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节(2 / 2)

加入书签

首先,要按照前世的路子,把华英郡主华纤凌给弄死,可是自己这个“王妃”死得比她早啊,所以,这个有些难度……第二,她要嫁给传说中的怿王爷,成为怿王妃,然后将自己玩死,刺激怿王因为王妃而造反。

看来,果然还是第一个容易些么?

陶晴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个策略来,但是她知道华纤凌既是重生而来的,那只要她没放弃对怿王的执念,就定然会找到这里来,所以,自己见招拆招就是了。

她这次躺下再没有做梦,等落蓝唤醒她时,屋里已经一片橘红了,太阳正落山呢。

她起身喝了杯茶,便到院子里去醒觉,好在这院子并不像一般闺阁那样摆满了姹紫嫣红,院中除了那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还有一套石桌登外,其他都是绿草地,青翠翠的,间或又几朵小花沐着霞光。

她托腮坐在石凳上,整个人都睡得懒洋洋的,抬眼正看到自家亲哥哥穿着一身湖蓝色的常服进来了,眉眼间尽是温柔,过来坐下,关切地问:“这三日急着赶路,匀匀定累坏了,如今可休息好了?”

陶晴不太配合,有气无力地点点头。

陶天却笑得很开心,起身道:“哥哥带匀匀去府里转转罢。”

陶晴抬眼看她,见他正笑得内容十分丰富,只好跟着站了起来。

陶天带着他七拐八拐,到了翠园,不得不说这姓宣的果然是家大业大,翠园也并未种多少花草,可是却有个十分抢眼的湖,一条质朴的回廊直通湖中厅。

陶晴如今正坐在这亭子里,看着湖面上时不时被风吹起的褶皱,问:“明日就摆宴席,会不会太过仓促了?可以先挨一阵子,等我勾搭上怿王了,至少熟识了以后再说不迟,不然那个郡主铁定要来添乱的。”

陶天道:“若不将你推出来摆在明面上,那她明里暗里都会出手,可是明日宴席之后,她便只能在暗里出手了。还有,你作为宣骆的妹妹公开露面,那以后在京城做什么,也便利些。”

陶晴思索了一番,他说得没错,如此看来,公开身份一事果然是利大于弊的,“那为什么将怿王的请帖压下去了。”

陶天那货终于转过脸来,笑得意气风发,“得到消息,说是他进宫了,依着皇帝老儿那多疑的性子,定然是要将其留在宫里嘘寒问暖,不到晚上绝不会放人。这个怿王平日里都是深居简出,不过骨子里却是个极其洒脱的人物,为了避免嫌疑和麻烦,很少参加宴请,也基本不宴请别人。”

话说到这里,她总算听明白了,“所以,你趁着进宫的机会,当着他的面跟皇上说了宣匀的事情,然后再当面请他?”

陶天挺了挺胸脯,脸上却是马到成功的臭屁样子,“我只是对他哥哥说的,他在边上听到了,做臣子的本不该对皇上隐瞒,何况宣家如今的权势,府里的一举一动不知被多少人盯着,所以啊,就先发制人,以免别人去嚼舌根子。”

陶晴挑眉,你不就是最爱嚼舌根子的那个么?

陶天扭过头来,“皇帝自然十分配合地说恭喜,然后叫那怿王明日过来替他表表心意。所以我刚刚才叫郑管家将请帖送到怿王府上。”

请帖中午就送出去了,进宫面圣时再不得不据实以报,然后碰到怿王爷,最后才将请帖送出去,要表达的意思再清楚不过:我本来真没打算请你的,可是谁让你碰上了呢,那我只好勉为其难的请你……

陶晴忽然觉得陶天其实对自己挺好的,至少每次坑她时,都没有拿出所有的智商,也算是手下留情了……

她忽然想起另一个重要人物,“华府的请帖送去了么?”

“自然。”

如今奉国皇后闺名华纤凝,国丈华盛宏因为沾了女儿的光,被封了个“永昌侯”,次女华纤凌也跟着捡了个“华英郡主”,其子华明宇跟着在工部谋了个职位。

说起来,这对华家的女儿也是各有所长,长女华纤凝沉稳大气,小女儿古灵精怪,可两人心狠手辣却是一样的,不然大女儿也坐不了后位。

“至于以后的安全,你也不用担心,落落碧蓝本来是负责洒扫宣骆书房的丫头,说白了就是看管重要东西的人,所以,功夫应当还信得过,人也应该靠得住。” 陶天看了她一眼,又皱眉惋惜,“可让两个娇滴滴的笑姑娘去跟人动手,总觉得有些于心不忍,你以后出门,我会另找人跟着。”

