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6节(1 / 2)

加入书签

“情报这行,讲究的是该笑的时候才笑。该哭的时候才哭;与心情无关。”王小山的语气变得十分平静,林月影眨巴下美丽的眼睛,随即明白:“谢谢长官指点。”

“我以为,用**二字太高,就像摩西一样,有点过。”纪妃香双腮微红,胸口在微微起伏,那一起一落之间,诱惑无数,她甚至感到旁边的蓝义华的喉头在轻轻发响。

不过,说完之后,纪妃香却感到一道寒光突然降落到她身上,那道目光是如此寒冷,如此严厉,她的心忍不住猛烈收缩,一股冷汗沿着背脊淌下。她努力坚持才让自己没有发抖。

过了好一会,那道严厉且冰冷的目光才从她身上移开,纪妃香缓缓舒口气,随即明白,自己的赌博看来成功了,庄继华是完全明白其中厉害的,不是个只会打仗的武夫。

可她不知道,她给庄继华的震惊更大,当那两片红嘴唇吐出摩西两字时,庄继华就明白问题在那了。摩西在武汉带来的微妙变化,已经有人来电提醒了,除了武汉,重庆的张静江也来电了,同时建议他在恰当的场合分辨两句,另外要想法管住记者的嘴;新闻检查制度与这个实际就有七分关系。

庄继华每天的事情实在太多,根本顾不上去认真思考该怎样化解这个消息的负面影响,只要作出如无其事的样子,希望不会影响到豫东的战后重建,以及军心。可没想到,这点心思居然被这个小姑娘一语道破。

“韦伯,到我办公室去谈一下。”庄继华神色不变,转身就走。徐祖贻连忙打招呼,让围观的人都散去,蓝义华和纪妃香也离开内院,纪妃香就感到一道目光始终在追随她的背影,她忍不住扭头,却看到宫绣画正冲她微微一笑。

感到庄继华已经进屋了,宫绣画才收回目光,不过一转身她的脸色却完全变了,愁绪浮上秀容。

“韦伯先生,”庄继华在脑子里组织词汇,想着该怎么让这个顽固的记者同意修改他的文章:“听说您在中国有二十多年了。”

“是的,”韦伯点头,这时宫绣画掀门帘进来,韦伯冲她略微点头,算打个招呼,嘴上却还不停:“在我看来,严格的说,中国人对国家的认同并不强烈,他们更认同家族,地方,特别是中国农村,散漫,封闭,落后,二十多年了,没有人能打破这一切,北洋政府没有,国民政府没有,可我看来,您在重庆,在豫东所作的一切,正在打破这些,影响中国走向现代国家的障碍,这不是一场**是什么?长远来看,这是一场比得上正在进行的战争更重要的事。”

韦伯敏锐的感到,庄继华是赞同纪妃香意见的,他正在想法说服他修改文章,而这是他绝不愿作的事,记者的笔,应该报道他的真实感受。

“韦伯先生,看来您对中国的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庄继华从宫绣画手中接过茶杯,放到韦伯面前,韦伯欠欠身,表示感谢,随即就要表示反对,可庄继华抬手,又接着说:“农村的农民的确有很多缺点,但并不表示他们不认同这个国家,相反,这个国家已经渗透到他们的骨子里去了,否则您无法解释,为什么说打鬼子,他们就前赴后涌,连军阀、土匪都可以放弃成见,携手抗日。”

韦伯一愣,感到庄继华说得也不错,可与他以往所见却有不同,以往在农村,家族族长的命令甚至要大于本地县长,中国的私刑也非常流行,乡里犯罪,往往是族内解决,根本不通过法律。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四章暗流汹涌第三节魅影(三)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四章暗流汹涌第三节魅影(三)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松散管理。再大的县,也就只设一个县长,四乡八里有了纠纷,要进城来打官司,这很麻烦,所以才有约定俗成,再说有私刑,也不能说是没有国家概念,美国够发达了吧,私刑照样存在,你能说美国人都没有国家概念吗?不能吧。”庄继华继续纠正韦伯的错误认识,心里却有些不耐烦了,心说老子这么多事,为改篇文章还在这与你饶舌,你也别太不给面子了吧。

韦伯当然不是傻瓜,察言观色是记者的基本技巧,这么多年的记者生涯,这点上早就炉火纯青。

“庄将军,这样写是不是会给你带来麻烦?会有人不高兴?”韦伯皱眉问道。

“司令,您先处理苏北和廖司令的报告吧,我和韦伯先生到隔壁去谈谈。”宫绣画突然开口。韦伯稍微楞了下,随即明白,这位漂亮的宫秘书是庄继华的心腹,完全可疑代表他。

庄继华点点头,韦伯随即起身与宫绣画一同离开,到隔壁宫绣画的办公室商议,庄继华却拿起了苏北李品仙和廖磊发来的紧急报告。

这的确是两份不容忽视的报告,必须立刻处置的报告,因为他事关gcd新四军。

首先廖磊报告,新四军游击支队在定远以西出现,两次伏击日军,随后东进敌后,不知是去滁州还是江苏,游击支队的司令官叫彭雪枫。

李品仙的报告则是关于八路军的,鲁苏交界处莒南壮岗,突然出现一支八路军游击支队,人数大约五百余人,正向赣榆县境内前进,而在这块地区正是各派力量的空白区。

日军在赣榆登陆后,攻克海州(今连云港),这里成了日军的一个补充港口,不过驻军却不多,只有一个联队,因此只占有少量交通要道,可国民党的力量在这一带也很弱,战前赣榆和海州各有一个保安团,别以为这是个团级编制。赣榆保安团只有三百多人,而海州保安团人数稍微多点,有七百多人。这两支部队配合正面部队作战,损失不小,战后撤到东海境内修正,赣榆只有当地百姓组建的一支义勇队,大约两百来人,另外还有几支土匪部队,人数不详。

