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4节(1 / 2)

加入书签

说到这里庄继华苦笑下:“各位长官,去年我回国后校长召见我时,我对他说两年之内日军必定向热河察哈尔进攻,为什么呢?因为东三省丢得太快,日军付出的代价太小,简单的说吧,九一八之时,如果日军付出了十万人马的损失,就算东三省丢了。也可保热河、察哈尔的十年和平;同样地道理。如果这次日军再度轻易得手,那么三四年内日军必然向平津伸手。那时我们就退无可退。必须进行全面战争了,所以为了平津的安全,为了赢得更多的备战时间,我们必须打好这一仗,给日本人一个教训,告诉他们出来混是要还的!”

庄继华说完恶狠狠的一拳砸在桌上,庄继华的气势一下镇住了屋里的上将中将们,良久宋哲元才犹豫的问:“既然打开天窗了,那么我们就把话摆在桌面上说;何委员长来北平负有谈判使命,所以才布置了这样一个束手束脚地打法,这我们都清楚;可照你这种打法,日本人要把仗打大了怎么办?”

何应钦心中无奈的摇头,他没想过把和谈的事情一直瞒下去,可没想到这才开始,这些人就全知道了,他刚要开口解释,庄继华却抢先答道:“宋将军的顾虑大慨大家都有,那我就先说说我的看法。九一八之后,日本虽然占领了东北,可东北人民的抵抗一直没有停止,义勇军遍布东三省,日军无法在短时间内平息这股反抗地火焰,所以他们无法在关内投入大量兵力;其次战争是要花钱的,日本经济受到大萧条的影响,陷入严重衰退,国内矛盾深重,他们为了转嫁危机,转嫁国内矛盾,因此发动了九一八,现在又发动了对热河的入侵,可这场战争要是拖下去,他们的经济会被拖垮,要知道日本的几乎所有资源都是从国外买的,都是要钱的,所以他们也不会大打,要不然他们为什么只派了这么点人来热河,他们现在要做的是稳定东北。”

宋哲元将信将疑的看看于学忠和徐永昌,那两人却都在低头沉思,张学良辞职之后,张作相是东北军地代理总指挥,于学忠和王以哲是副总指挥,张作相感到仗没打好没脸见人,自己跑到天津去了,把部队扔给了于学忠和王以哲,王以哲在滦动前线指挥部队,让于学忠留在北平,名义上是为前线筹备物资,实际上是待在何应钦身边以保护东北军地利益。

“庄将军,察东反攻我不反对,可是阎锡山会干吗?”于学忠问道。

“仅仅是察东反攻恐怕阎锡山不会干,”庄继华说:“正面也要做必要的配合,我地设想是这样。”

庄继华说着拿起指挥棒指着喜峰口说:“从整体来看我们现在的形势其实相当不错,日军在喜峰口战败之后,他们打击目标转向古北口和冷口,可能他们忘了喜峰口是整个战场的枢纽,从这里出击,可以割裂日军的东西战线。故我认为,以八十七师加强喜峰口战线,从这里向敌人发动攻击,以卫立煌将军所部加强古北口,萧之楚的二十六军加强冷口,上官云相的第三纵队也加强到冷口方向,如此冷口方向便有了四个军的实力,完全可以挡住日军的进攻。再看察东,可以让傅作义指挥第七军团会同退到沽源的四十一军孙殿英所部向热河西部出击,命令退到热河的抗日义勇军深入敌后,目标是切断日军的这条运输线,他们不打硬仗,只是骚扰,有利则打,不利则走,如此在广阔的战略空间上,形成对古北口的敌第八师团的包围态势。”

“诸位,我相信这一仗打好了,就算不全歼第八师团,也能将它打成半残废,然后我们再坐下来与日本谈判。”庄继华淡淡的说:“阎锡山怎么想我不清楚,可是只要价钱合适,我想他会干的。”

“这个计划委员长会同意吗?”何应钦心里不是很赞成这个计划,可庄继华从黄埔时起就不是个规矩的人,想让他安安静静的待在那里挨打是不可能的。

牛行战役之后,他在上海与薛岳探讨过这一仗的战术运用,他暗地对比了下,要换他来打,他打不出这个结果,至少那三次夜袭中的两次他就不敢打。

“如果您同意的话,大家也没意见,我就向委员长上报。”庄继华平静的看着他。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四章长城第一节战局(四)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四章长城第一节战局(四)

