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4节(1 / 2)

加入书签

“将心即军心,伯陵,你松一分,下面就松两分,再下面就松三分。整个军队就是一盘散沙,十一军还有近二十万部队盘踞武汉,说实话,五战区九战区总兵力近百万,却被区区二十万日军钳制,作为军人,我深感羞愧。”庄继华加重了语气中沉重:“将来,百年以后,翻看抗战史,日本的后代子孙会为这段战绩骄傲,我们呢?伯陵,你呢?你会骄傲吗?”

薛岳被庄继华一番话说得羞愧不已,连声向庄继华保证,重振军心,加强战备。待庄继华离开后,薛岳没有食言,在九战区掀起练兵运动,这次练兵不是以防御为主,而是以进攻为主,一时之间,新闻界纷纷言及,中国军队要从新墙河出发收复武汉,阿南惟几加强了鄂南防御,从五战区正面抽调一个旅团到鄂南,鄂南局势顿时紧张起来。

回到重庆后,享受了几天刘殷淑的温存后,载着庄继华与李之龙的飞机从珊瑚坝起飞,向北方飞去。看着庄继华的飞机消失在云层中,刘殷淑心里有些难受。这些年庄继华总是来去匆匆,夫妻两人散多聚少。这次危机降临,以为他能在家多待些时间,可没想到先是湖南,现在又去了陕西,这一分离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团聚。

“妈妈,爸爸这次什么时候能回来?”刘殷淑弯腰将丫丫抱起来,轻轻叹口气:“事情完了,他就回来了。”

“那什么时候事情能完呢?”丫丫契而不舍的问道。

“妈妈也不知道,等爸爸回来,你问他吧。”刘殷淑强忍着泪水,亲昵的亲亲她的脸蛋。

“走吧,”潘慧琴也叹口气,然后逗着丫丫问:“丫丫,再过几天就要上学了,喜欢上学吗?”

“看,飞机!爸爸回来了!”丫丫没有回答潘慧琴却扬起双手向天空挥舞,一架飞机正在降落,刘殷淑和潘慧琴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看着那渐渐下降的飞机。

飞机在停机坪上停下,让两人是失望的是,从飞机里出来的不是庄继华李之龙,而是一群美国人。领头的是个头发花白的将军。

“是史迪威。”潘慧琴有点厌恶的说,然后拉着刘殷淑:“我们走吧,小秀还在陆军总医院等我们呢。”

史迪威阴沉着脸,心事重重,在缅甸登上飞机后,他就一言不发,连带随员们也不敢大声说话。

庄继华被调走后,史迪威认为机会来了,重新拾起那份攻击计划,但依旧被俞济时坚决拒绝了,卢汉和郑洞国也不置可否。“拒绝反攻”,在庄继华走之前就在远征军将领中取得一致同意。

史迪威徒劳无益的争取了两个月,缅甸的敌情又发生变化,三个师团的日军陆续在仰光登陆,而且根据情报,还有两个师团正在来缅甸的路上。这让亚历山大对反攻的态度变得摇摆不定,史迪威的计划也就再也执行不下去,这时华盛顿催促史迪威返回重庆,着手准备整编中国军队,并且把它的重要性提到反攻仰光之上,上下夹击下,史迪威只好返回重庆。

“去黄山官邸。”吉普车驶出机场后,史迪威才开口,西蒙斯扭头问:“不去大使馆或顾问团吗?”

顾问团也在南坪,但大使馆迁到沙坪坝去了;根据华盛顿的命令,美军顾问团将扩编为九百人,军官都是从美军抽调的有战斗经验的军官,从连到团,各级军官全部配备,另外还要成立个高级军官教导队,负责整训高级军官。

西蒙斯对能整训全部中国军队非常有兴趣,甚至有点向往,腊戌战役证明,中国士兵有不输于西方任何一国士兵的英勇,如果能整训出两百到三百万中国士兵,击败日本就是轻而易举。

华盛顿对整编中国军队有什么具体指示,具体应该怎么进行,西蒙斯认为还是应该先到顾问团与特意派来的惠尼特准将商议下,他有些不明白史迪威为何如此急于去见蒋介石。

“不去了,先去见委员长。”史迪威心里憋着股火,缅甸的几个月里,他终于认识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在那,蒋介石实际根本没有把指挥权交给他,以前是庄继华,现在是俞济时,今天他必须让蒋介石将部队指挥权交给他。否则一切收复缅甸就是一句空话。

两个月时间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增加了一个军,另外还有两个军已经抵达滇西,正兼程赶往缅甸,滇缅路上,各种物资也正向缅甸集中,一场大战正在酝酿,可他史迪威却不得不离开这个战场。

“那,让休斯他们去顾问团招待所吧。”西蒙斯建议道,去见蒋介石也用不着去这么多人,史迪威点点头。

车到黄山官邸已经是午后了,恰好何应钦白崇禧陈诚也在等见,史迪威与他们也见过数次,彼此间略微打个招呼,就坐在一起聊起来。

陈诚知道史迪威在缅甸的遭遇,故意撩拨道:“史迪威将军,俞济时将军报告,日军新增援三个师团,另外他希望陈纳德的空军归他指挥,您对这个建议怎样?”

