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9(2 / 2)

加入书签

吴川走过去抱起小姑娘,热情的招呼张多,“娃,快坐。”回头又和那妇人说:“快去烧个火盆,让娃暖和暖和。”

妇人应了一声:“好,”转身出去了。

吴川看着张多:“娃,是来走亲戚吗?是哪家一会儿送你回去。”

张多笑笑:“不用,我自己回去就行。我不是走亲戚,我是楚恒家的。”

就见吴川一拍大腿:“我就说,哪家会有这么好的娃。刚才有一瞬还想到楚家,但没敢确认。”说完又摇摇头“多好的娃子啊!”他差点也信了村里的传言,这娃怎么会像她们说的那样。

这时妇人端着火盆进来,旁边还跟着刚才和自己一起回来的那个大点的男孩。“娃,快烤烤火。”说着把火盆放在张多旁边。

那个男孩手里端着个碗,对张多笑笑:“俺娘给你沏的糖水,喝着热乎。”

张多也对他笑笑:“谢谢,”张多一句谢把男孩弄的有些不知所措。一个劲摆手:“谢啥?俺娘让给的,你就喝吧!”

“谢谢伯母,给你添麻烦了。”张多转头又对妇人道谢,这么穷的一家人,还给他糖水这么金贵的东西。以前他不知道糖的价格,但买了两回后也不禁暗暗叫贵。

“娃,你就是太客气,太懂礼了。”吴川看张多对自己和家人都很亲切,还彬彬有礼,一点看不起的模样都没有,很是开心。

一个劲的催促:“快喝,一会儿就凉了。”吴川把碗端起,非要张多接过去喝。

张多盛情难却,接过碗小口喝着,眼睛的余光看见吴川怀里的小女孩,含着手指一个劲吸吮,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他碗里的糖水。

小口喝了一会儿,还剩大半碗。张多把碗放在放在小女孩面前说:“我喝补下了,小妹妹帮帮忙,把糖水给喝了好吗?”

小女孩的眼睛瞬间闪亮,一双大眼望过来,“哥哥喝,”说完又吸吮了一下手指。

张多不由微微一笑:“哥哥喝不下了,肚子都撑了起来,妹妹帮帮忙。”

小孩听他这么说,不由望向吴川。吴川虽然是个憨厚人,可哪里不知道张多这是想让自己女儿喝,看看怀里的女儿,“哥哥给你就喝吧!要谢谢哥哥。”

小孩子高兴极了,欢快的说了声:“谢谢哥哥!”拿起碗大口大口的喝起糖水。

“好娃子,你叫什么名字。我姓吴,叫吴川。”吴川对张多的好感更甚,问他的名字,欢迎他以后长来玩儿。

“吴伯伯,我叫张多。弟弟、妹妹都叫什么名字?以后可以到我家玩儿。”张多看这一家人都很好,也有心和他们结交,否则村里一个人也不认识,有时候想问点事都找不到人。

“哈哈,”吴川发出爽朗的笑声,这个娃,县城里的少爷,是真不嫌弃自己家。

“我有五个儿子,四个女儿。这个叫吴宏义,今年十二岁,就是刚才给张多端糖水的那个。”

又用手一指另外几个说:“这个是四儿子叫吴宏德八岁,小的这个是五儿子叫吴宏福五岁。这是我二女儿叫吴秀珍今年十岁,另一是三女儿叫吴秀纯今年五岁,怀里这个是最小的叫吴秀娟今年三岁。”吴川一一和张多介绍。

“我还有两个儿子,和你家楚恒做工去了。大儿子叫吴宏宇,今年十七岁。二儿子叫吴宏仁,今年十五岁。还有个大女儿叫吴秀玉,今年十九岁,已经出嫁了。”吴川一点没拿张多当小孩,很认真的和他介绍,连不在家的都说了。

孩子真不少,古代都讲究子嗣传承,多子多福之说。就他前世那个时代,一家五、六个孩子都不算多。要是三、四个的,那都是少的。

“吴伯伯多子多福,弟妹们一看就是好的。”张多嘴甜,恭喜吴川有福气。

“哈哈,是福气,只是可惜了孩子们,投生到我这穷家来。”吴川微微叹息,看着儿女们的眼神很是慈爱。

“说什么?”吴川媳妇儿听他说这话,不由提醒他。

“唉,看我都说些什么?”吴川拍拍额头,怎么和个娃儿说这话。

张多笑笑:“以后都会好的,你等着享福吧!”

“是,等着享福。娃儿以后常来玩儿,别那么客气。咱农家没那么多礼节,要是冷了让你伯母给你烧火盆。”吴川听张多的话,又高兴起来。

看看火盆,又想起刚进来时那阴冷的感觉。张多问:“伯伯,你家里没搭炕吗?”

“没搭,等我儿子他们学会了就搭,材料我都准备好了。现在就等他们学会呢!,家里就暖和了。”吴川提到做工的儿子,喜笑颜开的。

张多四处看看他家的状况,四周空荡荡的,除了他们围坐着的桌子,基本没什么,条件不是一般的差。

再看看几个孩子衣衫单薄,手都有些红肿。“唉,”心里暗叹。不论他们好心劝阻自己别上山,还把自己带回家招待。就是看见他们生活的困境也该搭把手,能帮就帮帮。

于是,张多看着吴川说:“伯伯,天天越来越冷了,火炕还是早些搭,也省得弟弟妹妹们受冻。如果你材料准备好了,我来帮你搭吧。”

“嗯?”吴川瞪大眼睛,“娃儿,你会搭火炕。”

张多点头:“会,我家的那几个火炕,就是我们一起搭的。你放心吧!错不了。”

张多没说是他教给楚恒他们搭炕,两人商量过,免得麻烦,不提张多的事,他们都对张府有点忌讳。

张多在搭炕的时候上蹿下跳的指挥,还解释他们不懂的问题,二柱他们还以为楚恒提早教过他,都还感叹楚恒真惯着媳妇儿。

“娃儿,你厉害啊!这手艺你都会。”吴川有些感慨,这小娃能着呢!

张多腼腆一笑:“伯伯如果现在得闲就现在搭,如果不得闲那就改日,到时叫我一声就行。”

“得闲、得闲,”吴川一连声的回答。稍微犹豫了一下,“娃儿,我找几个人帮忙行吗?你放心都是自家人,绝不会把这手艺漏出去,搭玩炕就忘,不会说出去。”

“好,”张多点头,这手艺他不在乎,会的人越多,传的越广越好,以后农家人就都不会再受冻了。

依靠这个手艺赚钱,也不过是几年的事。说不定现在楚恒他们就已经把手艺泄露出去了,人多嘴杂,而且有私心杂念的人不少。嘴上说不外传,说不定一转身就教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