何应钦沉默了,心中泛起一股怒意,按道理他是全军主帅,作战计划应该由他来制定,庄继华只是他的高级参谋根本无权越过他向蒋介石报告什么,可就在他想发作时,徐祖贻的报告将他打断。

“何长官,委员长电报。”从电讯处到这里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可徐祖贻的震惊依然没有完全消散。

“念。”何应钦正努力压制心中正翻腾的怒火,面带不豫的喝道。

“敬之吾弟,长城战事关系华北今后数年安定,弟当慎之,与日交涉不可退让过甚,战和相间,能战方能和,为北平今后数年的安危,弟当激励各军奋勇力战,中央决定:

甲、奖励前阶段作战有功部队及个人,经费由西南开发经费中调拨,由庄文革具体实行。

乙、中央决定从西南开发经费中调拨一千万大洋作为战争经费,弟可与庄文革接洽。

丙、中央承诺,此战之后凡参战部队,无论伤亡多大,一律恢复建制,由原部队长负责重建,经费弹药由中央负责提供。

丁、为奖励力战之部队,战功最著的三个师将享受中央军待遇。

戊、命庄继华为中央特派员前往张家口,收拢察东的原东北义勇军、热河义勇军等部队归北平军分会领导。

此令,军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

另,中央已经派人与阎锡山协调傅作义所部的使用。

庄继华暗地里长出一口气。蒋介石在这封电报中除了调整平津卫戍部队外,几乎完全接受了他地建议。

何应钦听完后面无表情,庄继华来的目的已昭然若揭,送钱、督战,代表蒋介石督战。明白虽然明白,其中背后的含义,何应钦还真不能捅开。何应钦在北伐之时是第一军军长。被蒋介石委以重任,是黄浦系军事系统的第二号人物。可就是这个第二,让何应钦在27年李宗仁白崇禧逼宫之时,选择了中立,最终导致蒋介石下台,从此俩人心生隔阂,蒋介石着意扶持陈诚,只是为了向外界显示黄浦系的团结。才没有罢黜何应钦,让他依然担任军令部长。当然何应钦从此之后也十分小心,处处谦让,这才恢复了蒋介石的部分信任,才有第三次围剿总指挥,第四次围剿总指挥。

何应钦地心态变化,黄绍闳在一旁看得很清楚,他略微一想就明白何应钦的感受了。心里有些同情,但他又不想得罪庄继华,便有心化解这刚生出地芥蒂,于是呵呵笑道:“文革老弟,没想到你还是个大财主呀。”

庄继华没有注意何应钦的表情,可黄绍闳眼中飞快闪过的那丝异色却让他有些醒悟。自己是不是太急了。

“黄参谋长,西南开发经费不是中央提供的,乃是海外华侨捐助,目前由我掌控,没有我的签字,谁也拿不出来。”庄继华平静的对黄绍闳点了下头,让他明白他已经清楚他想要传递的信息。

“海外华侨地捐款?这就奇了,他们为何不直接交给中央。”宋哲元纳闷的问,纳闷的恐怕不仅仅是他,在场的除了宋希濂外恐怕人人都很纳闷。

“这个……。”庄继华故作为难的沉默了下才说:“这笔经费是海外华侨捐助抗日的款项。数目比较大,所以他们想找个可靠的人掌管。不至于浪费。我在美国时曾经与他们有过接触,他们比较信任我,所以……。”

不至于浪费,应该是不至于被纳入私囊吧。何应钦苦笑一下,他现在才清楚为何杨永泰孔祥熙数次谏言换人,蒋介石均不理会,奥妙原来在这里,没有庄继华就没有那笔钱,没有那笔钱,谈什么西南开发。

宋哲元都没在意电报里说的奖赏,不过一千万地战争经费却是不少,至少可以拿出部分来激励士气,所以他们立刻目标对准了何应钦。

“何委员长,仗打了两个多月了,军费开支无数,您看军分会能不能把这两个月的军饷发下来,以激励士气。”于学忠首先说道,东北军是最早参战的,除了开战前宋子文拨的两百万军费外,中央再也没拨过一分钱,而东北军失去东北之后,名义上平津、河北、热河、察哈尔的税收都归北平军分会,可热河和察哈尔本就是苦寒之地,税收极少,再加上张学良也管不着这两地,因此税收主要来自平津和河北,这两地的税收供养几十万大军让张学良已经感到十分困难,因此东北军地薪饷已经减半发放,这在平时是没什么,可现在是在打仗,不但不能减半,还要加倍,因此东北军的老底已经折腾得差不多了。