史迪威想想后说:“按照美军传统,空军分两个层面,战略轰炸和战场支援,战略轰炸可以独立成军,战场支援,空军应该配属陆军,不过援华航空志愿队的情况特殊,我正在向华盛顿申请,将援华航空志愿队重新恢复现役,将其分作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战略轰炸,一部分用于支援地面作战。”

“这需要多长时间呢?”何应钦瞟了眼陈诚问道,何应钦政治敏感要比陈诚强点,他认为蒋介石让俞济时取代庄继华不仅仅是美国方面的抗议,还有培养俞济时的意思在里面,虽然现在还不是很明显,但以他对蒋介石的了解,最终他会走上这条路。

“我已经向华盛顿提交报告,正在等华盛顿的答复,我认为时间不会太长。”史迪威很有把握,马歇尔曾经隐约提到过,最大的问题是,陈纳德的飞机是中国政府提供的,如果要划到美国空军中,美国政府势必要说服中国政府,这很可能要花一笔钱。

呼唤月票支持!!!!!!

呼唤月票支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八章诡道第一节蛰伏(九)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八章诡道第一节蛰伏(九)

“史迪威将军,按照夫人和贵国政府达成的协议。由您来主持我国军队的整编,不知道您有什么打算。”白崇禧知道陈诚和何应钦的真实目的不是陈纳德,他们更关心的是整编。

整编现在正闹得满城风雨,按照一般的估计,部队应该很欢迎整编,因为整编之后,部队将按照美军编制进行换装,可没想到陈诚主持整编的消息传来,各战区指挥官不约而同采取了消极抵制态度,除了土木系将领以及部分中央军将领,象宋希濂、胡宗南、王敬久、邱清泉这些算是蒋介石嫡系的,明确表示愿意整编,其他将领都拒绝整编,特别是杂牌军将领,而愿意进行整编的桂系部队,陈诚却又不愿整编。

于是,整编到目前为止,还是风声大雨点小;连一支部队都还没确定,陈诚简直有些焦头烂额,蒋介石也非常不满,今天就是召集他们来商议。

“这要看委员长到底赋予我多大的权力。”史迪威很直率的说,何应钦和白崇禧几乎同时在心里暗骂,陈诚却比较欣赏,这要换个中国将领,根本不会这样提,即便要说,也会非常委婉。

“中国军队必须进行整编,特别是高级军官,必须更换思想,要有更强的进攻精神。”史迪威的语气显得忿忿不平,可何应钦和白崇禧却几乎同时又在心里一撇嘴。史迪威话中所指显而易见,可腊戌战役证明,史迪威对战场的把握能力远远不如庄继华,正是后者的机敏,才避免了一场大败,取得一场大胜,要按史迪威的部署去打,恐怕不但没有腊戌大捷,远征军也已经不存在了。

“那么您的意思是?”何应钦斟酌着问,他的目光闪烁,似乎有所担心。

“我要求获得任命高级军官的权力,而且,整编后的部队必须归我指挥。”史迪威毫不犹豫抛出了他的设想。

白崇禧听后,嘴角露出一丝嘲讽,不过很快这丝嘲讽就消失不见,他明白史迪威的目的,可史迪威不明白中国。也不明白蒋介石,蒋介石是不可能把这个权力交给另外的人,那怕是陈诚也不会。

看来整编这事没那么容易,白崇禧不再说什么了,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问的了,何应钦却笑道:“史迪威将军,任命部队指挥官是军政部的职责,这样的权力恐怕没有那个国家会交给其他人。”

史迪威摇摇头,脸上现出坚毅的神色:“何将军,我知道这涉及贵国部分部门的权力,可我是中国战区的参谋长,我想我应该有这样的权力。”

何应钦微微摇头,史迪威要这样干,整军肯定会再起波折。陈诚听后也微微摇头,史迪威看出三个中国将领都不赞同,于是他有些骄傲的扬头,也不肯再说什么了。

候见室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尴尬,不过萧赞育很快出现在门口,请他们一起去蒋介石的办公室。

史迪威一下飞机就到黄山官邸,这让蒋介石感到有些意外,不过整军是目前最重要的事。史迪威是美方提出的人选,很多事情必须与他商议,必须听他的意见。

可史迪威提出他的要求后,蒋介石大吃一惊:“史迪威将军,整编部队是中美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我想知道您有什么具体的想法,至于权力,我会给你合适的权力,不过,挑选指挥官的权限只能是中国政府。”

史迪威毫不客气的接过话题:“委员长先生,我认为很多中国将领不适合担任指挥官,他们没有进取精神,中国士兵很英勇,可他们的指挥官却辜负了他们的英勇。委员长先生,我们应该挑选那些优秀的有进攻精神的指挥官,将那些胆小怯懦的指挥官免职。”

看着略微有点激动的史迪威,蒋介石眉头深皱,他有点想发火,可最终还是压下了,他亲亲哼了声,放缓语气问道:“史迪威将军,我不知道,你从那里得出我们的将领具有你所说的没有进取心,没有主动精神,这个结论,你是怎么得出的?”

“很简单,缅甸战场,”史迪威没有丝毫保留脱口而出:“腊戌大捷后,如果乘胜反攻。我想我们已经夺回了仰光,但很遗憾,中国士兵的牺牲被他们怯懦的指挥官浪费了。”

“不对,”蒋介石断然摇头:“腊戌大捷,消灭十万日军,这是庄继华将军指挥下获得的,一个胆怯懦弱的将军是不可能取得这样辉煌的胜利的,您说呢?”

史迪威一下语塞,可随即他就反驳说:“委员长,腊戌大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能说明什么。”

白崇禧轻笑一声,有些刻薄的反驳道:“史迪威将军,缅甸一战的前前后后我们都清楚,腊戌大捷恐怕不是什么偶然吧,在此之前,您提出了曼德勒会战计划,可要按照这个计划进行,结果恐怕不言而喻。”

史迪威脸上闪过一抹红色,可他倔强的扬着头大声分辨:“缅甸作战得失还要探讨,其实如果我们在曼德勒击败日军主力,穿插到腊戌的日军就会陷入绝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