陶晴点点头,这两个丫鬟是真人不露相,自然是尽量不要让她们暴露了,毕竟好纲要用在刀刃上。

第二日一早,落蓝她们就将陶晴给唤了起来,忙着梳洗,陶晴看了一镜子前一堆的珠钗玉簪金步摇,眉头不由得蹙在一起,可也不好说什么,今日怕是要来不少小姐贵妇的,若是太寒酸了,就要丢宣府的脸面。

只好忍着,由着落碧在自己头顶上捯饬,她继续迷迷糊糊地闭目养神,片刻之后,就听落碧道:“小姐,好了。”

她睁眼一看,简直不敢置信,她们竟然只是将她前面的头发拢起来,拿缎带绑了,然后右面脑后插了根碧玉簪,其余后脑的头发只是随意地垂着,简单到不行,她赶紧伸手摸了摸脑后,这才发现那水绿色缎带上缀着珍珠,果然,宣家还是财大气粗……

落碧见她也不说话,还以为是不满意,忙出言解释:“将军说宣府向来以战功立足奉国,宣府的女儿自然不能同其他深闺小姐那般俗气。”

陶晴第一次觉得陶天这货审美眼光也不错,忙跟着点头,“哥哥所言甚是,如此甚好。”

落蓝从旁边取了眉笔出来,把陶晴的眉毛描的浓黑修长一些,然后也没有再上什么胭脂水粉,而是伺候着陶晴穿衣服。

衣服是管家得到消息后,教人连夜赶出来的,前一天又量了尺寸,拿回去教人改得合体写,不想今日一早已经送到了,是套霜色的窄袖束腰长袍,有些类似于戎装了,颜色素雅得很,可领口袖边和腰带上的同色绣花却细腻精致,穿上身以后,利落干脆又不失活力,等衣服穿好以后,落碧又给她在腰带上悬了一块同簪子一色的方玉,陶晴唯一的感觉就是颜色很好,分量很重,肯定得花不少银两……

等全身行头都配齐了,陶晴又照了一眼镜子,满意到不行,这是她在所有任务中最称心的装扮了,清爽利落,又不失身份,关键是板起脸还可以耍帅!

(众:最后一句才是重点吧?!果然是陶天的亲妹妹……)

她推开门出去,还未出院门,陶天就来了,看到自家妹妹不由得一怔,然后挥挥手叫丫鬟都退出去了,又围着她转了一圈,才砸吧着嘴感叹:“人靠衣装啊!人靠衣装!”

陶晴得意地挑挑眉毛,“是你老妹天生丽质,有这个材料!”

“嗯嗯!”陶天难得的没有反驳,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道:“也不亏我费尽心思地帮你装扮,定要一举将那怿王勾引到手!”

“……”

“今日的客人怕是要多一些,因为早朝时,那皇帝老儿如上次一样提了‘宣骆’做镇国将军,以表示他会同他死去的老爹一样,看重宣家、信任宣家。” 陶天不屑地皱皱眉,“那傻缺总觉得江山不稳,这么急着拉拢人。”

“……”你确定心里没有得意么?

为了造成惊艳全场的效果,陶天没有让她站在门口,只是请了礼部尚书贺夫人过来,这贺夫人是两人嫡亲的姨母,过来带着“宣匀”招呼各家女眷也是应该,陶晴只是跟着她在后面朝那些贵妇千金打招呼,然后接受她们的夸奖并将人记住就是了。

转了小半个时辰,就见府里的秦婆婆躬身引着一个女子进来了,后面还跟着几个丫鬟。

陶晴只扫了一眼,眉毛就蹙了起来,客观来说,这个女子长得很美很漂亮,切全身都充斥着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并有一种超然的贵气……

一看就知道是谁,果然,贺夫人忙带着陶晴迎了上去,道:“这是永昌侯府的华英郡主。”

陶晴忙屈膝福了福身,“宣匀见过华英郡主。”等老娘成了王妃,定叫你将这个礼还回来!

华纤凌忙将她托住,道:“父亲昨日收到将军请帖,本是要亲自过来的,可恰巧今早皇后娘娘召父母进宫,父亲便让我和哥哥过来了。”

说罢回头看了一眼,自有丫鬟捧着一个匣子送上,落碧很有眼色地上去将东西接了。

看样子,陶天果然把容貌这件事给解决了,陶晴笑盈盈地道:“郡主能来,已是宣匀的福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