“对,我军装备本就极差,完全靠将士的英勇才获此大捷,更何况喜峰口地区为战区,当地百姓大都逃亡,现在我部官兵连吃饭都要从后方运上去,前线已经出现断粮情形,这对士气影响十分巨大。还请何委员长体谅。”宋哲元也说道,他比于学忠更难,西北军一向艰苦,冯玉祥说过,西北军除了钱和女人,其他什么都不怕。

见此情形,庄继华微微叹气不安的说:“看来大家都很困难,我建议休会。”

庄继华的话一出口,宋哲元和于学忠同时感到尴尬,人家何应钦钱还没拿到手,这边就开始要了,未免太着急了。黄绍闳立刻响应:“我看这样也好,说了这么久,休息一下。”他这个参谋长与通常意义的参谋长不一样,不筹划具体战事,只协理阴阳。梳理各部。此刻看到何应钦的脸色越来越差,而庄继华似乎也略有不安,他也转动脑筋想让这两人好生谈谈,别看他们手上好像没有一兵一卒,可却是这场战事地支柱,他们俩要闹起来,这仗就没法打了。

何应钦阴沉着脸点点头。然后转身向外走:“文革,你随我来。”

庄继华老老实实的跟找他来到隔壁的办公室。他刚把门关好,还没看得清房间内地摆设,何应钦压抑已久地怒火就爆发了。

“好你个庄文革,是不是翅膀硬了,我这个老师也不认了?”何应钦一向以儒将自诩,就算发火也是冷言冷语,绝不会作狂乱怒骂暗中有**份的姿态。

“何老师。您这是说那里话了,”庄继华连声叫屈:“学生只是心急,才向校长建议,况且我这样作,也还不是为老师着想,老师手上有钱,他们不会更听话吗?”

“你庄文革一向善于花言巧语,”何应钦没吃他那套。黄浦系地人谁不知道庄继华能言善辩,何应钦背着手站在办公桌前冷冷地讽刺道:“你手里拿着党国的钱袋子,谁不让你三分,干脆这个位置你来做,校长把你放在四川也是屈才了,你来北平。我把这个委员长让给你作,岂不是更加容易。”

“何老师,您别生气,”庄继华赔笑道,看来何应钦是真地生气了,庄继华陪着小心:“您是我的老师,您就算不想认也不行,谁让您当初要去黄埔当总教官来者。再说我这样真是为您着想,那封电报是我起草的,我不说校长是不会提的。何老师。您可能不知道。自我回国后,前后捐助校长两亿大洋。一亿是去年救助长江流域灾民;还有一亿是用于军队整编。”

何应钦明白了,有这两亿垫底,蒋介石是无论如何不能主动开口的,同时他也清楚了,蒋介石从南京回南昌后,那个高兴劲是从哪里来的,有了这一亿,剿匪的军费和整编部队地经费都有着落了。

“一亿资金整编二十个德械师?你可够大方的。”何应钦心里明白归明白,可脸上却没表示出来,这个庄继华太精,稍微松点,他就会立刻顺杆爬,日后可怎么管得了。

“这不是没办法吗?”庄继华苦笑着说:“老师有难弟子服其劳,我只求你们当老师的能理解我们这些学生的难处。”

“你还有难处,你精得跟猴似的,还有难处了。”看着庄继华的样子,何应钦忍不住讽刺道。

“唉,何老师,您就别讽刺我了,”庄继华讨饶道:“我真是为您着想,想想如果怎能在长城一线打个胜仗,以后谁还敢骂您呢?”

何应钦顿时呆住了,他忽然怀疑起蒋介石让自己北上的用意了,按理说北方这个纷乱的局面应该是蒋介石亲自掌控,而且北平各界人士也一直在呼吁蒋介石亲自到北平主持长城抗战,可蒋介石借口江西剿匪局势紧张,就是不肯来。何应钦现在明白了,他何应钦本就有亲日地名声,长城抗战打好了是他蒋介石领导有方,知人善任;打糟了,是他何应钦卖国求荣。热河战败,领罪的是张学良,长城战败,领罪的自然是他何应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