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2节(1 / 2)

加入书签

“不可能”立高之助率先反对:“中国军队已经在郑州突破黄河,根本不存在黄河防线,更何况,江北战区支那军总兵力多少?一百多万,皇军多少?三十万,根本守不住;后撤胶东,皇军是分散了,可支那军也同样分散,我们在胶东留五万人,支那就必须留下三十万人。”

参谋长大城也不同意,他的态度没有立高之助那样激烈,而是沉凝着说:“正如立高副参谋长所言,黄河防线不存在,支那军已经在郑州渡河,实际已经渡过黄河,我们坚守泰山防线的目的是,凭借该地的地利,消耗支那军兵力,为援军到达争取时间。”

这场关乎华北,甚至关乎日本命运的争论中,无论是大城还是立高之助都没用职务军衔压人,平和的与参谋们争论。

“前线已经危在旦夕,诸君还在这里争论,不管什么计划,作战就行了。”

三派还在争论,一个少佐跳出来了嚷道:“诸君在这里争论了一天,可前线皇军将士在流血”说到这里他上前一步冲冈村宁次深深一躬:“司令官,请决定吧不管什么决定,皇军上下定能奋勇作战,击败支那军。”

众人的目光一下集中到冈村宁次身上,众人这才发现,争论到现在,作为司令官的冈村宁次一直没开口。冈村宁次一直在默默倾听,随时关注前线传来的情况。

“诸君想过没有,”冈村宁次拿起笔,在黄河上画了两下,大城和立高之助眉头一皱,若有所思,冈村宁次看了大家一眼:“你们的争论都有一个盲点,都认为支那将军会进攻泰山防线,如果他只会那样,他也不会成为帝国头号敌人。如果这场进攻由我只会,我会将机械化部队从这一带渡河,首先进攻有末将军的部队,只要击败有末,北上南下,任由他选择。”

这半个多月,冈村宁次除了催促援兵外,就在仔细研究他所能收集到的庄继华指挥的所有战例,包括当年差点让他转入后备役的热河之战。而后,他还与庄继华进行了换位思考,他在考虑如果是自己要怎样部署这场进攻。从中国派遣军司令部转来的梅机关情报,称庄继华已经转回商丘,中国军队很可能转入修整。可冈村宁次不信。

冈村宁次对庄继华的研究让他认定,这是个不甘于等待,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他一定会抓住现在皇军的虚弱,进攻

面对冈村宁次的判断,大城和立高之助哑口无言,冈村宁次依旧在继续:“泰山地区山路崎岖,不便于机械化作战,而黄河北岸,地势平坦,几乎没有什么山,连河流都少,这样的地区,正是机械化作战发挥威力的地区,同样,诸君不要认为皇军缺少反坦克武器的状况支那人不清楚,即便他们以前不清楚,可经过前阶段作战,他们已经非常清楚了,支那将军不会放过这点的。”

“那么阁下,我们该怎么作呢?”大城心悦诚服,他和立高之助犯了同样错误,忽略了黄河以北,他们的思路走进了死胡同。

冈村宁次却没有回答,立高之助脑中电光闪过,他立刻明白冈村宁次为什么任由他们讨论了一整天,而不把自己的想法端出来,原因只有一个,他看到了,可他没有办法。

按照大本营要求,他不能放弃山东,可泰山防线需要兵力,黄河北面也需要兵力,胶东还需要兵力;可华北派遣军就这么多兵力,不堪分配,所以他看到了,却没有找到办法。

立高之助轻轻叹口气:“我现在才知道石原莞尔将军的高明。”

“如果按照石原君的想法,现在日本就不会有战争。”冈村宁次也叹息着说。

“报告,诸城,西川大佐来电,”通讯参谋脸色惨白。

冈村宁次心直往下掉,参谋的脸色就告诉他,事情绝不是好消息:“念吧。”

“第十二军司令部,华北派遣军司令部,从昨日起,支那军攻击猛烈,城墙数次击破,职率部数次击退,到傍晚,全军阵亡两千余人,现城已破,职部已经无力将其反击出城,职部决意为天皇尽忠,祝大日本帝国武运长久天皇陛下,万岁万岁”

冈村宁次眼睛微闭,中国军队再次让他震惊,西川联队三千人,结果只守了短短两天,三千多人便全军玉碎。

“支那军今非昔比。”冈村宁次在心中哀叹道。

“报告,青岛特务机关急电,中国军队占领东港”

“驻守潍坊的和平救国军孙良诚部判变”

“驻莱阳和平救国军吴化文部叛乱”

“驻青州郝鹏举部叛乱”

……..

