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8节(1 / 2)

加入书签

立高回到他的办公室沉思片刻后,决定冒次险,他.离开司令部,到秘密租下的房间换上便衣,随后就到电报局向上海申报发了封电报,要求刊载一份寻人广告,这是事先规定的联系方式,这个广告他在北平的报纸上也等过,可没人来与他联系,他只好在中国流传量最大的报纸上发出要求联系的信号。这个动作的危险性非常大,无论那个环节出现疑点,别人都会根据这份电报追查,他就很可能被怀疑,但现在他已经顾不得了。

为了消除痕迹,立高化妆之后才到电报局发出.电报,同时汇出五十块大洋,随后把租来的房子退掉,看着房东那张实诚的脸,立高支助心中一软,杀机顿时消去。

徐州城内,发布.大厅现在已经名存实亡了,各部队都在召开祝捷会,为立功将士授勋,记者们分成数路到各个会场,留在徐州城内的寥寥无几。

韦伯从楼上悠悠然下来,他刚完成一篇呼吁美国政府立刻停止对日输出战略物质的文章,此刻下楼喝杯咖啡提提神,然后要去战区长官部找梅悠兰,准备一同采访新任战区司令官庄继华,这个司令官保持了他在重庆的做派,除了梅悠兰外,不接受其他任何记者的采访。

到了旅馆的咖啡厅门前,他却意外的发现叶絮菲正与一个军官在低声聊天,出于新闻同行的忌讳,他没有立刻上前,准备找个空座,可叶絮菲却已经看到他了,招手请他过去。

韦伯见状不好再退走,便走到他们的面前,跟他们打招呼。

“miss叶,您现在越来越漂亮了,看来胜利也有美容作用。”韦伯随口开了个玩笑,然后坐在她对面,招手叫来侍者,要了杯咖啡。

“那是当然,韦伯先生不是同样显得年轻了吗。”叶絮菲光洁的面容上露出一丝笑容,然后向韦伯介绍身边的军官:“这位先生是徐昌明少校,他是新任战区后勤部部长王庚将军的主要助手。”

“徐少校,你好。”韦伯客气的起身向徐昌明伸出手。

“韦伯先生的大名我可早就如雷贯耳了。”徐昌明笑着起身握住韦伯的手:“庄队长只接受两个记者的采访,国内的是梅小姐,国外的就是韦伯先生。”

听到徐昌明的话,韦伯心中有些得意,抽出支香烟点燃,然后才说:“叶小姐怎么没出去呢?”

“外面有新闻吗?”叶絮菲也很随意的答道:“韦伯先生,你真幸运,我只晚来几天就丢了这么大的新闻。”

韦伯哈哈一笑,叶絮菲这话是有所指,韦伯对临沂战事的报道在美国引起轰动,改变了很多美国人对中日战争的看法,不过更深层的意思却是指韦伯找到一个好搭档,拿到别人拿不到的通行证。

“外面这么热闹,怎么会没新闻,叶小姐是眼界太高了吧。”韦伯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然后满含笑意的看了徐昌明一眼:“叶小姐是不是在这里找到线索了?”

“这里没有线索,我和徐少校只是随便聊聊。”叶絮菲淡淡的说,徐昌明是她在采访王庚时认识的。

徐昌明也哈哈一笑:“韦伯先生,军人是有纪律的,你们记者找到线索,就说明我在泄密,这可是严重犯罪。”

“他们西南开发队出来的人嘴都很严,韦伯先生若不信可以试试。”叶絮菲笑着说。

韦伯不置可否的笑笑的,他从徐昌明对庄继华的称呼中就知道他出身西南开发队,徐昌明爽朗一笑:“这可是个矛盾,所以能与记者自如的打交道的人都是阅历丰富,城府极深的人,庄队长说,连他都做不到。”

“我们记者没这么可怕吧。”韦伯怪叫一声,然后很不满的说:“见到庄将军,我一定要问问他,为什么要歧视记者。”

“那好,我和你一起去问他。”叶絮菲笑着说:“最好再拉上梅悠兰小姐,据说他挺怕她的。”

叶絮菲还不认识梅悠兰,梅悠兰从临沂到泰安走了一圈,从泰安回来的第二天就接到重庆来的电报,然后与练小森急匆匆去了武汉。

“梅小姐恐怕短时间内回不来,她的祖父从美国回来了,现在武汉,她赶回武汉去了。”韦伯神态平静,眼中却闪过一丝异色,很多记者都想认识梅悠兰,向通过她打入战区司令部,可梅悠兰却比较高傲,看不顺眼的人根本不爱搭理,问题是大多数记者她都看不顺眼。韦伯明白梅悠兰,她不想与那些人接触还有其他原因,所以他也不想接这个话题。

“徐少校是那一年加入西南开发队的?”韦伯轻轻一下就把话题转到徐昌明身上了。

“民国二十一年与队长一起入川的。”徐昌明提起这个就感到幸运,他是黄埔时期毕业,北伐失败后,流落在江浙,每个月从黄埔同学会中领一份生活费,没想到一二八之后同学会把他们这些失业同学着急到一起,让他们跟随庄继华入川,从事西南开发,从此他的生活就变得充实而富有激情,他感到北伐时的那股劲头又回来了。

当年跟随庄继华入川的那些失业黄埔同学并非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丧失了奋斗目标出现的迷茫,庄继华为他们重新建立起了奋斗目标和信仰。

“这么说,你是庄司令的老部下了,”韦伯说:“你对庄将军怎么看?”