李品仙和廖磊的报告都是一个目的,请求指示,如何处理他们。

庄继华拿作有些头痛,不过他清楚gcd开始向江苏伸手了。盱眙之战结束之后,国民党在苏北暴露出软肋,又恰逢日军重挫,根本顾不上清理后方,全部机动兵力都调到五战区正面,因此正是向江苏伸手的时候,只要在这里站稳脚跟,将来有什么变化还真不好说。

“老人家就是老人家,战略眼光果然非常人可比,即便我这个穿越者也不行。”庄继华叹口气。盱眙之战曾引起他的警惕。可也没太多担心。毕竟,这里激战正酣,日军大军云集,新四军那点小部队,还没有资格上桌博弈。

按照他的估计,新四军就算要插手江苏,也要等大战结束之后,至少要等到八路军主力挺进山东后,算下来至少还有半年时间,他完全可疑从容部署,将他们的空间挤压到最小。

可延安那位现在插手,就让他有些为难了,江苏的部队数量不少,有战斗力的不过李仙洲部和周喦的七十五军,可这两个军在反攻临沂的战斗中拼得比较凶,损失较大,正在苏北地区修正补充。

几个月的血战,双方都有些精疲力竭了,前线的战事已经停止,双方都在添着伤口,调整部署。

畑俊六孤注一掷的后果在虞城战败后完全凸显出来,从各地抽调的部队现在无法返回原驻地,后方变得十分空虚。

黄淮平原的枪声暂时平息了,可中国各地的炮火却更加激烈。受虞城大捷影响,中国军队在全国各地展开反击。

在江南,中国军队发起局部反击,顾祝同只会第三战区的部队收复浙中富阳绍兴,逼近杭州外围,陈诚指挥的武汉外围部队。以十八军为主力,反击日军,夺回广德宣城,前锋逼近芜湖。

在华北,八路军夺回冀中,正向冀北冀东发展;二战区副司令卫立煌反击运城得手,则是国军在山西首次夺回中型城市,日军被迫向晋南增援,而八路军却又在晋北和晋西北大肆发展。

各地急报雪片般飞向北平南京,可畑俊六却无法从徐州抽调部队,也就只能坐视中国军队的反击,只能命令各地驻军收缩防御。

更让畑俊六伤脑筋的是一五战区,五战区附近吸引了中国派遣军的一半兵力。第五师团二十八师团被全歼后,中路空虚,谷寿夫率第六师团、十八师团进驻徐州,蒙城方向只留下第九师团坚守,宿县留下十三师团和山下奉文的十六师团,十一师团则南调蚌埠、怀远。

在山东,日军放弃菏泽,筱冢义男退守济宁,本间雅晴和伊东退守黄河北岸,整个日军被庄继华牢牢粘在五战区周边。

日军在山东、河北,江南露出大遍空档。在江南,国军还能争一争,可华北就只剩下八路军了,延安当然不会客气。

“山东,山东,”庄继华默默念叨两句,他有些迷惑,八路军在山东的力量不算强,为什么这么急不可耐的向江苏伸手了呢?那五百人算是先遣队的话,可没有后续支持,在江苏国军打击下。根本站不住脚。

“不对,这里面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庄继华想通后,抬头向外喊了句:“来人。”

伍子牛立刻进来,庄继华沉声说:“让王小山、韩锋和杜见时立刻过来。”

日本人要下暗手的消息,伍子牛也清楚,所以他现在根本不离庄继华半步,他立刻让秘书通知三人过来。

王小山本来就在司令部,很快就过来了,韩锋和杜见时却在商丘城内,要过来还需要一点时间。

“小山,你有八路军的消息没有?特别是冀鲁豫地区的八路军的动向?”

称呼很随意,要是没有外人在场,七连出来的几个,庄继华对他们的称呼都很随意。王小山没想到,庄继华急急忙忙把他叫来,问的居然是这个,他还以为是关于挺身队的。

“没有,我没得到这方面的报告。”王小山老老实实的答道,他主要负责对日军的情报,gcd的情报也有,但不多。

庄继华露出失望之色,王小山忍不住问:“司令,要对付gcd?我针对他们的布置才刚刚开始,情报有限,再过两年就能多些,也准确些。”

一丝笑容浮现在庄继华的脸上,他果然没看错王小山,他是个干特工的料。庄继华在外人面前是亲共人士,可王小山却知道,庄继华对gcd是有防范之心的,所以在布置情报人员时,也对gcd下手了,他早就想清楚了,用不用是庄继华的事,搜集确是他的事。

“好,按照你的思路干,不过采取行动前要取得我的批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