随着诸城陷落,胶东各地和平救国军全数判变,冈村宁次愣愣的盯着地图,参谋们手忙脚乱的将最新形势标注在地图上,一瞬之间,整个胶东半岛变成了青天白日旗,唯一还挂着太阳旗的是青岛、威海、烟台等港口,这里的日军守备队由海军承担。

“报告,烟台失守。”

冈村宁次有点意外,参谋接着报告说:“八路军胶东部队对烟台发动袭击,城内和平救国军判变,海军陆战队措手不及。”

这个情况引起冈村宁次的注意,他苦苦思索了一会问:“青岛和威海的情况如何?”

第九师团高崎联队在青岛上岸后没有立刻车运济南,而是停在青岛等候后续部队,而威海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这里的gcd游击队反而不活跃,而且,威海是传统的海军基地,前北洋舰队就在这里设立海军基地,日军占领山东,同样在这里设海军基地,海军力量很强。

冈村宁次思索再三,断然下令:“电告威海特务机关长,一定要想办法将威海交给八路军,建议海军撤离威海。”

“电告青岛,命令高崎联队阻击支那军的进攻。青岛特务机关长是谁?”

“荻原大佐”

“告诉荻原大佐,青岛要设法交到八路军或新四军手中,此命令必须完成,即便去当俘虏,他也必须完成”冈村宁次的语气忽然变得极其严厉。

这两道命令让作战室内的参谋们大惑不解,立高之助却暗叫高明,冈村宁次到底是中国通,他看透了国共两党,两党现在的合作非常脆弱,充满互不信任,将威海、青岛交给gcd,这会在国共之间产生什么影响,特别是后者,青岛,海军良港,蒋介石会忍得下这口气?两党关系危险了。

“报告,有末将军来电,支那军在东明、甄城渡过黄河。”

“什么?东明、甄城?”冈村宁次明显有些意外,他判断,中国军队会在平阴附近渡河,没想到居然是在东明和甄城,支那将军这是要做什么?

呼唤月票支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九章奔流第七节风波(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九章奔流第七节风波(十)

冈村宁次看着看着,脸色渐渐严肃起来,大城和立高之助也看出了名堂。中国军队在这里渡河,确实意味深长。从这里,北上是濮阳;东进是阳谷。北上濮阳,就可能是冲谷寿夫去的,东进则显然是冲有末精三去的,可他到底是冲谁去的呢?

“庞炳勋和孙殿英在濮阳。”立高之助见冈村宁次神色阴晴不定,便低声提醒道。

谷寿夫将所有部队集中到新乡,濮阳交给了和平救国军,日军部队只有两个中队,庞炳勋和孙殿英足足有三万人,而且出于政治需要,对庞炳勋部的装备还比较好,配有迫击炮和掷弹筒。

冈村宁次和大城都明白,立高之助这是在提醒他们,和平救国军靠不住,一旦支那军进攻,庞炳勋和孙殿英都可能判变。可知道归知道,有什么办法呢?这些连祖国都可以出卖的人,你难道还能指望他们在危机光头为皇军拼命呢

“电告谷寿夫,立刻部署后退安阳,撤退时,炸毁沿途所有桥梁和铁路。”冈村宁次枯瘦的脸上抽搐了下:“电告有末,时刻注意东阿对岸的敌情”

冈村宁次的决断很快,很及时,当天晚上,司令部灯火通明,几乎无人入睡,作战室内内参谋们来往穿梭,立高之助和大城各带一个组推演中国军队对河南和山东的进攻,冈村宁次先是站在地图前,后又坐在地图前,盯着地图一言不发。

谷寿夫当晚开始组织撤退,好在这一路由于日军密集,挤压了游击队的活动空间,平汉线交通便利,当晚两个师团的日军即秘密后撤,汤恩伯毫无察觉,待第二天剩下两个师团后撤时,才发现情况不妙,四十九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开始试探着向前进攻,发现日军已经后撤,汤恩伯严令不准追击,三个集团军成品字向前缓缓追击,顺利接收新乡、辉县、淇县、汤阴,逼近安阳日军既设阵地。

“命令,晋城四十一师团、三十六师团、第三混成旅,放弃晋城,经长治、潞城、到邯郸集结。所有放弃城市,尽可能让gcd军夺去。”

“命令第一军吉木贞一司令官,散布在山西各处的皇军部队全部收缩,向大同集结,太原交给当地和平救国军守御,注意,在撤退时,尽可能将城市交给gc军。”

“电告,吉木司令官,绥远部队向察哈尔后撤,放弃绥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