“庄队长,”徐昌明沉凝一下说:“我不好评价,或者说我没资格评价,不过他是我们黄埔的骄傲,是我们黄埔同学的第一人,超过绝大多数老师。至于能力嘛,看看现在的重庆四川云南,以及南京徐州两战,我想你们就明白了。”

“西南开发?”叶絮菲在心中默默重复两遍,随后笑道:“徐中校,现在没什么仗了,后勤部应该比较清闲了吧。”

韦伯微微一笑正要开口,徐昌明却已经答道:“那能呢,后勤部从头到尾都是忙,战时忙,战后忙;这不前线刚消停,我们的任务就下来了,除了粮食以外,其他物质都要从重庆运到这里,几千里路,就算运来也不消停,各军都要,可东西就那么多,怎么分也不可能人人满意。”

“呵呵,我可听说了后勤可是肥缺。”叶絮菲笑道,同时飞快的飞过去一个媚眼。

“我们的后勤可不是肥缺,”徐昌明摇摇头,淡淡的说:“其他部队我不知道,庄队长对贪污一向处置严厉,在重庆就枪毙过好几个,你要敢贪污就是拿脑袋往枪子上撞。”

韦伯忽然对这些有兴趣了,国民政府内官员腐败,贪污受贿严重,没想到这位重庆出来的军官居然这样廉洁,以前怎么没注意到这个情况。

三人就这样闲聊了一会,徐昌明看看时间起身告辞,叶絮菲也随即告辞,回到房间后,她正准备休息,忽然门口传来几下轻轻的敲门声,她随口问道:“谁呀?”

门外却没有声音了,她猛然回头,发现门底下塞进来一张纸条,她慢慢走过去捡起纸条,上面写了几个字。

“明沁阁”

叶絮菲神态顿时严肃起来,她拉开门朝走廊两边看看,走廊上静悄悄的空无一人。关上门低头想想,她坐到桌边,把刚才徐昌明的谈话记下来,然后细细折叠起来放在坤包的的夹层里。

“还保密呢?”叶絮菲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殊不知那番话已经露出太多机密了,支那军后勤供应严重不足,最近数月都不可能发动进攻。

求月票支持...........

双倍月票支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三章第二次津浦路战役第一节谍影(四)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三章第二次津浦路战役第一节谍影(四)

困扰庄继华确实是后勤,除了物质不足外,还有后勤供应的混乱,各军各自为政,贪污受贿严重,为此他特地把王庚调来担任战区后勤部部长,从西南开发队调来一批人出任后勤各级官员,一方面借此整肃后勤的贪污腐化,另一方面希望能通过王庚引进美军的后勤供给系统,在他看来美军的后勤系统是比较先进的,当然这种先进也是建立在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上,中国虽然没有这种工业能力,但至少可以借鉴。

人的问题解决了,可物质的问题却没办法,重庆生产的物质就这么多,川军还要拿走一部分,更无法满足各战区的需要。李之龙虽然下了大力气扩建工厂,可扩建的工厂至少要到明年才能形成规模产能,即便如此,也只能满足百万部队的需要,这还不包括gcd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庄继华每天都在逼洪君器,洪君器被逼急了,就找蒋介石评理,蒋介石在这方面却支持了洪君器,他亲自给庄继华发电,告诉他物质紧张,各战区都要,五战区虽然面临大战,但一战区面临的危险也很大,李宗仁的要求同样多,无法完全满足。

蒋介石出面了,庄继华也没办法了,可洪君器心里上却很过意不去,庄继华在四川拼死拼活干了五年,建了上百家工厂,现在在前面拼命,武器弹药却不能保证,这让他心上无论如何都过意不去。正当他百愁莫解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使威尔斯秘密到武汉。

虽然说威尔斯只是秘密到达武汉,但蒋介石依然兴奋异常,连续数天与威尔斯会谈,双方从目前的中日战争到国际局势变化展开深入交流,不过随着谈判深入,蒋介石对国际关系的把握上欠缺显示出来,而宋美龄在这时填补了他的缺陷,她无与伦比的魅力让威尔斯深深折服,她充满信心的言语从另一个方面让他感到中国抗战到底的决心。

经过半个月的谈判,双方签.订秘密协议,美国向中国政府提供一亿美元的低息贷款,这笔钱用于稳定中国金融和人道主义目的,另外美国同意中国在民国招募退役空军人员,宋美龄请来的美国空军退役上尉陈纳德具体负责,同意向中国提供十个师的武器装备,但拒绝了中国要求美国停止向日本输出钢铁和石油的提议。

这个协议让洪君器稍稍安心,电.告庄继华最多一个月物资紧张情况就能缓解,虽然时间有点远,可逼近有个盼头,洪君器才重重舒口气。

这边的事情刚完,李安国就闯.到他的办公室,交给他一份清单,要求优先满足。洪君器拿起清单一看,脑袋就有些大,连声抱怨:“安国兄,你要这么多东西做什么?西南开发队还不能满足你吗?怎么还把手伸到后勤部来了,你这不是给我添乱吗?”

换个人要闯洪君器的办公室早就送监狱了,可李.安国就行,洪君器还只有好言相劝,他看着洪君器愁眉苦脸的样子没好气的说:“要有办法,我还能来麻烦你,大部长,就看在重庆的老交情上,帮帮忙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