的。”印江林起身拍拍屁股上的泥土,看样子他已经决定了要去汴京。

梁薪也不好再多做阻拦,他想了想后点头道:“那就麻烦二哥你去一趟,带上三石一起去。那小子虽然一天话不多,但是足够精灵,有他照应着你做事也方便些。”

“好!”印江林点点头,他一边走一边朝着龙爵叫道:“老龙王,给俺准备一匹快马,大爷我要远行!对了,派个人去叫一下王三石那小子。”

印江林这风风火火的性格,说要去汴京这立马就准备启程了。

送印江林和王三石离开后梁薪继续在练兵场上呆了一会儿,等到正午时分这才离开。走到一字并肩王府,梁薪没有进入王府里去而是直接去了参谋部。

在参谋部梁薪遇见曹元正。曹元正抬头看到梁薪后顿时叫道:“王爷,我可碰到您了。快快快,我这边有要事要向你禀报。”

梁薪站在原地没动,曹元正拉了梁薪一下没拉动他。梁薪含笑看着曹元正,曹元正回头愣了愣道:“走啊王爷。”

梁薪摇头道:“元正啊,你跟着我这么久,现在年纪也老大不小的了。王在想是不是该为你指一门亲事,先让你成个家如何?”

曹元正微微一怔,一向荣辱不惊的他居然一下脸红了。他呐呐说道:“王爷,我这里有正事要对你说呢,您能先别开我玩笑不?”

“哦。好好好,我先听你的正事。”梁薪一边回答一边跟着曹元正走进他的书房当中。在书房里坐下,曹元正取出一个卷宗从里面抽出一张地图递给梁薪。梁薪接过地图后看了看,他指着地图上的红色标点问曹元正:“元正,你这是什么意思?”

曹元正道:“王爷,咱们扬州背靠东海,从表面上似乎是依海而守。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楚州和苏州的海岸都与我们扬州的海岸想通。如果一支海军奇袭扬州,他们可以选择在扬州任意一处登岸,到时候我们防不胜防。

所以我认为为求保险起见,我们应该先趁着明教方腊他们没有反应过来时趁热打铁将楚州和苏州给打下来。有了楚州和苏州我们就可以大量扩军,当时候面对任何人过来也基上会有一拼之力了。”

梁薪仔细看了看地图,再结合曹元正所说的话。梁薪想了一会儿后点头道:“元正你说的很对,楚州和苏州一定要拿下。不然我们扬州就处于楚州、苏州、南京的三面夹击之中。到时候我们的局面就会很被动。

只是现在楚州和苏州的情况我们还不是很了解,贸然进攻恐怕会出意外啊。元正你也清楚,现在忠义军的情况绝对容不得一点有失啊。”

曹元正:“我明白王爷。楚州和苏州我已经让我们的探子多番打探了,现在两州之中的守军都不到两万,我们完全能轻松将两者拿下。不过我们得快,不然方腊恐怕就要派兵来了。他知道我们已经得了扬州,大概也能猜到我们不会放过楚州和苏州的。”

“好。我们马上制定计划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楚州和苏州拿下!”梁薪点点头道。

肯定了曹元正这个计划后,梁薪以为曹元正要说的事就已经完了。但是他看曹元正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梁薪问道:“元正,还有其它事吗?”

曹元正想了想后点头道:“王爷,这个消息你听了以后我希望你不要冲动。”

“放心。”

曹元正:“辽国那边的探子传了消息回来,说是现在辽国内乱之中,皇族一系已经逐渐落入下风,君主耶律雅里不久前还被一枝弓箭射中。如今不知伤势如何。”

“什么?那耶律莲蓉呢,她现在怎么样?还有……孩子……”梁薪急迫地问道。

曹元正深吸了一口气后对梁薪道:“辽国三公主与她的孩子……下落不明。”

☆、第十二章 西北边关,赵桓蜕变

西北。这里算得上是大宋的门户,无论是西夏还是大辽,亦或者是现在的大金。这三者想要攻入大宋都免不了要路过西北,故而西北的军队一直以来都是大宋之中最具有战斗力的军队。

赵桓跟着童贯一起来到西北后一直都不是很习惯,这里的气候、环境、饮食跟汴京的比起来实在相差太远。以至于刚来西北的一个多月里面赵桓全都在上吐下泻。

按照历史上的原型来说,赵桓本应该是一个软弱、偏听偏信的悲剧君王。但是因为梁薪的到来,历史的轨迹已经偏移。赵桓在位的时间还不足一个月就被罢免,他既没有做出拜罢二十六位宰执大臣的壮举,也很幸运的没有被金人抓走最终客死异乡。

黄沙滚滚,一支马队挥舞着马刀追赶着一支青唐羌族的马队。很明显后面紧追不舍的马队对于追击十分有经验,他们不断用手弩和套马索袭击着青唐羌族的马队。随着追击的进行,青唐羌族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到了最后青唐羌族的人反应过来,他们干脆就不跑了。与其被这样逐个击破,还不如勇敢面对,能杀多少就杀多少。

看见青唐羌族的人停下来,后面追击那马队中的头领放慢马速带动着整支马队慢慢前进。头领从腰间拉出一柄明晃晃的马刀,他用刀将自己的左手掌割破,然后伸出舌头将刀刃上的血迹舔干净。头领一脸迷醉,似乎鲜血的味道在他看来就是这世间最美丽的美味一般。

看着头领这怪异的表现,青唐羌族的人都感觉内心的压力有点大。突然那马队首领大吼一声,长刀一挥整个人带头就冲向了对面青唐羌族的马队。

那群青唐羌族的人倒也没有胆怯,他们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要在临死前多拉几个垫背的而已。他们也同样大声叫喊着,声音中充满着视死如归的悲怆。

追击的那支马队明显配合默契训练有素,双方刚一接触青唐羌族的人瞬间就被斩杀掉了三个。其中有一个马队的人被青唐羌族的人从马背上扑到了地上。青唐羌族的人伸口咬住那人的脖子,可能还没来得及发力就被一支弩箭射中压在了那人身上。

马队的人三下五除二没用几下就将整个青唐羌族的人全部杀光,他们冲上去将那些青唐羌人的马匹拢在一起,然后又将他们的弯刀捡起来收集在一起。青唐羌人的锻造技术非常不错,所造出的兵器即锋利又耐用。而他们的马匹更不错,在青唐羌族,相马之术几乎是每个家族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